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 MB
- 2021-04-29 发布
常见诗歌类型:
爱国诗 思乡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爱国诗
哲理诗
边塞诗
思乡诗
田园诗
思乡诗
送别诗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生平简介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字元亮,名潜,自号五柳先生,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做过江
州祭酒和参军,后任彭泽县令,
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田园。
他的诗文充满了清新质朴的田园
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简单生
活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
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堪
称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
诗人。后世称为“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l 陶渊明其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
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朗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请找出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
主题探讨一
如果让你将这两句诗画成一幅画,你会
描绘怎样的画面?发挥联想与想象力
你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还是
“悠然见南山”更好?为什么?
心中先留有南山景色,才有意去
“望”,仅是“有我之境”;
南山恰好与心境相衬,不经意而
“见”,方为“无我之境”。
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悠然”
主题思想一: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和悠然自得的生活的热爱
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诗人可能会做什么?
主题探讨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这句诗是否酒后自相矛盾?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什么是“心远”?
无追名逐利之心;
即使身处闹市,
也宛如住在深山。
世态黑暗
官场污浊
厌恶失望
转投田园
为什么诗人选择田园生活?
“真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你认为“真意”指什么?
主题思想二:
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画面再现,诵读全文
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仰慕陶渊明人品,尤以李白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为代表,其精神内
核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脉相承。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
更仰慕其为人。他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
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
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水龙吟》词中说: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少有大志,辞官归隐,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不避
风日。“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人教部编2021-04-29 01:08:097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 12 论语十二章 新2021-04-29 01:08:0262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安2021-04-29 01:07:5429页
- 语文(心得)之机智化解“课堂尴尬”2021-04-29 01:07:066页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21-04-29 01:06:5217页
-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计划2021-04-29 01:06:014页
- 语文(心得)之脱离文本的教学不可取2021-04-29 01:05:323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黔2021-04-29 01:04:1721页
-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词解读:《2021-04-29 01:03:203页
-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第32021-04-29 01:02: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