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MB
- 2021-04-28 发布
【学案导航】---明方向!
【课程学习目标】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举例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
3.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说出细胞周期的含义。
4.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
5.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时期细胞特点。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
【知识体系梳理】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的①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② 低 。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③ DNA 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分裂的方式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其增殖方式是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复制的④ 遗传物质 ,⑤ 平均 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⑥ 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⑦ 分裂完成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高等植物为例)
(1)间期: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⑧ DNA分子 的复制和有关⑨ 蛋白质 的合成。
(2)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a.前期: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 ,变成染色体, 核仁 逐渐解体, 核膜 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
b.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着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 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d.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形成 染色质 ,出现新的 核膜、核仁 ,植物形成 细胞壁 。
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前期和末期。
前期:动物细胞在前期由 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
末期: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形成 细胞板 ,而是从 细胞中央 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五、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是 细胞核 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其特点是没有出现 纺锤丝 和染色体的变化。
【基础学习交流】
1.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是否相等?有什么特点?
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视野中最多的细胞是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如果有四种实验材料,其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时间如下表所示,则应选择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较好?为什么?
植物种别
细胞周期时间(小时)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物种A
10.4
2.3
12.7
物种B
18.0
0.5
18.5
物种C
16.5
2.0
18.5
物种D
10.6
0.4
11.0
3.请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填上正确的细胞(2n)有丝分裂的时期。
项目
最适宜观察染色体
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体数目4n
染色体与核DNA比1∶2
高尔基体代谢活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时期
4.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什么区别?请列表比较。
5.如何制作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临时装片?
第二层级:导学区.不议不讲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有丝分裂过程解读(以植物细胞为例)
1.将下图按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并说出c时期的特点。然后比较e时期细胞分裂特点与动物细胞分裂在该时期的区别。
2.染色体与着丝点是怎样的关系?赤道板与细胞板有什么区别?
3.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请将下表中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的变化情况补充完整。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DNA数目
2N→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0
知识点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1.为什么解离时只取根尖的2~3 mm处?显微镜观察时如何辨别分生区细胞?
2.解离的目的是什么?解离后为什么一定要漂洗,制片时要进行压片,其目的又是什么?
3.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不到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连续的动态变化,这与装片制作过程中的什么步骤有关?原因是什么?
4.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原因是什么?若已知细胞分裂周期的时间长短、视野中某时期细胞数目和计数细胞总数,要计算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的时间长短,则可列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进行计算?学科*网
【思维拓展应用】
例1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 。
(2)图乙为细胞 分裂 期图像,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例2 以下是一份“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1)请改正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
(2)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以下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 。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第三层级:固学区.不练不讲
【基础智能检测】
1.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2.下列有关细胞大小和细胞的物质运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直径越小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B.直径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表面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D.体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3.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纺锤体的出现 D.核膜的溶解和纺锤体的形成
【全新视角拓展】
5.右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请据图回答:
(1)该图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 期。
(2)此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3)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4)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第四层级:思学区.不思不复
【思维导图构建】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相对表面积 ②低 ③DNA ④遗传物质 ⑤平均 ⑥连续分裂 ⑦分裂完成 ⑧DNA分子 ⑨蛋白质 高度螺旋化 核仁 核膜 赤道板 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质 核膜、核仁 细胞壁 中心体 纺锤体 细胞板 细胞中央 细胞核 纺锤丝
【基础学习交流】
1.不相等,分裂间期大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5%~10%。
2.视野中最多的细胞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应选择 A 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较好,因为 A 植物提供的材料,其细胞分裂期占整个周期的比例较大,分裂期时间相对较长,视野中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多,便于观察。
3.①中期;②前期和末期;③前期和末期;④后期;⑤间期(G2期)、前期、中期;⑥末期。
4.
区别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前期纺锤体
的形成方式
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
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的两极发出纺
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
分裂的方式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即形成了两个子细胞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5.取材解离
漂洗
染色制片装片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有丝分裂过程解读(以植物细胞为例)
1.a、b、c、d、e。c时期特点:着丝点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位置,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可数。e时期是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其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而动物细胞在该时期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即形成了两个子细胞。学科#网
2.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是以着丝点的个数来确定的,染色体的数目始终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因而称为赤道板。但它是个虚拟平面,并不真实存在。细胞板是指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这个虚拟平面的位置出现的真实结构,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3.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
DNA数目
2N→4N
4N
4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0
0
知识点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1.在根尖的2~3 mm处有分生区;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
2.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防止细胞重叠。
3.解离。解离液杀死了细胞,各分裂细胞停留在死亡时的分裂所处时期。
4.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而分裂期时间很短,所以在一个视野中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计算式子如下:
某时期的时间=细胞周期的时间×
【思维拓展应用】
例1 (1)c~e (2)有丝 后 e~f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解析】根据分裂前后核DNA的数目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其中,前期、中期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图乙细胞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
例2 (1)将“5 cm”改成“2~3 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 (2)①②③⑤⑥
【基础智能检测】
1.D 2.A 3.D 4.D
【全新视角拓展】
5.(1)后 (2)8 0 8 (3)4 0或8 4或8 (4)4 0 4
【解析】根据图可以判断本题的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遗传物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故原来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和DNA的数目均为4个,知道这个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思维导图构建】
①有丝 ②减数 ③间期 ④分裂期
【典例指津】---授技法!
热点题型一 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
例1、如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
C.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b→a段
D.根尖分生区中处于b→a段的细胞较多
【答案】A
【提分秘籍】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②生物体中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③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2)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
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①G1期
②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
③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学科*网
【举一反三】
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图一所示的曲线。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培养20
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二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 ( )
A.图一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二中的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二中乙组细胞处于图一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图二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答案】 C
【方法技巧】细胞周期的判断方法及影响因素
(1)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
①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②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2)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
①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②外部因素: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热点题型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例2、 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 C
【提分秘籍】
(1)后期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①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其原因是受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生理活动,不是由纺锤丝牵引所致。
②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点照样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
(2)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赤道板
①染色单体并非全过程都存在,它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 ,消失于后期。
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始终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它们既不配对,也不分开。
③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种真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
【举一反三】
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甲所示细胞;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来源:学.科.]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可对应图丙中A→B段
【答案】 D
热点题型三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及相关细胞器的确定
例3.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答案】 D
【提分秘籍】
细胞结构
细胞类型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
合成各种蛋白质(如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在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高尔基体
植物
在细胞分裂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核膜、核仁
动、植物
分裂前期消失,末期重新形成
纺锤体
动、植物
分裂前期形成,末期消失
细胞板
植物
在细胞分裂末期出现在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举一反三】
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答案】 D
【解析】由图示知,该生物细胞无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比例为1︰0︰1;中心体在间期倍增,而甲图细胞处于前期。学科&网
【方法技巧】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也与中心体有关。
(1)细胞边界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一般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
(2)细胞边界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无细胞板,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可判断为动物细胞。
热点题型四 细胞增殖的相关实验
例4、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
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限制
【答案】 D
【提分秘籍】
①实验材料的选择:
a.应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b.应选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的分生区);
c.应选择在细胞分裂旺盛期取材。本实验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进行。
②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③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被盐酸杀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表明细胞已丧失生物活性,生物膜已不具选择透过性),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寻找。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②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③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 ④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连续变化是观察的主要内容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制片之前不需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解离后需要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不是细胞的动态变化。
【真题回眸】---知难易!
1.(2016海南卷.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答案】C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项错误;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项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2.(2016浙江卷.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答案】 D
3.(2016新课标2卷.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4.(2015年北京卷.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5.(2015年山东卷.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 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说明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项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表达,B项错误;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C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出现差异,D项错误。学#科网
【能力提升】---长士气!
一、选择题(8小题)
1.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 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
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 )
A.浸泡时若用勺子翻动琼脂去挖动其表面对实验结果亦无影响
B.NaOH在边长3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
D.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
【答案】D
2.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深度
B.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答案】C
【解析】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A错误;琼脂块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B错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那么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紫红色的体积增大,C正确;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紫红色的体积所占的比例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错误。
3.如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图,其中错误的是 (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答案】C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 )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⑤ D.⑤②①③
【答案】B
【解析】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倍增发生在④分裂后期;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出现染色单体,所以染色单体形成于①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在细胞中最早显现在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以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③分裂中期。学#科网
5.如图1和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中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C
6.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发现有100个肿瘤细胞,经 24 h 的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再取一滴观察,发现有 64 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
A.2 小时 B.3 小时 C.4 小时 D.5 小时
【答案】C
【解析】100个癌细胞24h后增殖为64×100=6400个,即100×2n=6400(n表示细胞分裂次数),则细胞共分裂了6次,所以细胞周期为24÷6=4(h)。
7.如图是同一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时期与丙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含量相等
B.丁时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时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时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乙时期与丙时期细胞内的着丝点个数相等,染色体数目相等,都是4个,A正确;丁时期的细胞有8条染色体,其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正确;甲时期的细胞内含有4个着丝点,4条染色体,C正确;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在中期,如甲时期,D错误。
8.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a→d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D
二、非选择题(2小题)
9.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
(7)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目为 。
【答案】
(1)植物 B、C、A、D
(2)分裂间
(3)4
(4)A 分裂后
(5)前
(6)B、C
(7)8 0
【解析】
(1)图示细胞中无中心体,但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由图分析可知,A处于分裂后期、B处于分裂前期、C处于分裂中期、D处于分裂末期,所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上述A、B、C、D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C、A、D。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
(3)A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最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每个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4)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即A图。
(5)B细胞中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故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6)图示B细胞和C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7)A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和8个DNA分子,此时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染色单体数目为0。学科*网
10.洋葱是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是两组与洋葱细胞相关的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常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此部分细胞的液泡中含有_______,便于观察。
(2)下图是有关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实验中三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中液泡颜色最深的一次观察是图中字母________观察到的显微视野。
(3)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观察对象,这部分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识别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有关这项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其中步骤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丁进行时,应在盖玻片上方再放置一片____________,压片完成后显微镜观察前再将其去除。
【答案】
(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色素
(2)D
(3)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4)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 载玻片
相关文档
-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2021-04-27 11:51:416页
- 创新设计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检测2021-04-25 20:49:4310页
-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021-04-16 21:38:445页
-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物与2021-04-14 18:20:2818页
-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传2021-04-14 09:12:345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必修学案免疫调2021-04-12 23:59:566页
-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021-04-12 11:11:375页
-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测试2021-02-26 19:59:048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必修3学案07植2021-02-26 19:49:46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必修3学案02内2021-02-26 19:22: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