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1-04-28 发布
限时规范训练 21 农业区位选择
时间:40 分钟 分值:9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9·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月考)兰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质量
安全水平,在国家农业部进行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一直名列前茅,
是我国著名夏菜外调基地之一,热销全国多个城市。但是,2016 年
出现“史上最严重”菜价暴跌,地头价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农损
失惨重。与此相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夏菜价格的下
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兰州高原夏菜质量较高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黑土肥沃,农业科技发达
C.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土地面积广阔,劳动力丰富
解析:高原气候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
用,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夏菜质量较高。选 A 正确。
2.2016 年兰州高原夏菜陷入销售困境的可能原因有( D )
①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 ②收获期集中上市
③品质变差 ④种植规模扩大过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该地市场广阔,远销全国各地,不是交通不便的问题;该
地高原地区,自然环境不变,菜的品质没变;夏菜陷入销售困境的可
能原因有收获期集中上市,菜价下跌;市场广大,种植规模扩大过快,
导致菜品价格下降。选 D 正确。
(2019·广东模拟)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
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
式。安徽省巢湖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
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发展较快。《宋史·叶衡传》记载,
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对巢湖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质
C.土壤 D.水源
解析:根据材料圩田是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
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业大多位
于气候湿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A、C、D 三项不符合题
干要求。地质条件对圩田建设影响很弱,故 A 项正确。
4.巢湖圩田建设可( A )
A.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B.根除湖区水旱灾害
C.提高巢湖的调蓄能力 D.改变湖区作物熟制
解析:根据材料,圩田的作用是挡水护田,防治过多的水进入农
田,因此圩田建设可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故 A 项正确。圩田能够
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但是无法根除水旱灾害,B 项错误;圩田建立,
会使湖泊面积减少,因此调蓄能力会降低,C 项错误;作物熟制由气
温决定,圩田不会改变农田的气温条件,D 项错误。
5.宋朝时期,巢湖圩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C )
A.谷子 B.小麦
C.水稻 D.玉米
解析:根据材料“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圩田种植的作
物为“谷”,最可能是谷子或水稻,B、D 两项错误;谷子主要产区位
于黄土高原,且为旱作作物,A 项错误;巢湖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水资源充足,最可能是水稻,故 C 项正确。
(2019·浙江温州联考)垛田是由当地农民每年春季把河道和沟渠
中的淤泥挖出堆积而成的高出水面一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如下图
右侧)。下图左侧中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垛田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发展垛田农业的优势是( C )
A.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B.陆路交通便利,耕作方便
C.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
D.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垛田农业的优势。读图可知,垛田被水域划
分成多块,因此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故 A 错误;当地水域面
积大,交通运输工具为小船,水运便利,故 B 错误;读材料可知,
垛田为“高出水面一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排水条件好,故 C 正
确;因是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故二者热量条件、生长期相同,故 D
错误。
7.甲地区农民选择春季清淤、堆积垛田的自然原因是( A )
A.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
B.伏旱天气,晴朗天气较多
C.梅雨季节,河道淤积严重
D.台风多发,清淤利于抗洪
解析:本题考查春季清淤、堆积垛田的自然原因。甲地区春季还
未受到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利于清淤,故 A
正确;伏旱多在 7、8 月,梅雨多在 6 月,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
故 B、C、D 错误。
(2019·泉州模拟)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
型分别是( D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④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充足且人口稠密,
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宜乳畜业发展;⑤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因位
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小麦和牧羊,
形成混合农业;⑧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过渡地带,降
水较少,地广人稀,适宜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
9.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
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D )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解析:灌溉用水不会导致湿地增加,A 项错;灌溉可能引起灌区
地下水位上升,B 项错;灌溉用水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携带泥沙能力
减弱,河口泥沙淤积减少,C 项错;灌溉过程中可能造成河流水污染,
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D 项对。
(2019·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
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四川省东南部紧临长江的合江县(28°N)
地处盆地边缘河谷,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荔枝 4 月开花,7
月成熟上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D )
A.紫色土发育成熟,土壤深厚肥沃
B.紧临长江,水源充足
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
D.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解析:从试题设问可知,该地为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界,因此主要
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自然原因是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 项正确。
11.合江县所在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水体污染 D.土地沙化
解析:由材料可知,合江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
雨,易出现水土流失,A 项正确;湿润地区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和土
地沙化问题,水体污染不属于生态问题。
二、综合题(46 分)
12.(2019·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
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
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
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温度为 20~25 ℃,空气湿度 45~
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
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 1.7 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
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 15%。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
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 A 处的有利自然条件。(8 分)
答案:A 处干旱少雨,多晴天,太阳高度较大,光照充足,利于
西红柿生长;太阳能丰富,利于太阳能发电,为农场提供能源;A 处
临海,便于海水淡化,为西红柿提供水源;A 处沙漠广布,土地面积
广,便于大规模生产。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
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8 分)
答案:夏季温室外气温高,空气干燥,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
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并提
高其品质。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
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
的理由。(8 分)
答案:选择:“阳光+海水”新颖生产方式。①西红柿品质好,
市场前景广阔;②全年都可种植,单产高;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
量稳定;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选择:传统农场模式。①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农场对设备要求
不高;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③自动化程度低,提供的就
业岗位较多;④可以远离海岸布局,可选择的区域广。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落日农场占地面积大,利用聚光
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由图可知,A 处位于沙漠
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阳光充足,太阳能丰富,适于太
阳能发电。同时 A 处位于沿海,便于实施海水淡化。并且沙漠地区,
土地面积广,便于规模经营。(2)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主要是利用海水
蒸发抑制温室过高气温和增加湿度的作用。(3)本题可以选择“阳光
+海水”新颖生产方式或者传统农场模式进行分析。支持“阳光+海
水”新颖生产方式的理由主要在于利用太阳能,污染小,无公害,西
红柿品质好,全年均可种植,单产高、产量稳定;支持传统农场模式
的理由主要在于生产经验丰富,对设备要求不高,提供就业岗位多,
远离海岸布局,可选择区域广泛。
13.(2019·江西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材料一: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中国的
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 90%以上,其在国际上被称为“中
国草”。苎麻既是深根型植物,根系发达,固土力强,又是多年生植
物,再生能力很强。当年栽种,当年受益,苎麻一年可收割 3~5 次,
而且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
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
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的土壤中,pH 在 5.5~6.5 为
宜。长江流域是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和
总产量的 90%以上。
苎麻面料具有档次高、不易皱、透气性好、吸水散湿效率高、不
怕虫蛀、不怕霉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苎麻叶可以作饲料,根可
制药,秆可做造纸原料。
材料二:四川东部的大竹县已有 3 000 余年的苎麻种植历史,苎
麻种植面积广,产量高,麻纺工业发达,被誉为“苎麻之乡”。大竹
县苎麻纺织以麻条、麻纱和麻棉混纺布等初级加工品为主,近些年来
受市场影响,大竹县苎麻产业波动很大。
(1)根据材料,分析苎麻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自然原因。(6
分)
答案: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苎麻生长;植被丰富,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有大量低山、丘陵和缓坡耕地,排水
条件好;水源充足。
(2)分析大竹县推广苎麻种植的区位优势。(8 分)
答案:种植苎麻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自然条件优越,
适宜苎麻种植;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年多收,有利于增加农
民收入;苎麻加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3)简述促进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8 分)
答案: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苎麻品种改良,建立优质苎麻种植基
地;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现状;政府加大政策扶
持力度;开发苎麻的其他用途;拓展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原因、种植优势和农业发展措施。
(1)根据材料,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在土层
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的土壤中,pH
在 5.5~6.5 为宜。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符合苎麻的生长条件;
长江流域中四川盆地是紫色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稻土为主,土壤
肥沃;长江流域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长江流域有大量的低
山、丘陵和缓坡耕地,利于排水;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
源充足。(2)区位优势主要从自然条件、种植经验、收入、生态效益
等方面分析。苎麻种植面积广,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结
合图文材料可知,大竹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适宜苎麻种植;该地种植苎麻
3 000 余年,说明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年可收割 3~5 次,有
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苎麻麻纺工业发达,以麻条、麻纱和麻棉混纺布
等初级加工品为主,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3)促进
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措施主要从种植、品种、加工、产业结构和政
策角度说明。可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苎麻品种改良,建立优质苎麻
种植基地;近些年来受市场影响,大竹县苎麻产业波动很大,因此需
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现状;同时开发苎麻的其
他用途,进行深加工,适应市场需求;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拓展销售渠道,可以运用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同时树
立品种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8 15:49:20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13-2中国地2021-04-28 09:35:5879页
- 高考同期声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2021-04-27 14:04:2514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27 12:18:1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25 21:21:214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5 16:37:5844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1 17:40:473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4-21 16:43:43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