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6.40 KB
- 2021-04-28 发布
古
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
明
[
课标要求
]
(1)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时段一 古代希腊、罗马
文
明
领域
核心
知识
政治
希腊
小国寡民的城邦,积极参政的公民
,
为民主政治奠基的梭伦改革
,民主政治黄金时期的伯里克利时代
罗马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自然法
经济
发达的工商业,广泛的海外贸易,古罗马发达的商业贸易引发众多经济、民事纠纷
文化
平等互利的观念,人文主义的精神,普
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自然法之父西塞罗
遗产
希腊
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罗马
大斗兽场
,万神殿
,凯旋门
知识框架
希腊民主
人文精神的萌发
民主制度的建设
罗马法律
条件
典型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形式
上的发展
内容
上的演进
习惯法
公民法
地理环境的孕育
城邦制度的影响
雅典
—
伯里克利
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蓝本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成文法
万民法
历史
作用
普罗塔戈拉
知识即美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
维系统治
影响深远
【命题规律】
1
、本专题多为选择题,考点比较集中,多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弊端和罗马法的内容。
2
、选考题目会出现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题目,找到结合点很关键。
3
、本专题是西方民主政治这法制建设
的渊源,
也可联系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考查。
考点一:古代希腊
一: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
一雅典民主政治
1
、产生的条件:
1
)自然条件: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①希腊的地理位置
:
②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
③古希腊的生产生
活
:
2
)社会条件:
古希腊城邦制度
(
特点)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
、经历历程:
奠基
——
确立
——
顶峰
改革
梭伦(奠基)
克利斯提尼(确立)
伯里克利(顶峰)
选区
以血缘为基础的
4
个部落
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选区
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选区
公民权力
解负令,个人自由不容侵犯;按财产划分等级。
五百人会议对全体公民开放
无等级和财产的区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享有津贴
常设机构
4
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以抽签方式从
10
个选区中各选
50
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
“
五百人会议”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
司法机构
陪审法庭
陪审法庭
陪审法庭
军事机构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监督机制
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
机构
产生方式
职能
公民大会
10
天
,20
岁以上成年男子均可参加
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等重大事务。
五百人会议
抽签产生
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
10
个部落
30
岁以上男性公民选举产生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参加立法。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统率军队
,
参与政治
,
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问题:1)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2)五百人会议以什么方式选举产生?
请你分析这种方式有何利弊?
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1)特点: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利:公民参政机会相对公开平等,有利于提高
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弊:难以保证官员和公职人员的基本素质。
考点一:古代希腊
一: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
一雅典民主政治
1
、产生的条件:
1
)自然条件: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①
希腊的地理位置
:
②
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
③
古希腊的生产生活
:
2
)社会条件:
古希腊城邦制度
(
特点)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
、经历历程:
3
、主要特点
:
4
、衰落
:
5
、评价
:
奠基
——
确立
——
顶峰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前
338
年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辉煌中的阴影
(
1
)对雅典:
对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
积极作用,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
2
)对世界:
①雅典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②集体决策、民主选举、群众监督等民主运作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
。
辉煌:
评价:辉
煌中的阴影
阴影:
局
限性: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从民主的范围、性质、参政方式说明)
实质:
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目的:凝聚本邦公民,防范外敌,保持独立;对外夺取异邦财富和奴隶。
评价:辉
煌中的阴影
1
.唯物史观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
(1)
政治上: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2)
经济上:平原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众多的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
价值观上: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观念的发展亦要求自由的环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
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2
.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
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
从局限性上看:
雅典民主只是
“
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
,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
从实质上看: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
从影响上看: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5)
对于
“
陶片放逐法
”
:
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
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
人民主权
”
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
“
轮番而治
”
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通往公民大会
奴隶
妇女
外邦人
儿童
图一:通途
9%
91%
公民
其余居民
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思考:请补充图一漫画 “通途”交通标志。结合两图理解分析这句话的含义:“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
最狭隘
,也是
最充实
的民主政治”
最狭隘
——
是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
最充实
——
是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升华: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提示:各自有其利弊。
利:
雅典: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
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
雅典:
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
.
中国:
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比较
政体
特点
形成
条件
政体
之利
政体
之弊
作用
古代中国
古希腊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
皇权至上、政权世袭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依托大河平原、小农经济、国大民众
依托海洋港湾、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
有利于维护和国家的统一,大工程的兴建,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思想文化空前活跃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轮流坐庄的形式易导致极端民主。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
《
尚书
》
,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工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
——《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胜史
》
1
、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2
、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3
、材料一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
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
人民主权
。 少
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为贤。
原始史料: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
汤
;
史
料解释: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
主
考向
1
制度创新与国家治理
——
雅典的民主政治
(1)
雅典城邦制度的缺陷
(2019·4)
(2)
梭伦改革与陪审法庭
(2018·11)
(3)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2018·4)
(4)
伯里克利改革与帕特农神庙
(2017·4)
(5)
伯里克利与直接民主
(2016·4)
【考题例证】
(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
有学者研究认为,设立陪审法庭的做法
“
恐怕是雅典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一点
”
。支持其观点的依据是
(
)
A.
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B.
有利于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
C.
陪审法庭成员以部落为基础
D.
低等级公民参与其中可以领取津贴
B
2.
(
2019
年江苏卷,
14
,
3
分)
“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A
.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
.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
.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
.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
答案
】B
【
解析
】
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承担国家公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
B
选项符合题意。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的说法明显错误,
A
选项排除。梭伦改革时期通过财产等级制度就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国家事务最终由公民大会决定,
C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教育与处理公务之间的关系,
D
选项排除。
3
.
(
2019
年北京卷,
20
,
4
分)
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A
.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
.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
.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
.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
答案
】D
【
解析
】
材料“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加城邦社会文化生活,故答案为
D
项。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禁止妇女参加的奥运会还是专为妇女所设的运动会,都具备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排除
A
项;城邦的妇女不享有公民权,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阶级分裂,排除
C
项。
1
.
(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
Ⅰ
,
32
,
4
分)
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答案
】B
【
解析
】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是古代雅典重要的司法机构,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以及拥有最终判决权,体现了权力来源于公民,
B
项正确。由材料中的“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可以看出,民众需服从法律意愿,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陪审法庭称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
30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C
项;
D
项材料中未体现。
[
备考导向
]
挖掘认知深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限制。(2)权力制约: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五百人会议受到公
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
3)法律至上: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公民意识: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5)直接民主:古雅典民主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滥觞。
转换思维视角
多角度解读雅典民主政治(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是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并非完美无缺。(2)从民主的程序上看:雅典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
于价值理性,但这种程序性民主无法保证真正的民主。
感悟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它的海外贸易特别发达,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扩张性,有助于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这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可见,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其民主政治形成的根
本原因。
(一)概念:
一、古代罗马的政治文明
——
罗马法
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从适用范围
: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二)内容:
罗马法不是一个法律文本,它包括
法理
和
法律
的两个方面,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
全部罗马法律。
考点二、古代罗马
图示
: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
习惯法
自然法
形式
:
十二铜表法
前
3C
中
前
509
年
前
449
年
成文法
适用范围:
公民法
万民法
内 容
备 注
早期习惯法
诞生成文法
公民法和万民法
《
十二铜表法
》
包括公法与私法、民法与刑法、同态复仇与罚金、继承与遗嘱等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公民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变,万民法出现
未被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相互关系之规则的法律
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罗马法的形成
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万民法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罗马社会政、经、文化的发展。
罗马公民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公民法
主观
客观
内 容
演变原因
适用范围
概 念
(性质)
对外扩张结果
(三)成熟
自然法
。 倡
导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人的自然权利,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人的尊严与自主。
(四)罗马法的地位及影响
2
.
影响:
对古罗马
对后世
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为
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理论武器
;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巩固提供现成法律形式
;为
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范本。
1.
地位:
是世界历史上
内容最丰富
、
体系最完善
、
对后世影响最广泛
的古代法律体系。
3.
局限性:
建立在压迫、剥削奴隶的基础上实行的。
1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
民权理论
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思想武器,集中体现在“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上。
2
)
近代西方
资产阶级革命制定的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即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自然法思想。如
拿破仑
的
〈
民法典
〉
、
英国
的
〈
权利法案
〉
、
法国
的
〈
人权宣言
〉
、
美国
的
〈
独立宣言
〉
和
1787
年宪法等,都以罗马中的理论为基础,也是
现代欧洲大陆法系
的基础。
3
)
20
世纪初期,罗马法影响过
日本
4
)对
中国
的影响。国民政府的民法即沿袭了罗马法,我国现行的
〈
民法通则
〉
、
〈
继承法
〉
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体现在:
升华
:
中国古代秦律与古罗马法律不同
秦律
古罗马法
国家性质
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奴
隶制国家
具体目的
特色
统治方式
主要为了加强皇权,以巩固统治
为了调整自由民之间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帝国统治
强调自然法则
严苛细密
法治
人治
升华
5
: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区别
希腊
罗马
文明拓展方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统一集权制
政体和统治方式
君主制
—
贵族集体统治
—
公民全体集体统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君主制
—
共和制由少数贵族掌权
—
君主专制,没有发展为民主制度
政治文明贡献
民主政治
法律
材料
1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
(古罗马)西塞罗
材料
2
、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
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
史仲文
《
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
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它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
中国: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人治色彩浓。
西方:贵族制或民主制,法治观念强些。
1.罗马法的五大特点
(1)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
(3)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国家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4)从局限上看:体现出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5)从地位上看: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
.罗马法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联
(1)
与政治:罗马法的发展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奴隶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外扩张等因素有关。
(2)
与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罗马法不断发展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罗马的经济立法。
(3)
与文化: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开拓者,罗马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考向
3
法律制度与公平公正
——
罗马法
(
1)
万民法的特点
(2018·4)
(2)
自然法理念
(2017·4)
(3)
公民法的时间
(2017·11)
(4)
万民法的背景
(2016·10)
【考题例证】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17)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
——
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
A.
贵族垄断立法权
B.
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
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A
_
(
2019
年天津卷,
3
,
4
分)
公元
58
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
答案
】A
【
解析
】
由材料可知,罗马公民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
A
。
B
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描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公元
58
年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
C
;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罗马公民不可能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排除
D
。
[
备考导向
]
古今知识贯通
罗马法与历史现实的关联(1)罗马法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近代初期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的思想,制定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如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2)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对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商品经济秩序。(3)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
些诉讼原则。
转换思维视角
罗马法的历史特征(1)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2)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3)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国家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4)从局限上看: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5)从地位上看: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考向
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
(1)
古希腊公民精神
(2019·4)
(2)
奥林匹亚遗址
(2018·4)
(3)
奥林匹亚精神
(2017·11)
(4)
雅典卫城
(2017·4)
(5)
罗马遗产的时序排列
(2017·4)
【考题例证】
(2019·
浙江
4
月选考
)
(
加试题
)
右图是古希
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了
①
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
②
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③
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
④
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
2019
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
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
A
.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
B
.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C
.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答案
】B
【
解析
】
根据材料中所列案例可知,罗马法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优先保障公共利益,选项
B
正确;材料中修建水渠的法律规定显然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选项
A
排除;材料中公路、水渠的修建并不是维护贵族利益,选项
C
排除;
D
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
备考导向
]
挖掘认知深度
运用新史观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社会史观: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
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
(2)全球史观: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感悟核心素养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
古罗马建筑就是古罗马历史的完整映照,所以罗马古城获得了
“
露天历史博物馆
”
之称。
视角
1
雅典的公民意识
1.(2019·
湖州选考仿真测评
)
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判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
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
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
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D.
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视角2 罗马法的人文情怀
2.(2018·余姚名校学考交流)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有病或因年高有障碍,原告应提供车子。”“患重病……承审员、仲裁员或被告应另日诉讼。”这体现了古罗马法( )
A.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弱者权益
C.限制贵族权力 D.扩大统治基础
B
(
2019
届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
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这一转变
A
.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
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D
.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
【
答案
】B
【
解析
】
由材料中的“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对于订立契约,从形式上有较大的简化,这一转变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
B
项。这一转变对避免欺诈没有影响,排除
A
项;
C
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变化没有涉及对贵族特权的损害,排除
D
项。
(
2019
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三四模)
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知,罗马公私法的划分导致
A
.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
B
.家子身份与公民身份对立
C
.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
D
.血缘关系与契约关系等同
【
答案
】C
【
解析
】
据“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可知,家子以公职人员处理公务时,抛开了家子服从家长的身份,执行对涉案家父的审判惩罚,说明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故
C
项正确。罗马法分公法和私法,两者是不能混淆融合的,
A
项错误;古代罗马社会“法不入家门”,在家庭中家子隶属服从家长,在公务中同为公民的家长与家子服从法律,家事国事分开,并非简单的对立,
B
项错误。在家庭之外,公职人员服从法律而不是家长权威,体现了血缘关系的削弱,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