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03 KB
- 2021-04-28 发布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4、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5、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2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铺地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用砖块数。( )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总质量与花生油的质量。( )
3、复习小结: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你认为关键要看什么?(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这就是正比例和反比例本质的区别。
二、自主探究
1、导入: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怎样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出示问题情境李奶奶
3、读题理解题意。提出数学问题。
4、生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做法和想法。
5、指名板演,生生互动,汇报展示。
(1)题目中涉及到几个量?哪个量是一定的。
(2)水费和用水量成什么比例?
(3)你是怎么写出这个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6、课件展示分析过程
7、检验:怎样检验用比例解答的是否正确呢?
8、比较算术法和比例法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系?
9、新知小结:无论哪种方法,都抓住了单价这个不变的量,让问题得以迎刃而解。解决问题就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三、课堂练习
1、出示问题情境
1、 读题理解题意。
2、 生独立解答。
3、 小组交流。
4、 生生互动,汇报展示。
5、 回顾学法:我们是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的?
整理信息 判断关系 列式解答
四、巩固练习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 整理与提高(2021-04-28 10:26:5310页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列方程解决2021-04-28 09:34:334页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用加减法2021-04-28 09:25:447页
-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项测试2021-04-28 01:59:234页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课练-第三2021-04-28 01:14:472页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2021-04-28 01:09:4612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4解决问2021-04-27 23:56:516页
- 202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2021-04-27 23:47:369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2021-04-27 23:05:0920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解决问题的策2021-04-27 22:33:39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