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 MB
- 2021-04-28 发布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
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理解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一些简单的天气实例。
冷暖气团
天气
锋面气旋
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气团
(1)
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
_____
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
______
的大范围空气。
湿度
均一
高
低
冷气团温度不一定比暖气团低,对吗?
提示
不对。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
认识锋面
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
结构特征
:
图中
A
为
_______
;
B
为
_______
。
(2)
天气特征
:
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
________________
等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云、大风、降水
3
.
锋与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降水区的位置
(
过境前后
)
气压、气温变化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北方
_____
的
暴雨;
北方
_______
节
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
的
_____
;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
的
_____
天气
;
冬
半
年
,
贵阳多
_________
天气
夏季
冬春季
寒潮
梅雨
阴雨冷湿
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吗?
提示
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①
冷锋过境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冷锋过境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冷锋过境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常出现多云、大风、阴雨等天气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
暖锋过境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暖锋过境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暖锋过境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
A.
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
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
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
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
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
A.
长江下游伏旱
B.
华北平原春旱
C.
北方寒潮
D.
江淮梅雨
解析
第
(1)
题,甲图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暖空气在锋面上被迫抬升,是冷锋天气,故
A
正确,
B
错误。乙图暖空气向冷空气移动,冷空气在锋面下后退,是暖锋天气,形成连续性降水,故
C
、
D
错。第
(2)
题,甲图为冷锋,北方寒潮是冷锋快速入侵造成,故
C
正确。长江下游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华北平原春旱是受大陆气团影响,江淮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故
A
、
B
、
D
错。
答案
(1)A
(2)C
活用
“
五看
”
法判断冷锋与暖锋
1
.
看箭头指向
2
.
看锋面坡度
3
.
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
.
看符号
5
.
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气温升高
,
气压降低
【初高中知识链接】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
.
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
.
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
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
~
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
月:雨带南撤。
10
月:雨季结束。
3
.
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锋面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分析
1.
(2015·
新课标
Ⅱ
,
4
~
5)
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
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
A.16
时~
17
时
B.17
时~
18
时
C.18
时~
19
时
D.19
时~
20
时
(2)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沙尘暴过境时的天气特点。据图可知,该地在
18
时至
19
时气温明显下降,气压明显上升,该时段风力大,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故
C
项正确。第
(2)
题,本题考查沙尘暴对天气的影响。沙尘暴过境时,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由于沙尘暴经过时,大气中灰尘增多,所以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强,则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故
C
、
D
项错误。
答案
(1)C
(2)B
考向二 冷锋、暖锋的判断
2.
(2016·
浙江文综,
9
~
10)
图乙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
(1)
~
(2)
题。
(1)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
A.
③
至
④
B.
④
至
⑤
C.
⑥
至
⑦
D.
⑨
至
⑩
(2)
图中
⑦
、
⑧
两点间近地面受
(
)
A.
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
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
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
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析
第
(1)
题,根据题意及探空气球
10
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
③
至
④
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A
项正确。第
(2)
题,根据图甲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顺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结合乙图可知,甲图方向是
“
上东下西、左北右南
”
,可知图中
⑦
、
⑧
两点,位于气旋西侧,
⑦
、
⑧
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从高纬吹来的较冷气流,形成冷锋,
B
项正确。
答案
(1)A
(2)B
考向三 准静止锋与天气
3.
[2014·
浙江文综,
37(3)
,
12
分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
(
海拔
1 392 m)
昆明
(
海拔
1 891 m)
月份
12
1
2
12
1
2
平均气温
(
℃
)
6.5
4.3
5.8
8.2
8.1
9.9
降水量
(mm)
17.6
23.0
24.2
11.8
15.8
15.8
降水日数
(
日
)
11.2
16.5
15.4
3.8
4.4
4.6
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2
分
)
解析
从图表中气候统计数据可知,安顺气温低,降水多且降水日数多。然后从两者所处的准静止锋的位置以及气团的性质说明。
答案
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考点二 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与天气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基本气压场
(1)
高气压:中心气压
______
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B
为
_______
。
(2)
低气压:中心气压
_____
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A
为
_______
。
高于
高压脊
低于
低压槽
2
.
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
(
以北半球为例
)
低气压
(
气旋
)
高气压
(
反气旋
)
等压线状况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值
___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值
___
示意图
气流
运动
水平气流
_______
方向
旋转
________
方向
旋转
垂直气流
_____
上升
_____
辐散
低
高
逆时针
顺时针
辐合
下沉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天气现象
常
出现
______
天气
多
为
_____
天气
我国典型
天气现象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的
_____
长江流域
7
、
8
月份
的
_____
,
北方
“
秋高气爽
”
的天气
阴雨
晴朗
台风
伏旱
一般而言,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假如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上海的天气一定晴朗干燥吗?
提示
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气旋,应是暖性反气旋,在其西部及西北部,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会出现升温和云雨天气,因此上海可能吹东南风,出现湿热多雨的天气。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7·
洛阳市一模
)
下图为
2016
年
2
月
8
日
8
时
(
北京时间
)
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
(
单位:百帕
)
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
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
)
A.
甲
——
反气旋、晴朗 乙
——
气旋、阴雨
B.
甲
——
低压、阴雨 乙
——
高压、晴朗
C.
甲
——
气旋、晴朗 乙
——
反气旋、阴雨
D.
甲
——
高压、阴雨 乙
——
低压、晴朗
解析
第
(1)
题,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故为西北风。第
(2)
题,甲外围等压线数值为
1 010
,该闭合等值线的两侧分别有
1 015
和
1 010
两条等值线,则依据
“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
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确定甲处为低压中心,为阴雨天气;乙处为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
答案
(1)C
(2)B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1.
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
45°
,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
.
用
“
左右手
”
定则判断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低压系统对天气影响
1.
(2013·
课标
Ⅰ
,
10
~
11)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完成
(1)
~
(2)
题。
(1)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
A.14
日
14
时
B.14
日
19
时
C.15
日
4
时
D.15
日
11
时
(2)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
A.
华北平原,
3
、
4
月份
B.
四川盆地,
1
、
2
月份
C.
黄土高原,
10
、
11
月份
D.
东南丘陵,
4
、
5
月份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图示比例尺可估测出甲地距西部的低压中心约
100
千米左右,气压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至甲地约需半天时间
(12
小时
)
,选
B
选项。第
(2)
题,本题考查我国四个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征及降水季节变化规律。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3
、
4
月份为春季少雨期;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
、
2
月份为冬季少雨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10
、
11
月份为秋季少雨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4
、
5
月份为多雨期,可以出现图示气压形势。
答案
(1)B
(2)D
考向二 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
2.
(2012·
全国文综,
10
~
11)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
120
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
(1)
~
(2)
题。
(1)24
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30
~
48
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
连绵阴雨天气
C.
强对流降雨天气
D.
沙尘暴天气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
24
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故
B
项正确。第
(2)
题,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考查读图能力、计算
(
估算
)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读图文材料
(
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比例尺
)
可知,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较快,说明低气压势力较强;在
30
~
48
小时时段内,甲地分别位于低压槽的东侧和西侧,说明在该时段甲地受势力较强的低压槽控制。故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
(1)B
(2)C
考点三 锋面气旋与天气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概念:
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
.
锋面位置:
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
_____
,乙处形成
_____
。
3.
天气:
两个锋面附近气流
_____
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
___
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
____
处。
4
.
常见地区:
___
纬度地区。
冷锋
暖锋
上升
A
D
中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6·
北京文综,
3)
下图表示某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
16
~
24
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下题。
该日
20
时
(
)
A.
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
低压天气系统中,
P
强度最强
D.Q
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审题指导】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
尝试自解
]
________
答案
A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步骤
(
常考的
类图像之七
)
1
.
确定低压中心
图中
①
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为低气压。
2
.
确定低压槽
图中
AB
和
CD
处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3
.
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
AB
、
CD
处。
4
.
判断锋面类型及风向
图中
F
、
G
处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
E
、
H
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
E
、
F
、
G
、
H
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
AB
为冷锋,
CD
为暖锋。
5
.
分析天气特征
图中暖锋
(CD)
的锋前
G
处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
(AB)
的锋后
F
处多出现降水天气。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由锋面气旋图判断天气特征
1.
(2014·
江苏地理,
5
~
6)
下图是
2014
年
4
月
30
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锋面过境时,
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
A.
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
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
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解析
第
(1)
题,冷锋过境,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丙、丁两地均位于冷锋锋前,
C
、
D
项错误。冷锋过境时出现云雨、大风等剧烈天气,且这些天气现象均出现在锋后附近,而乙正位于锋后附近,故
B
项正确。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而甲地可以理解为冷锋过境后,也可理解为该地处于高压脊处,天气晴朗,故
A
项错误。第
(2)
题,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故
C
项正确。
答案
(1)B
(2)C
【借题发挥】
判读锋面气旋时要注意的问题
1.
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原因是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如下图,甲为低压槽,易出现锋面;乙为高压脊,不会出现锋面。如本题锋面均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某低压中心的低压槽位置,而亚欧大陆高压中心的高压脊处无锋面出现。
2.
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
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运动,故题中的丙地、丁地和
M
地将受冷锋的影响。锋面气旋的东侧为暖锋,因为东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
3.
锋面气旋不同位置,天气特点不同
西侧是冷锋控制下的降温、雨雪天气;东侧是暖锋控制下的连续性降水天气,中心是低压控制下的阴雨天气。不同位置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不同。
考向二 冷锋天气系统及其影响
2.
(2015·
天津文综,
1)
读
2015
年
5
月某日
12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下图,单位:百帕
)
,
完成下题。
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本题考查冷锋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解答该题关键是明确冷锋降水
(
雨雪
)
主要发生在锋后。从图中看出,
a
位于冷锋后侧,
b
、
c
、
d
均位于冷锋前,所以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
。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候类2021-04-28 10:44:453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5 21:18:21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4 02:22:038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1 00:38:3031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20 22:55:5226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20 00:52:184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19 17:36:245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9 17:30:399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洋流及2021-04-19 16:01:1752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2地2021-04-18 01:04:26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