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4-28 发布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长沙学测模拟)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下列关于虎门
销烟的评价正确的是( B )
A.招致了英国的侵略战争
B.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C.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本题考查虎门销烟。可用排除法。虎门销烟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A 项错误;
C、D 两项是鸦片战争的意义和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
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于是英国发动了鸦片战
争。故选 C 项。
3.(2019·北京学业水平测试)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领
土主权的条款是( B )
A.协定关税 B.割香港岛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解析] 1842 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严重破坏了中国
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领
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 B 项。
4.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
——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
条款涉及( B )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解析] “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
权,B 项正确。
5.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
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
特权是指( A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 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美国等国家攫取的侵略特权,英国也同样可以享受,依据的是
片面最惠国待遇。故 A 项正确。
6.(2019·黄石高一月考)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了中国大门”主要是指
( B )
A.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
B.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C.中国失去了香港岛
D.传教士可以传教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所谓“打开了中国大门”是相对于鸦片战争前
中国的闭关自守而言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打破了原先闭关自守的局面,所
以应选 B 项。
7.(2019·郑州高一检测)1853 年,英国利用最惠国待遇和中美《望厦条约》有关“12
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向中方提出修约要求。1854 年,美国、法国也积极
修约。西方列强积极修约意在( C )
A.改变不利的贸易局面 B.获取更多的通商口岸
C.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 D.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
[解析] 由材料中英国根据最惠国待遇要求享有其他国家享有的利益,其他国家也积极
效仿英国修约,说明西方列强积极修约旨在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故 C 项正确。
8.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B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海盗的行为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其手段是极为残
忍和具有灭绝性的。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了圆明园且烧毁它,体现了其毁灭性
的一面。故选 B 项。
9.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
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
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D )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 ②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 ④英国割占九龙
司地方一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④
[解析] 由“英法联军舰队”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材料可知,何伯主要是为
英法联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进行狡辩。①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排除;②③虽然可
以说明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但不符合题意;1860 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
方一区给英国,说明英法联军对中国领土的掠夺,④正确。故选 D 项。
10.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
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A )
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破坏关税自主
[解析]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却得到更多的利益,即强迫中国签
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故答案为 A 项。
11.一位研究中外关系的西方学者认为,“直至 1839 年为止,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
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自从 1860 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
却是西方国家”。导致这种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 B )
A.清朝统治者改变了对列强的基本态度
B.列强武力侵略并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C.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已完全受制于列强
D.列强的经济文化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
[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此 B 项符合
题意。
12.(2019·苏州高一检测)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
( C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C.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造成的经济损失
[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目的是倾销商品
和掠夺原料。故选 C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 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鸦片战争期间,一清军将领想出一个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在猴子尾巴上挂上
鞭炮,然后扔到军舰的甲板上。结果找不到一个可以把猴子扔到英国军舰上的人。
材料三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
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
一二。”
(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华夷”观念?对中国有何影响?当时英国处于何种
发展状况?
[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
以得出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愚昧无知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第三小
问根据时间信息“1793 年”得出英国当时处在工业革命时期,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关
系等方面回答。
[答案] 观念: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鄙视西方(或华夏至上)。影响:对外推行
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情况毫无所知,清朝发展落后于西方。英国发展状况:政治上建立了
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扩张。
(2)据材料二、三说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归纳答案。
[答案] 观念愚昧、落后;军纪败坏,政府腐朽无能。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鸦片战争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2019·安庆高一检测)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开始大量丧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材料一 综观五口开埠通商的过程可见,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近代第一批
开埠的口岸城市,开埠与设关事务为英国全盘掌握。在开埠之初,各口岸的开埠通商便依照
其贸易繁盛程度即英商的贸易获利大小次第办理,其各种事务也是英人一手包办。可见在开
埠通商的最初期,相对于列强,清政府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1858 年 6 月,清政
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等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规定牛庄、
登州、台湾、潮州、琼州、镇江、淡水、江宁等辟为通商口岸,并准长江沿岸“将自汉口至
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1860 年 8 月英法联军进占天津,10
月攻入首都北京,清朝又被迫与英、法、俄等国签订《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增开
天津、喀什噶尔、库伦为通商口岸。中国开放的地区越来越多。
——摘编自《近代中国开埠通商的时空考察》
材料二 法庭根本就没有为嫌犯、证人和旁听观众设置席位。……庭审中,辩护律师一
次都没有出现。……(原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佑尼干认为)“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
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
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到了这个情况,这成为
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在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安德鲁《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出现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通商口
岸的认识。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外国人全盘控制,且通过不平
等条约开辟,进行概括总结;第二小问注意认识的客观性,既要认识其消极影响,也要认识
其客观的积极影响。
[答案] 原因:列强侵华,清政府对外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认识:一方面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
面也使中国打开了国门,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佑尼干的观点。
[解析] 首先概括佑尼干的观点,然后进行评价。
[答案] 佑尼干认为因为中国司法有缺陷,所以英国等国才要求领事裁判权;该言论是
站在侵略者立场上的自我辩护,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华民族尊
严的肆意践踏,满足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要求才是列强攫取该特权的根本原因;该言论从
侧面反映了晚清司法制度确实存在着问题,中国司法体系亟待朝着科学、文明、人道、理性、
公正的方向改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主权的丧失反映的问题。
[解析]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回答。
[答案]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2021-04-28 19:48:347页
- 广西钦州市2020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2021-04-28 19:47:5727页
- 【物理】陕西省汉中市部分高中20192021-04-28 19:46:38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2021-04-28 19:43:4712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2021-04-28 19:40:08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2021-04-28 19:39:434页
-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1-04-28 19:38:5117页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4-28 19:33:0625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2021-04-28 19:32:3127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农业的区2021-04-28 19:31:0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