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0 KB
- 2021-04-29 发布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试题
(全卷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7题,共51分)
1.T ℃时,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P(s)+Cl2(g)===PCl3(g) ΔH=-310 kJ·mol-1
B.2PCl5(g)===2P(s)+5Cl2(g) ΔH=+800 kJ·mol-1
C.PCl3(g)+Cl2(g)===PCl5(g) ΔH=-90 kJ·mol-1
D.P和Cl2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焓变与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焓变不相等
2.已知燃烧1mol丙烷会放出2215 kJ的热量。若一定量的丙烷(C3H8)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108 kJ
3. 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1;②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 )
A. +262.6 kJ /mol B. −131.3 kJ/mol C. −352.3 kJ/mol D. +131.3 kJ/mol
4. 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 )
A.X>Z>W>Y B.Z>X>Y>W C.W>X>Y>Z D.Y>W>Z>X
5. 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盛有KNO3琼脂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在外电路上,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 正极反应为:Ag++e―=Ag
③ 盐桥中的NO3-移向AgNO3溶液,K+移向Cu(NO3)2溶液
④ 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据报道,最近某手机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7.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 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 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 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8.反应4A(g)+5B(s)=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v(B)=0.075mol/(L· s) B.v(A)= 0.030mol/(L ·s)
C.v(C)=0.040mol/(L· s) D.v(D)=0.090mol/(L· s)
9.对于反应4A+2B3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B、C中任何物质表示,其数值都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若增大或减小A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0.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下列正确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
12.T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 min末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
13.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 ΔH=-373.4 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1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1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16.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 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 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 D. Y仅有一种含氧酸
17.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元素的核素符号:68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两题,每空2分,共20分)
18.(10分).X、Y、Z、W、R、P、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5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 。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与Q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19.(10分) 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2)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仪器是 。
(3)实验中若用70mL0.50mol·L-1盐酸跟7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三.实验题(1小题,最后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20. (15分).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
(1)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Y电极的材料是 ,
③假若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 克。
(3)生产中常用类似上述装置的原理来保护放置在海水中的金属器件,你认为金属器件应与 位置相同(填“X”或“Y”),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 保护法。
四.探究题(1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1.(14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上图2所示:
①根据上图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
②a、b、c三点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t3
t4~t5
t5~t6
K1
K2
K3
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或“=”连接)。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反应2H2S(g) 2H2(g)+S2(g) ΔH,如图所示为H2S气体分解生成H2(g)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H_________ (填“>”“<”或“ = ”)0。
(2)图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DAC 6-10 ACDBC 11-15 BDCBD 16-17 BC
二.填空题
18.(10分,每空2分)
(1) 同位素 ;
(2)2Na+2H2O=2NaOH+H2↑; Al(OH)3+3H+=Al3++3H2O ;
(4)Cl; bc 。
19.(10分,每空2分)
(1)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2)环形玻璃搅拌棒;
(3)不相等;相等;
(4)偏小。
20.(15分,最后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①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②2Cl--2e-=Cl2↑;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①Cu2++2e-=Cu;②粗铜;③1.28;
(3)X,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21.(14分,每空2分)
I(1)A+2B2C;
(2)①使用催化剂;②a; ③K1>K2=K3;
II(1)>;
(2)P1<P2<P3;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