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48 KB
- 2021-04-28 发布
“山江湖”协作体 2020 届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生 物 试 卷
命题:陈仕良、叶剑飞
考试时间:90 分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总分 50 分)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 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 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DM1 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B.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 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NDM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 “NDM1 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2. 下列有关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合成离不开核酸参与,核酸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参与
B.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含有这两种成分C.蛋白质的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 元素存在于碱基中D.二者结构的多样性不只是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 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 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 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4.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后,物质运输效率会升高
B.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个体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 细胞癌变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5.用纯种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黄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 B.黄色基因是位于X 染色体的显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基因 D.灰色基因是位于X 染色体的显性基因
6. 一般情况下,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 DNA 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7.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 DNA 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 DNA 修复酶,DNA 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8.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基因和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基因可以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C.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9. 果蝇的“生物钟"受某些细胞中 X 染色体上的 Per 基因和 2 号染色体上的Tim 基因调控。研究发现,夜间 Per 蛋白积累,而过多的 Per 蛋白与 Tim 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 性,使白天 Per 蛋白水平降低,实现昼夜节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生物钟”的形成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B. “生物钟”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 Tim 基因表达障碍时,Per 蛋白会发生持续性积累
D. Per 基因和 Tim 基因遗传时相对独立,表达时互不干扰
10.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组合发生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使后代具有多样性
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从种子发育而来,其原因是形成种子过程中联会紊乱
D. 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二倍体
11. 图表示小麦育种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获得①和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②和③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获得④⑤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不全都符合农业生产需要
C. 获得⑥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 秋水仙素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
6. 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b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c 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不一定都经过d
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人的左右锁骨下静脉溶入血浆
B. 血红蛋白、神经递质、胰岛素、抗体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D. 老人骨质疏松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关
8.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 CO2 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B.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C. 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D. 骑行中产生的热量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呼气等方式散出。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9. 下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
B. 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
C. 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③④⑥⑦ 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
10. 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 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A、B 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
A.禽流感病毒H5N1 侵入机体后,T 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A 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 清除
C.T 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D.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 物质,B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11. 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 e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 如果a 表示抗原,b 表示吞噬细胞和T 细胞,c 为B 细胞,则该过程属于体液过程
C.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部分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 如果图中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 d 和e 为同一种物质
12. 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 对 IAA 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照组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
B. 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
C. 本实验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 作为测试指标
D. 若图中受体中IAA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则说明 CFM 对IAA 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6. 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 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 a 代表占优势者
7.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 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和分化
C.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 色氨酸是植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前体物质
8.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
C. 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 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9. 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4.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 “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