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3.50 KB
- 2021-04-28 发布
www.ks5u.com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理科)
出题人 :王玲 审题人:王淑玫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高考资源网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2~3题。
2.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有卫星绕转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4.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完成5~6题。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闪焰”发生于日冕层
B.“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
C.CME发生于光球层
D.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6.“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我国北方地区极光绚烂 B. 国内手机通话无法进行
C.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7.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
A.纬度 0°,经度 180 ° B.纬度 0°,西经 20°
C.纬度 0°,东经 20° D.纬度 0°,西经 160°
8.下列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10.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弧AM为晨线 B.弧MB为晨线
C.弧AMB为昏线 D.弧AMB为晨线
11.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指
①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 ②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 ④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6日10:30在浙江乌镇开幕,于12月18日闭幕。据此完成12~13题。
12.英国居民史密斯在伦敦(中时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12月15日2:30 B.12月15日18:30
C.12月16日2:30 D.12月16日18:30
13.本次大会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B.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4.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当阳光从③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7.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据此回答19~20题。
18.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9.直接影响字母D作用强弱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B.海拔高度
C.海陆分布状况 D.云量的多少
20.下面四幅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洋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
22.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24.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 、地幔和 三部分, 岩石圈由 和 两部分构成。
2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6.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B、C三点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 A点绕地轴一圈又回到A点所的时间为 ;A点在E点的 方向。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__ __ 日(前后)。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 (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这天D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
(4)图中B点日出时间为 时;E点昼长 小时。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_季。
(2)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_______(选择填空)。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昼长仍然短于夜长
(3)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____点的极地投影图,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日,长春昼长_________(大于,小于)夜长,此日后吉林省各地昼渐______夜渐______。
(4)图乙中F点对应的地方时是_____时。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B
C
B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A
A
D
B
B
D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火星 木星
22.黑子
23.右 左
24.地壳 地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
25.地面
三、综合题
26.(每空2分,共20分)
(1)C>A>B 23小时56分4秒(或24小时 ) 正北
(2)(23°26′S,120°E) 12月22日
(3)23°26′S 23°26′S及其以南地区 90°
(4)8 24
27.(每空2分,共20分)
(1)D 快 冬
(2)A
(3)B 夏至 大于 短 长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