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7.07 KB
- 2021-04-29 发布
增分点
20
细品诗艺
,
感受诗美
——
提升鉴赏古诗技法力
-
2
-
近三年浙江卷考查情况
统计
-
3
-
(2018
浙江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王昌龄
李
颀
原文请参见
“
增分点
19”
中
“
真题练兵
·
自我评估
”
部分。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
,
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
4
-
参考答案
①
“
送君多暮情
”
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
“
淹留野寺出
”
至
“
梦里金陵城
”
十句
,
层层铺写暮景
,
满篇幽淡惆怅
,
字字都是
“
暮情
”,
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
结尾
“
叹息此离别
”
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
悠悠江海行
”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点染
,
本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
,
后也比喻修饰文字。修饰文字时
,“
点
”
就是点明
,
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
,
一语点明
,
使读者了然于胸
;“
染
”
就是渲染、烘托
,
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柳永《雨霖铃》下片
,
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
,
接着便以
“
清秋
”
作第一重渲染
,
再用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作第二重渲染
,
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在本诗中
,“
送君多暮情
”
和末两句是
“
点
”
的部分
,
中间部分则是
“
染
”
的内容。
-
5
-
-
6
-
典题诊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
行
吴兆骞
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
,
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
,
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
②
思传雁
,
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趋歌吹地
,
杨花楼阁玉骢骄。
注
①
吴兆骞
(1631—1684),
清初诗人。少有才名
,
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
“
江左三凤凰
”
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
,
无辜遭累
,
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
②
属国
:
指汉朝的苏武
,
被扣匈奴
19
年
,
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
-
7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正确的打
√
,
错误的打
×)
1
.“
夜行
”
是题目
,
也是诗眼
,
第一联围绕
“
夜行
”
展开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夜行中所见景物的特点。
(
)
2
.“
惊沙
”“
飒风飙
”
运用比喻手法
,
突出了西北的特点
,“
赤烧连天
”
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
)
3
.
颔联写三更雪原尚有人打猎
,
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
,
这两句采用对偶手法
,
描写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
)
4
.
尾联中
“
杨花
”“
楼阁
”“
玉骢
”
三个意象
,
虚实相生
,
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
)
-
8
-
1
.
√
2
.
答案
×
解析
“
惊沙
”“
飒风飙
”
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3
.
√
4
.
答案
×
解析
尾联是回忆
,
三个意象都是虚写。
-
9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
,
既在于
“
写什么
”,
更在于
“
怎么写
”
。
“
怎么写
”
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在语言上
,
炼字、炼句是诗人不懈的追求
,
也是考查鉴赏水平的重要角度
;
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
,
即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
,
这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是浙江卷考查的热点
,
分值高
,
难度大
,
是二轮复习的重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和表达思想时所采取的技法
,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
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
,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典抒情等
。
-
10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
,
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
如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映衬
(
烘托与反衬
)
、先抑后扬、点染、铺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景始情终、景始景终等。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
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
11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典例
(2017
山东卷
)
阅读下面的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上五盘岭
①
岑
参
平旦驱驷马
,
旷然出五盘
②
。
江回两崖斗
,
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
,
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
,
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
,
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
,
不觉蜀道难。
注
①
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春
,
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
,
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
:
秦、蜀交界处峻岭
,
其山道曲折盘旋
,
故名。
②
出五盘
:
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
江回两崖斗
,
日隐群峰攒
”
中的
“
斗
”“
攒
”
两字
,
生动传神
,
所写景物特征鲜明
,
请作简要分析。
-
12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答案
①
“
斗
”
字
,
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
,
犹如两兽相斗
,
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
“
攒
”
字
,
描写群峰相连
,
层次莫辨
,
仿佛聚在一起
,
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
13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读诗有道
1
.
看题目
(
心中有数
)
“
早上五盘岭
”——
交代时间和地点。概括正文的内容
,
写五盘岭早上的景色。
2
.
看作者
(
知人论世
)
岑参
——
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
注释
①
中有对此次出行背景的交代。
3
.
看内容
(
利用注释
)
前两句交代出行的时间和出行的方向
,
中间八句写五盘岭早晨的景象
,
最后两句写此行的目的和心情。
整体看
:
这首诗写岑参早上五盘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
流露出不畏艰难
,
奋然前行的信念。
-
14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解题有法
1
.
审题目要点
“
江回两崖斗
,
日隐群峰攒
”
中的
“
斗
”“
攒
”
两字
(
考查点
),
生动传神
,
所写景物特征鲜明
(
答题提示
),
请作
简要分析
(
答题方式
)
。
2
.
找答题依据
3
.
用模板答题
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
,
再指出所用手法及手法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
-
15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即时突破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
,
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
,
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
,
寒花
①
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
,
新月似新霜。
注
①
寒花
:
菊花。
这首诗首联中
“
窥
”
字很有表现力
,
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
16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参考答案
“
窥
”
字运用拟人手法
,
反客为主
,
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
,
却说
“
山光窥短墙
”,
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
,
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
“
窥
”
字把
“
山光
”
写活了
,
化静为动
,
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
,
富有魅力。
解析
此题考查动词的妙用。要结合
“
窥
”
字的含义和运用的手法分析。
“
窥
”
是
“
看
”
的意思
,
而这里说
“
山光窥短墙
”,
可见把
“
山光
”
拟人化
,
不说小园景色之美让人欣赏
,
而说连山光都想窥视
,
生动地表现了小园的景色之美。
-
17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提升攻略分类解说如下
:
-
18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
19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
20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
21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
22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
23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
完成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
·
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①
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
,
矻矻
②
当年苦。鱼自入深渊
,
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
,
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
③
,
我自思量禹。
注
①
嘉泰四年
,
作者出任镇江知府
,
为北伐做准备
,
词作于这期间。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
为当时府郡的行政中心。
②
矻
(
kū
)
矻
:
勤劳不懈的样子。
③
金山
:
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
词的上阕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
?
请简要分析。
-
24
-
突破攻略
典题突破
提升攻略
即时提升
参考答案
上阕写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
,
人们安稳地定居平原。人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
,
追本溯源
,
这都是大禹治水的结果
,
从侧面表现出大禹治水的功劳。
解析
这首词的上阕
,
侧重怀古
,
先写大禹治水的劳苦功高
,
然后用
“
鱼
”“
人
”
各得其所来表现大禹的功劳。所以
“
侧面描写
”
的语句只能是
“
鱼自入深渊
,
人自居平土
”
。结合描写的内容分析即可。
-
25
-
1
2
3
4
5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第
(1)~(2)
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
维
端居不出户
,
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
,
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
,
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
,
应门莫上关。
(
选自《全唐诗》
)
(1)“
满目望云山
”
句中
“
望
”
字一作
“
空
”,
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
请说明理由。
(2)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
“
闲
”
字
?
-
26
-
1
2
3
4
5
(1)
参考答案
“
望
”:
照应题目中的
“
登台
”,
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
“
空
”:
①
营造空旷的意境
;
②
流露出超然心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先明确
“
望
”“
空
”
的意思
,
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
,
结合诗歌主旨分别解释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
分析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
参考答案
一个
“
闲
”
字
,
点出闲景、闲人、闲心
,
写出了闲静之美、闲适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语言表达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诗句
,
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心理的词语来分析
“
闲
”
的含义。结合首联、颔联中场景画面的描述
,
梳理重点意象
,
全面把握
“
闲
”
所涵盖的内容。
-
27
-
1
2
3
4
5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
,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
,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
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
“
下笔春蚕食叶声
”
广受后世称道
,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
28
-
1
2
3
4
5
参考答案
①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
,
生动贴切
;
②
动中见静
,
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
③
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紧扣比喻修辞方法和以声衬静分析其中的精妙。
“
春蚕食叶
”
与考生书写之间的相似点是鉴赏的关键处。
-
29
-
1
2
3
4
5
3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
完成后面的问题。
【正宫】鹦鹉曲
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
,
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
,
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
,
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
,
看一片闲云起处。
这首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
以口语入曲。比如
“
渴煞
”“
恨
”
等词语
,
都是口头语言。
②
用词质朴。曲子表现了农夫盼雨的急切心情
,
字字句句都由农夫眼中看到、口中说出。
解析
这首曲子
,
写稻子开花时节农夫盼雨的急切心情
,
字字句句
,
都由农夫眼中看到
,
口中说出
,
所以语言特色是口语化、平易、质朴。
-
30
-
1
2
3
4
5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书
边
事
①
张
乔
调角断清秋
,
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
,
白日落梁州
②
。
大漠无兵阻
,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
长愿向南流。
注
①
唐朝自肃宗以后
,
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
,
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
,
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
②
梁州
:
当指
“
凉州
”
。地处今甘肃省内
,
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
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这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
-
31
-
1
2
3
4
5
参考答案
尾联运用生动的比喻
,
十分自然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愿
:
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
,
思绪联翩
,
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
,
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
!
这表现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解析
从
“
蕃情似此水
”
可以看出是比喻手法
,
将军情比喻为流水。
“
长愿向南流
”,
表达了渴望民族团结、和平永驻的愿望。
-
32
-
1
2
3
4
5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
,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
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①
,
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①
徙倚
:
徘徊
,
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
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
33
-
1
2
3
4
5
答案
①
虚写。
“
夜深同徙倚
,
秋风斜月钓舟归
”
是诗人想像的情景
,
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
以景结情。描绘
“
夜深同徙倚
,
秋风斜月钓舟归
”
的画面
,
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
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
情景交融
(
借景抒情
)
。闲适之情与
“
夜深同徙倚
,
秋风斜月钓舟归
”
之景交融
,
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
任选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