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答案B
2.(2020山东威海高二期末)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异养生物全是分解者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成分分解成无机成分,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少数动物属于分解者。
答案B
3.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狼是( )
A.第三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C.第二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 7 -
D.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解析在食物链草→山羊→狼中,狼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答案B
4.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B.若除去鼬,则草原上鹰的数量会增加
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
解析人捕食兔,兔与人都捕食植物,故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A项正确;若去除鼬,鹰获得的能量变多,数量会增多,B项正确;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竞争会增强,C项正确;由植物到鹰的食物链共有4条,分别是植物→兔→鹰、植物→兔→鼬→鹰、植物→鼠→鼬→鹰、植物→鼠→鹰,D项错误。
答案D
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种间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为共用相同的资源而种间竞争激烈,本题中“狼和红狐”“兔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排除了A、D两项,再考虑到狼和红狐还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种间竞争程度应小于兔和鼠的竞争。
- 7 -
答案C
能力提升
6.为了弄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捕食者
被捕食者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乙
+
丙
+
+
丁
+
戊
+
+
己
+
庚
+
+
A.表中未列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5条食物链,庚所处营养级最高
C.庚能固定太阳能
D.乙和丙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的关系
解析
- 7 -
题中表格未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错误。根据表格内容推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该食物网共包含4条食物链,庚所处营养级最高,B项错误。庚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分析食物网可知,丙捕食乙,同时两者都以甲为食,所以乙和丙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的关系,D项正确。
答案D
7.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记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类似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
解析甲和己虽都是第二营养级,但不是一个物种,A项错误;戊是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B项错误;当一个物种刚进入新环境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敌害,其种群数量会呈类似于“J”形曲线增长,C项正确;当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时,K/2时(即B点)增长速率最快,对应于图3中的t1时刻,D项错误。
答案C
8.(多选)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捕食者
被捕食者
鸟
昆虫
鼠
狐狸
草
- 7 -
鸟
√
昆虫
√
鼠
√
狐狸
√
鹰
√
√
A.此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
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
D.鹰仅占有第四营养级
解析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
由图分析知,此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都会减少。
答案CD
9.(多选)(2020安徽滁州高二检测)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吞食内脏。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 7 -
D.该题中有2条食物链,即蜈蚣→蜣螂和千足虫→蜣螂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代是否可育,所以无法说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项错误;由于这种蜣螂能吃粪便,属于分解者,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消费者,B项正确;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构成,C项错误;食物链应以生产者为起点,D项错误。
答案ACD
10.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为 ,C为 。
(2)B主要是指 。
(3) 和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 、 (填字母)。
据图2回答。
(5)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6)鹰占有 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理由是 。
- 7 -
解析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 7 -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必修一同步2021-04-28 21:54:3829页
- 关于高中军训心得体会800字5篇2021-04-28 21:52:266页
- 新教材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2021-04-28 21:51:0739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2021-04-28 21:48:207页
- 高中物理第2章恒定电流学业质量标2021-04-28 21:48:2011页
-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数学竞赛(预赛)训2021-04-28 21:47:4411页
- 2020-2021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04-28 21:47:0815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四2021-04-28 21:45:2930页
- 精选高中学期总结800字 3篇 高一2021-04-28 21:42:556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第二周国旗下演讲稿2021-04-28 21:41: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