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 MB
- 2021-04-28 发布
第
4
讲 水体运动规律
-
2
-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命题方式
:
文字
+
图像
(
经纬网图、区域图、等值线等
)
注意内容
:(1)
在复习水循环时
,
除了准确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示意图
,
还应注意联系教材中的知识
,
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
(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理解五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差异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南美地区表现很突出
,
巴西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秘鲁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向较低纬度延伸、秘鲁渔场的形成等都打上了洋流的烙印
,
要高度关注。
-
3
-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
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水循环的环节与意义
多以各种水循环的变式图形为载体
,
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影响因素和意义
,
旨在考查读图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一、
水循环
-
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二、巧用水循环环节分析自然要素的形成与变化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
其循环过程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同时也会对其他自然要素产生重要影响。常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分析湖泊性质
湖泊根据湖水性质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从水循环过程看
,
注入湖泊的河水从陆地上带来盐分
,
如果没有河水或者地下水的排盐作用
,
经过强烈的湖水蒸发之后就是咸水湖
;
如果有河水或者地下水常年流出
,
起到排盐作用
,
就属于淡水湖。
-
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分析水土流失强弱
水土流失强弱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有着直接关系。受地表植被、地形坡度、降水量的大小等影响
,
如果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
,
流水侵蚀作用强
,
水土流失就重
;
相反就轻。如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人类活动
,
都是为了减小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
,
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3
.
分析沼泽湿地的形成
影响沼泽湿地的环节有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例如
,
高纬地区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包括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河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的汇入
,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
存在地下冻土不易下渗等。
-
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1
(2016·
全国
Ⅲ
卷
,7~9)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
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
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
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
是由于
(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
地下水
B
.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
增大
D
.
河道淤积
-
1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森林植被恢复后
,
该山地的
(
)
①
降水量增加
②
坡面径流增加
③
蒸发
(
腾
)
量增加
④
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
,
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增加
B.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增加
C.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减少
D.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减少
-
1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分析推理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1
.
题干信息
山
地
为
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
山地两侧地表径流分别流向甲、乙两河
;
植被破坏后又恢复
→
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化
→
影响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等环节。
2
.
图像信息
-
1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第
(1)
题
,
森林植被破坏后
,
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
下渗减少
,
会使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
,
从而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第
(2)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
下渗增加
,
坡面径流减少
,
地下径流增加
,
蒸发
(
腾
)
量增加。植被恢复后
,
短期内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第
(3)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降水的下渗增加
,
地表径流总量减少。因为岩层向乙河方向倾斜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雨水增多
,
并汇入乙河
,
从而使甲河径流量减少
,
乙河径流量增加。
易
错警示
(1)
对题干信息提取不足
;(2)
不能正确理解水循环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
:
(1)B
(2)C
(3)D
-
1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9·
陕西渭南中学三质检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
,
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
完成第
1~3
题。
1
.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
透
水
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
A.a
增强
B.b
增强
C.c
减弱
D.d
减弱
2
.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
,
主要目的有
(
)
A.
增加绿地面积
,
美化环境
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减少雨水的冲刷
,
减少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
,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A
B
-
1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
,
城市河流会
(
)
A.
流量下降
B.
丰水期水位上升
C.
流量会更加稳定
D.
流速减小
C
解析
:
第
1
题
,
据图分析
,a
代表蒸发
,b
代表地表径流
,c
代表下渗
,d
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a
增强
,b
减弱
,c
增强
,d
增强。故
A
项正确。第
2
题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
,
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
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故
B
项正确。第
3
题
,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
,
主要是因为植被吸水能力强
,
能拦截雨水并使之渗入地下
,
具有调蓄洪水的作用
,
城市河流流量会更加稳定。故
C
项正确。
-
1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8·
全国
Ⅲ
卷
,8)
贝加尔湖
(
下图
)
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
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
,
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第
4
题。
-
1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4
.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C.
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
D
解析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
也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
其湖水更新缓慢。
-
1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河流的补给及水文特征的分析
多以区域图、流量变化图或文字材料提供信息
,
考查河流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内容
,
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
1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一、河流水的补给
形式
-
1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二、河流水文特征及其
影响因素
-
2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2
〔
2017·
天津卷
,13(1)(2)
〕
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吉林省部分地区
示意图
-
2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6
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
统计表
(1)
据表中数据推测
,
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
(2)
说明图中
a
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
(
结冰期长除外
)
。
-
2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分析推理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3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吉林省部分地区
示意图
-
3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
(1)
题
,
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注意表格中的数据为
“
累计旅客发送量
”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
前四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
0,
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
;10
月到
12
月的累计旅客发送量没有变化
,
可以判断
11
月、
12
月两个月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河流结冰期约为
6
个月。第
(2)
题
,
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
,
从水量、水位、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分析。
-
3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易错警示
(1)
读图归纳能力不足
,
不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测河流的水文特征
;(2)10—12
月累计旅客发送量未发生变化
,
容易
错误地判断
10
、
11
、
12
三个月旅客发送量为
0
。
答案
:
(1)6
(2)
流量较大
;
含沙量较小
;
流速较快
;
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
3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方法指导
(1)
河流水文特征类设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
3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
。
-
3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秦岭是渭河与汉江的分水岭
,
下图为渭河与汉江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图。读图
,
完成第
1~3
题
。
-
3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由图可知
(
)
A.
渭河年径流量大于汉江
B.
渭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汉江
C.
渭河冬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D.
渭河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2
.
汉江
9
月径流量大于夏季各月
,
其原因是
(
)
①
流域内秋雨较多
,
降水量较多
②
气温较低
,
蒸发量小
③
地下水丰富
,
对河流补给量大
④
地下水水位高
,
土壤湿度高
,
下渗量
小
A.
①②
③
B
.
①②④
C.
①③
④
D
.
②③
④
D
B
-
3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与汉江相比
,
渭河
(
)
A.
含沙量大
,
结冰期短
B.
含沙量小
,
结冰期长
C.
含沙量小
,
结冰期短
D.
含沙量大
,
结冰期长
D
-
3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1
题
,
受秦岭影响
,
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
渭河位于背风坡
,
所以汉江径流量大
,
渭河径流量小
,
且据图可知
,
渭河年径流量小于汉江
,A
项错误
;
渭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于汉江
,B
项错误
;
渭河冬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大于汉江
,C
项错误
;
渭河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D
项正确。故选
D
项。第
2
题
,
河流径流量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
9
月份秋雨较多
,
降水量较多
,
且气温较低
,
蒸发量小
,
地下水水位高
,
土壤湿度高
,
下渗量小
,
因此径流量大
,
①②④
正确
;
河流径流量大
,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③
错误。故选
B
项。第
3
题
,
汉江纬度低
,
且受秦岭阻挡
,
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
冬季气温高于
0
℃
;
而渭河位于北方地区
,
冬季气温低于
0
℃
,
所以汉江无结冰期
,
渭河有结冰期。渭河处于黄土高原地区
,
水土流失严重
,
河流含沙量大
;
汉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
河流含沙量小。故选
D
项。
-
3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多以洋流分布模式图、区域图、海水等温线图为载体
,
综合考查洋流分布、影响等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
4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
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
,
如下图所示
(
北半球冬季
)
。
-
4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归纳分析
:
(1)
推导形成
: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根据盛行风画出信风、西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
,
进而结合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绘制完整的大洋环流模式图
,
要特别注意
30
°
、
60
°
纬线的位置及其附近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2)
总结规律
: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以
30
°
纬线为中心的副热带大洋环流
(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大洋东岸为寒流
,
西岸为暖流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
60
°
纬线为中心的副极地大洋环流
(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大洋东岸为暖流
,
西岸为寒流
);
南半球
40
°
~60
°
海域形成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
4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还原真实
:
把大洋环流模式图应用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加以修正和完善
,
掌握主要洋流的名称、流向及性质。要特别注意
,
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形成了特有的季风洋流
(
夏季顺时针
,
冬季逆时针
)
。
-
4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作为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的动力之一
,
对全球地理环境有较大影响
,
如下图所示。
-
4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成因分析
(1)
海雾的形成与分布
①
形成
: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
,
通常呈乳白色
,
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
1
千米以下。
②
分布
:
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
寒流
(
降温
)
流经地区多海雾
,
主要在中、低纬度
,
季节为夏季。
暖流
(
供水汽
)
流经地区多海雾
,
主要在中、高纬度
,
季节为冬季。
寒暖流
交汇地区
多海雾。
(
寒流降温
,
暖流提供充足的水汽
)
-
4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思路
①
结合成因分析
,
由结果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
,
思维过程
:
鱼类汇集
←
饵料
(
浮游生物
)
丰富
←
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
←
深层无机盐上泛
←
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②
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例如
,
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
,
这里的渔场大多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
,
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沿岸的海域
,
如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
4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3
(2015·
江苏卷
,19~20)(
双选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
,
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
A.
加拿大
B
.
马来西亚
C.
墨西哥
D
.
阿根廷
(2)
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
,
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
-
4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分析推理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1
.
题干信息
①
日本的位置信息
→
太平洋西侧
,
受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影响
;
②
“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
”→
扩散方向与洋流一致
;
③
“
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
”→
季节影响海水温度。
-
4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图像
信息
-
4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
(1)
题
,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向太平洋东侧流动
,
结合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
,
在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带动下
,
污染物质可能会影响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第
(2)
题
,
受影响的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
排除
B
项
;
阿拉斯加暖流属于中高纬环流
,
水温较低
,
可排除
A
项
;
结合上题分析
,
可知
C
项、
D
项正确。
易错警示
(1)
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
不能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
对主要国家的位置信息把握不准
;(2)
不能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数值特征判断洋流。
答案
:
(1)AC
(2)CD
-
5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1
.
下列表示
①③
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
)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丙、丁
C
-
5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下列
关于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
①④
海域之间
B.
洋流
②
延长了上海至圣弗朗西斯科
(
旧金山
)
的船只航行时间
C.
洋流
③
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
,
加快净化速度
D.
洋流
④
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
明显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大洋环流分布规律
,
结合图示洋流位置判断
,
①
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
自北向南流
,
纬度较低
,
水温应较高
,
对应图乙
;
③
处是千岛寒流
,
自北向南流
,
纬度较高
,
水温较低
,
对应图丁。故选
C
项。第
2
题
,
在寒暖流交汇处
,
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
因此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
②③
海域之间
,A
项错
;
洋流
②
自南向北流
,
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
(
旧金山
)
的船只航行时间关系不大
,B
项错
;
洋流
③
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
,
加快净化速度
,C
项错
;
洋流
④
是阿拉斯加暖流
,
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D
项正确
。
D
-
5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读
7
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
,
完成下列各题
。
(1)
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
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
,
并说明依据。
(3)7
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
?
为什么
?
(4)
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
,
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
5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答案
:
(1)
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
,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
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
,
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偏北方向运动。
(2)
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
的海区
(
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
。
(3)
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
,
易于形成上升流
,
海区营养物质较多
,
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
索马里半岛沿海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
,
较为干燥
;
冬季盛行东北风
,
气流仍然较为干燥
;
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夏季沿岸寒流
(
或上泛冷水
)
也会加剧沿岸地区的干旱程度。
(
任答两点即可
)
-
5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1)
题
,
西南季风主要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第
(2)
题
,
注意图中的等温线信息
,
洋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地方为寒流。第
(3)
题
,
在西南季风的推动下表层海水流走
,
底层海水上泛
,
带来营养物质
,
饵料丰富
,
因而鱼群较多。第
(4)
题
,
该区域夏季西南风为离岸风、冬季为东北风
,
受它们影响降水都较少
,
加之夏季受沿岸寒流影响因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