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1.99 KB
- 2021-04-28 发布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激趣导入
这是谁的一首古诗?对,是王维,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
首诗《山居秋暝》。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
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
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
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
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
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作者简介
自学提示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
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
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
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
生活的满足心情。
朗读指导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
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
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
山居所见的景物。
解题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
源一般。
诗中有画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
幅古典的卷轴画。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
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
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
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
季节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
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
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
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
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
有什么不同?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
显清泉之声响。
明确: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
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
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
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
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
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
并说说原因。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
主体?学生概括。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
第二课时
“泊”: 停泊。
枫桥夜泊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
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初读诗意
朗读指导: “到——客——船”,
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
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
两句。
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
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划。
(3)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霜满天。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
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
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
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
久不眠,为什么?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
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
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
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
了什么?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
么呢?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相关文档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位置与变换2021-04-28 18:36:0024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021-04-28 18:33:358页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4-28 18:32:5517页
-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7课塑料教2021-04-28 18:28:3611页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2021-04-28 18:28:3416页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2021-04-28 18:26:4718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2021-04-28 18:25:4412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2021-04-28 18:15:3612页
-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4-28 18:10:096页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2021-04-28 18:08:10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