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 MB
- 2021-05-06 发布
《
三字经
》
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
《
三字经
》
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人 之 初
一年级语文下册
ch
ū
初
人
zh
ī
之
初:开始
之:的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zhī
chū
xìng
sh
à
n
xí
ji
à
o
qi
ā
n
guì
zhuān
yòu
yù
qì
y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人之初, 本 。性相近,
相远。
x
ìng
性
sh
à
n
善
x
í
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本性
善:善良
本:本来;原本
习:生长环境
远:产生差别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苟不 ,性乃 。教之道,
以 。
j
i
à
o
教
q
i
ā
n
迁
g
uì
贵
zh
u
ā
n
专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苟:如果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教:教育
乃:就会
迁:移动;变化
道:方法
贵:最重要的
以:在于;就是
专:专心一致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子不学,非所宜, 不学,老何为?
y
òu
幼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子:小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学:学习
非:不;不是
宜:合适;应该
幼:小的时候
老:老的时候
何:什么
为:有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不琢,不成 ,人不学,不
知 。
y
ù
玉
q
ì
器
y
ì
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美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琢:打磨;雕刻
成:成为
器:精美的东西
知:知道;懂得
义:礼仪
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相关文档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5-06 10:50:0817页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2021-05-06 10:50:0146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2021-05-06 10:49:5314页
-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附分析及答案2021-05-06 10:49:4510页
-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罗斯2021-05-06 10:49:3513页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二)2021-05-06 10:49:0416页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与形(1)》2021-05-06 10:48:2619页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2021-05-06 10:48:1115页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要是2021-05-06 10:47:4834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2021-05-06 10:47:4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