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 KB
- 2021-04-28 发布
[学生用书 P99(单独成册)]
[基础达标]
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性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中成对存在
D.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解析:选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但是遗传时一定与性别有关,A
错误;性别受染色体、基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控制,B 错误;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一般
不成对存在,C 错误;女儿的体细胞中有两条 X 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D 正确。
2.(2019·河北武邑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图表示红绿色盲基因 b 及其等位基因 B 在性染
色体中 DNA 分子双链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正确的是( )
答案:C
3.(2019·石家庄一中高一期中)基因组成为 XBXbY 的个体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 条 X 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 条 X 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2 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 条性
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4.(2019·福建福清期末) 2005 年,人们发现在东非肯尼亚的帕秦罗岛上有一个“中国
村”,祖传约在 600 年前,由郑和船队的队员与当地妇女结婚后繁衍而成。如果通过比较
DNA 的碱基序列,确认该村的村民与我国汉族人是否有传说中的亲缘关系,最好从该村村
民与我国汉族人的下列哪种结构中提取 DNA( )
A.常染色体 B.X 染色体
C.Y 染色体 D.线粒体
解析:选 C。Y 染色体一定会由男性传给儿子,且一代代传下去不会改变,所以可比较
该村男性村民与我国汉族人 Y 染色体的 DNA。
5.(2019·福州八中高一期末)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
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发现这种鱼 X 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 D 的精
子失去受精能力,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
A.XDXD×XDY B.XdXd×XDY
C.XDXd×XdY D.XDXD×XdY
解析:选 B。因为含有 D 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所以不存在 XDXD 的个体,A、D 不符
合题意;XdXd×XDY→XdY,杂交子代只有雄鱼,B 符合题意;XDXd×XdY→XDXd、XdXd、
XDY、XdY,杂交子代既有雄鱼,也有雌鱼,C 不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6.家蚕为 ZW 型性别决定,人类为 XY 型性别决定,则伴 Z 或伴 X 染色体遗传的隐性
致死基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为( )
A.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B.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C.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D.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答案:B
7.(2019·安徽池州期末)小明家里的一对芦花鸡产卵孵化的 100 个雏鸡的羽毛颜色如下
图(鸡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下列据图所做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鸡的羽毛颜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羽毛非芦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C.子代母鸡的数量是公鸡的两倍
D.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
解析:选 C。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据图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 ZBZb×♀ZBW,子
代基因型 ZBZB、ZBZb,♀ZBW、ZbW 各占 1/4,子代母鸡的数量与公鸡的数量相等,亲、
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都是 ZBW。
8.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患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 是杂合子
B.Ⅲ7 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 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选 D。从 4 号和 5 号所生儿子的表现型(6 号正常,8 号患病)可以判断,该病为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这样Ⅱ4 应是杂合子;Ⅲ7 是正常的纯合子,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
都不患病;Ⅲ8 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只能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儿子不可能患病;该
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
9.(2019·安徽安庆期末)人工单性化养殖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用性反
转方法研究某种鱼(2N=32)的性别决定方式(XY/ZW)的实验过程。其中含有睾丸酮(MT)的饲
料能将雌性仔鱼转化为雄鱼,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性仔鱼转化为雌鱼,但性反转不
会改变鱼的遗传物质,后代的性别仍由性染色体决定(染色体组成为 WW 的发育成超雌鱼,
YY 的发育成超雄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 P=1∶0,Q=1∶3,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B.若 P=3∶1,Q=0∶1,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
C.雌鱼乙只产生一种卵细胞,雄鱼丁产生的精子有两种
D.超雌鱼(超雄鱼)×正常雄鱼(正常雌鱼)→子代性别只有一种
解析:选 C。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则 XX×XX→XX,子代中只有雌
性,即 P=1∶0, XY×XY→XX∶ XY∶ YY=1∶2∶1,即 Q=1∶3, A 项正确;若该种鱼
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则 ZW×ZW→ZZ∶ZW∶WW=1∶2∶1,即 P=3∶1, ZZ×
ZZ→ZZ,子代中只有雄性,即 Q=0∶1,B 项正确;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则雌鱼乙只产生一种卵细胞,雄鱼丁产生的精子有两种,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则雌鱼乙产生两种卵细胞,雄鱼丁只产生一种精子,C 项错误;YY×XX→XY 或
WW×ZZ→ZW,子代性别均只有一种,D 项正确。
10.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
息可预测,图中Ⅱ3 和Ⅱ4 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16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解析:选 D。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受 a 控制,根据Ⅰ1、Ⅰ2 以及Ⅱ3 的表现型可以
判断Ⅱ3 的基因型为 BbXAXa,Ⅱ4 的基因型为 BBXaY,Bb×BB→Bb、BB 基因型的个
体各占 1/2,XAXa×XaY→XAXa、XaXa、XAY、XaY,各占 1/4,据题目的条件,非秃顶色盲
儿子的基因型为 BBXaY,概率为(1/2)×(1/4)=1/8,A 项错误;非秃顶色盲女儿的基因型为
BBXaXa、BbXaXa,概率为 1×(1/4)=1/4,B 项错误;秃顶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 BbXaY,概
率为(1/2)×(1/4)=1/8,C 项错误;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D 项正确。
11.某种雌雄异株(雌雄植株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XX、XY)植物有阔叶与窄叶这一相
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其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如下(以下研究均不考虑新的突变与
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母本性状 父本性状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雌性阔叶 雄性阔叶 雌性阔叶∶雄性阔叶=1∶1
雌性阔叶 雄性阔叶 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2∶1∶1
(1)阔叶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
体上。
(2)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一个足够大的自然群体中雌株全为阔叶无窄叶,雄株有阔叶与
窄叶。某同学认为可能存在一种致死机制,请补充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该 同 学 认 为 肯 定 不 可 能 是 含 有 隐 性 基 因 的 雌 配 子 致 死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母本性状 父本性状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论
雌性阔叶 雄性窄叶
雄性阔叶∶雄性窄叶=
1∶1 或全为雄性阔叶
__________
不育(致死)
雌性阔叶 雄性窄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两个隐性基因的合子不
育(致死)
解析:(1)母本和父本都是阔叶,子代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2∶1∶1,后代
出现了窄叶,说明窄叶是隐性性状,又因为后代表现出雌雄性状的差别,即该性状与性别相
关联,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后代雄性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母本为杂合子。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中有窄叶植株,说明母本产生的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不可能
致死。雌性阔叶与雄性窄叶杂交,后代全部是雄性,且可能存在两种表现型,没有雌性后代,
说明雌配子都能成活,而含有隐性基因的雄配子不能成活(致死);若含两个隐性基因的合子
不育(致死),则雌性阔叶与雄性窄叶杂交,若雌性阔叶是纯合子,则后代雄性阔叶∶雌性阔
叶=1∶1;若雌性阔叶是杂合子,则后代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1∶1∶1。
答案:(1)显性 X (2)如果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自然调查时不可能发现雄性窄
叶植株 含隐性基因的雄配子 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1∶1∶1 或雄性阔叶∶
雌性阔叶=1∶1
12.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
全相同,X 染色体稍大,Y 染色体较小,如图为某人 X 和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
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 B 与 C 为同源区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段上的某些基因在 C 段可以找到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区段
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段上。
(3)从发病概率来看,如果女性患者的数目低于男性,则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
段,为________性遗传,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段。
(4)若某人 A 区段和 D 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
所生的后代中女儿的发病概率为________,儿子的发病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B 与 C 为同源区段,因此在 B 段上的基因在 C 段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
相同基因,此区段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2)色盲和血友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与其相关的基因位于 A 段上。(3)从发病概率来看,如果女性患者的数目低于男性,
则最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A 段;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
则为伴 Y 染色体遗传,致病基因位于 D 段。(4)A 区段上的基因为典型的伴 X 染色体遗传,
D 区段上的基因为典型的伴 Y 染色体遗传,若此人 A 区段和 D 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
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后,若 A 段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所生的后代
中 100%患病;若 A 段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儿子均患病,女儿均正常。
答案:(1)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分离 (2)A
(3)A 隐 D (4)0 或 100% 100%
[素养培优]
13.下面是色盲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B 或 b 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写 出 该 家 族 中 下 列 成 员 的 基 因 型 : 4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 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
“→”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成员 7 和 8 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
________。
解析:4 和 10 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 XbY。5 和 6 正常,生出色盲儿子 10,则基
因型分别为 XBY 和 XBXb,11 为女孩,其基因型为 XBXB 或 XBXb。14 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
亲 8,8 的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 4,而 4 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 1。7 和 8 的基因型为
XBY 和 XBXb,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1/2)=1/4,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bXb)。
答案:(1)XbY XBXb XBXb 或 XBXB (2)1→4→8→14 (3)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