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课时作业 1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该系统内的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
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上的能量大约只有 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答案:C
2.(2019 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质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级消费者
同化能量的是( )
A.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析: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一部
分,A 项错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
分,B 项正确;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以及初
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都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C、D 项错误。
答案:B
3.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或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项目
昆虫
摄食量
昆虫
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kJ) 520 220 180 120
A.呼吸作用有能量散失使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 100%
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 4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24 kJ
D.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有 1 500 kJ
解析:传递效率不能达到 100%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散失了一
部分能量,A 正确;昆虫的同化量为 520-220=300 kJ,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能量所占比例为 120÷300×100%=40%,B 正确;昆虫的后一
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是 300×20%=60 kJ,C 错误;昆虫的前一
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小值是 300÷20%=1 500 kJ,D 正确。
答案:C
4.(2019 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在草原上,具有“清
道夫”之称的蜣螂能以牛羊粪便为食,能将粪球掩埋在土中,对草原
生态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蜣螂属于第三营养级,对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B.牛与羊属于初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通过摄食粪便,蜣螂可获得牛羊同化量的 10%~20%
D.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解析:蜣螂以牛羊粪便为食,可知蜣螂属于分解者,不参与食物
链的构成,A 项错误;牛羊均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二
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 项正确;粪便中的能量是牛羊未同化的能量,
蜣螂以粪便为食,因此其不能获取牛羊同化的能量,C 项错误;同一
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所以草原
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D 项错误。
答案:B
5.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 A、B、C、D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
量的多少
B.该图中的食物链为 A→B→C→D
C.该图中的 A 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 A 固定的能量等于 B、C、D 的同化量之和
解析:图中 A、B、C、D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
能量的多少,A 正确;图中 A 为生产者,B、C、D 为消费者,食物链
为 A→B→C→D,B 正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
总能量,C 正确;每个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路有 3 个:
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自身呼吸消耗,故 A 固定的能
量大于 B、C、D 的同化量之和,D 错误。
答案:D
6.(2019 年邯郸一中月考)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
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 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N
B.D 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 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A 指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
解析:从图示看出,A 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 代表第二营
养级的同化量,其中 D 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 是指第二营养级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从
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N。
答案:C
7.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 10%~20%
解析:生态系统中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A 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
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C 正确;能量流动是逐
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 10%~20%,D 正确。
答案:A
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 1/2 来自于乙,1/4 来自于
丙,1/4 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
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若戊体重增加 20 g,需要消
耗植物( )
A.1 125g B.1 600g
C.2 000g D.6 500g
解析:依题意,甲为生产者,若戊体重增加 20g,在食物链甲→
乙→戊中,需要消耗甲为(20g×1/2)÷(10%×20%)=500g;在食物链甲
→丙→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10%×20%)=250g;在食物链甲
→丙→丁→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10%×20%×20%)=1 250g;
综上所述,共需要消耗甲:500+250+1 250=2 000g,C 项正确,A、
B、D 三项均错误。
答案:C
9.(2019 年本溪市高级中学模拟)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
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
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故 A 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
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故 B 错;在食物链中各营养
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 C 错;能量传递效率=一个
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
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D 正确。
答案:D
10.下列 4 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
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单向
流动的,且逐级递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蓝藻是 N、P 含量过多导
致的。
答案:B
1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
好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小于生产者所固
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
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
就越多
解析:羊的种群密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导致草场退化,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A 错误;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大量饵料,消费者同
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 错误;水产养殖业应以
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 错误;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
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D 正确。
答案:D
12.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1/W1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
D.W1>D1+D2
解析:由图可知,W1 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W1>D1+D2。W1
=A1+B1+C1+D1,D1 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1=A2+B2+C2+
D2,因此 A 对,C 错;D1/W1 为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
答案:C
13.(2019 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质检)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
量流动图解,N 代表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N5/N3×100%
B.牛、羊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C.牛、羊同化的能量 N5=牛、羊呼吸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
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适量放牧牛、羊会增大 N2 与 N1 的比值
解析: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第二营
养级同化量与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即 N5/N2×100%,A 错误;
牛、羊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B 正确;同化量=
呼吸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 正确;适量放
牧,会减少因叶片相互遮挡以及竞争而造成的部分牧草死亡等现象,
有利于草的生长,因此能增大其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大 N2 与 N1 的比
值,D 正确。
答案:A
14.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 为生产者,Q1 为初级
消费者,Q2 为次级消费者。图乙是对图甲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进行分类剖析,图中 a、a1、a2 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
表示呼吸消耗量。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c+d+e 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 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b 和 d 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 c 中
解析:结合图形分析知,b+c+d+e 为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能
(固定的能量),即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1 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
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b 和 d 可代表生产者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
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在 b 或 d 中。故选 D。
答案:D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序号)。
(2) 图 中 ________( 填 字 母 ) 为 分 解 者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箭头________是不应该存在的。
(4)⑫的能量最多时只有④的能量的________。
(5)B 属于________性动物,它的粪便中的能量会被________利用,
通过过程________(填序号)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1)生产者(图中 A)
固定的太阳能即图中的①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图中 B、
C、D 分别是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A、B、C、D 都有能量流入
E,则 E 为分解者。(3)E 中能量不会倒流入 A、B、C、D,故图中⑦
不存在。(4)⑫的能量最多有⑨的 1/5,⑨最多有④的 1/5,故⑫最多有
④的 1/25。(5)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将被
分解者利用。
答案:(1)①
(2)E 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入 E
(3)⑦
(4)1/25
(5)植食 E(分解者) ⑥
16.下面是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资料[能量
单位:kJ/(m2·a)]。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kJ/(m2·a)。
(2)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__________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如此
之 低 , 是 因 为 大 部 分 能 量 __________ , 另 有 一 部 分 能 量 流 向
__________。
(3)按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若食肉动物增重 1 kg(有机物干重),
则需消耗生产者约________kg(有机物干重)。
(4) 人 类 对 生 态 系 统 的 能 量 流 动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 其 意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的传
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百分比,但由于各营养级的呼吸消耗和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20%之间,但也可
能低于 10%。食肉动物增重 1 kg,则需消耗的生产者为错误!≈54.1(kg)。
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能量。
答案:(1)20 810
(2)5.5%~16.2% 被各营养级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 分解者
(3)54.1
(4)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
17.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
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 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
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 a~g 表示能量
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甲 中 , m1 、 m2 表 示 的 能 量 形 式 分 别 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
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乙中,若 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__________,C 表示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
阳能总量为 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
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 由 图 乙 可 以 总 结 出 生 态 系 统 能 量 流 动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丁、戊、己,构成的
食物网如上图所示。其中,丁的能量中比例为 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己,
则要使己能量增加 A kJ,至少需要消耗丁的能量______kJ(用所给字母
的表达式表示)。
解析:(1)图甲中 m1 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 m2 是各级消费者
散失的能量,其形式为热能;处于营养级Ⅳ的生
物个体数量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Ⅳ的营养级级别高,可利用
的能量少。(2)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Ⅱ
同化固定的能量,C 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甲中营
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y,则可计算出由Ⅰ到Ⅱ的能量传递效
率=Ⅱ同化的能量/Ⅰ同化的能量×100%=b/y×100%。(4)设消耗丁的
能量为 y,依据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可列出 y×x×20%+y×(1-
x)×20%×20%=A,可进一步推出,y=25A/(1+4x)。
答案:(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
量) Ⅳ的营养级级别高,可利用的能量少
(2)营养级Ⅱ同化固定的能量 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能量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5A/(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