- 28.00 KB
- 2021-05-06 发布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反思
下面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反思的: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历来是历史课的重头戏,这篇课文上得如何,可以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所以本人比较认真地去备这节课。从近代中日关系看,中国成了一个反面教材。自鸦片战争开始日本人就满心忧虑地注视着中国的遭遇。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命运促使他们思考反省自己的民族的出路。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的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面对着中国的落后挨打,他们神经质地向西方学习,然后又近乎神经质地疯狂侵略这个邻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2、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3、甲午战争是上个世纪之交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4、纵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国落后政治制度的尝试。5、《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结合现实中日关系,让学生懂得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增加历史的现实功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段历史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认识到些什么?从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一)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包括:
1、整节课准备充分,设计完整,重难点突出,比较成功。
2、注重平时的积累,历史视频、言论、图片等大量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恰当的回放
3、适时地结合时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时事链接”环节,批判台独言论。
4、始终保持了自己和学生的感情充沛,使课堂充满爱国激情,是一堂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时间比较紧,还存在不够精细的地方。
2、课堂容量较大,学生笔记有些困难。
3、应更加注意考虑适当取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关文档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21-04-29 01:12:3349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2021-04-28 23:08:5039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2021-04-28 21:56:4938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2021-04-28 20:04:575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2021-04-28 19:23:5559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2021-04-28 11:43:232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习2021-04-28 10:33:5529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2021-04-27 23:14:336页
- 2018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2021-04-27 22:24:2227页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2021-04-27 20:06: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