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MB
- 2021-04-28 发布
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1]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
"
夜
"
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
﹑
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
﹑
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观灯
猜灯谜
耍龙灯
迎紫姑
走百病
打灯笼
中国传统的节日还有哪些呢?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来源你们知道吗?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
"
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
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的习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文档
- 人美小学美术一上《第5课画汽车》w2021-04-28 03:29:1219页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3适合纹样 |浙教2021-04-28 03:28:0918页
- 美术计划总结之高一美术教学计划2021-04-28 03:26:242页
-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6课2021-04-28 03:26:2223页
-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4图形变变变2021-04-28 03:25:1814页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童谣童话 |浙2021-04-28 03:23:4926页
- 五年级美术下册20世纪的艺术大师—2021-04-28 03:21:359页
- 2020美术学科培优辅差工作计划3篇2021-04-28 03:19:435页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四课 纸品乐2021-04-28 03:17:0212页
- 美术计划总结之幼儿美术教学案例2021-04-28 03:16: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