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50 KB
- 2021-04-28 发布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卷
学校: 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 教学班:姓名:考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考生将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的对应位置,填好自己的姓名、教学班及考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各项中,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
B. 蔬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剂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C. 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D. 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只要考虑药物毒性和价格就可以了
2.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1 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B. 0.3 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相等
C. 0.5 mg/L脱落酸对秧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具有两重性
3..将禾本科植物的幼苗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通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 左右相等B. 左多右少C. 左少右多D. 左右均无
4.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α),下表数据说明( )
A. 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 胚芽鞘的弯曲程度与其他植物激素无关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 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5 mg/L左右
D. 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分裂
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氨基酸、CO2和甲状腺激素 ④呼吸氧化酶、分泌小泡、尿素
A.①③ B.③④ C.①②D.②④
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血液中pH相对稳定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
B.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 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9.如图所示,其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序号有( )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②④⑤
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时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 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 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
D. 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11.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 背地(心)生长B. 向水平方向生长C. 向光生长D. 无法确定
1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1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14.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5.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需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少
16.下图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BC段和CD段的距离相等,如果在肌肉处用电刺激,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BC段上传导的速度和在CD段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是一样的
B.D点接受刺激,则在A、B、C三处,不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C.肌肉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就是效应器
D.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17.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次注射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二次注射中,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
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
18.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 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19.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会促进X分泌激素a
B.Y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C.缺碘地区的人如不补充碘,血液中的激素b高于正常值
D.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20.下列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Ⅰ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Ⅲ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Ⅳ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
21.如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⑦过程调节
C.如果感受器、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内分泌腺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2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24.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对应正确的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25.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6 分)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________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定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②过程形成[B]________细胞。
(2)T细胞成熟于________,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________、传递抗原及________等功能。
(3)图中细胞[A]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4)[C]与[D]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7.(20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__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
(2)图乙的2表示________,它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
(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的控制。
28.(14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③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秘密★启用前
参考答案
命题人:彭桦 审题人:张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D
A
A
B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C
B
B
D
C
D
D
21
22
23
24
25
B
B
D
D
A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26 (每空2分,共16分)
(1)吞噬 效应T (2)胸腺 识别 增殖分化
(3)浆细胞与记忆 (4)信息交流(传递) (5)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2 (每空2分,共20分)
(1)感受器 正电位―→负电位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兴奋或抑制
(3)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33 (每空2分,共10分)
(1)小于m (2)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3)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①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③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