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6.50 KB
- 2021-04-28 发布
2018-2019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 )
A.恒星、星云 B.恒星、行星 C.星云、行星 D.行星、卫星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回收到地球表面的人造卫星 B 仙女座星系
C 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D 天王星
3.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的行星分别是 ( )
A.水星、火星 B.金星、天王星 C.天王星、水星 D.海王星、水星
4.在太阳系中,有关地球特殊性的正确叙述是 ( )
A.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B.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小
C.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生物的行星[
5.太阳辐射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是( )
A.0.2—4.0微米 B. 0.2—0.76微米
C.0.4—0.76微米 D.0.75—3.0微米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6—7题
6.“黑气”是指 ( )
A.黑洞 B.耀斑 C.黑子 D.带电粒子
7.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8.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点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 )
.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节日中,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
A.元旦 B.“六•一” C.“七•一” D.国庆节
10. 五一劳动节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1.地球公转周期是( )
A. 365日6时9分10秒 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9时6分10秒 D.365日4时58分56秒
2018年春节晚会将于公历2月4日晚20时(北京时间)准时拉开帷幕,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将喜迎猴年的到来,据此回答12-13题:
12.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华侨要收看直播必须选在当地时间( )
A 2月4日4时 B 2月4日20时
C 2月5日4时 D 2月5日12时
13.从今天起(11月15日)到今年春节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
A 一直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一直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图A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第14题。
14.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15.软流层位于( )
A.下地幔 B.上地幔上部 C.地壳 D.地核
16.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18.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19.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 )
A.晴天时大气中水汽多 B.晴天时尘埃多
C.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yūn),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上文,回答20-21题。
2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
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的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份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读下图,回答23---24问题
23.对于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丙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C.甲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D. 乙风带为信风带
2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 受乙风带影响,西 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5.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
26.下列各项的一组风向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 ( )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 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
据南京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7~28题。
2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29.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3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
第Ⅱ卷(共40分)
31.图1-11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小计10分)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时,北半球白昼达最大值的是 ;
(3)全球均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4)地球公转至D点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5)地球由B向A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北京白昼越来越短
C.北京白昼越来越长 D.北极圈内晨昏线由极点向极圈移动
32、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日期),北半球为 (节气),此时A点是 点钟。
(2)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3)A的地理坐标是 ,C点的白昼长是 小时。
(4)此时,太阳高度为0º的点是 ;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坐标)。
33.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计8分)
(1)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2)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3)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 ,当B过境时,常出现 天气。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 风,反气旋的东部吹 风。
34.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计12分)
(1)图中A处气压中心的名称:A ;
(2)C地冬季盛行 风,天气特征是 ;
(3)D夏季盛行 风,天气特征是 ;
其形成原因是 。
南郑中学18-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一 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D
C
C
A
A
C
B
A
A
B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D
D
A
A
B
B
C
C
C
D
B
B
二 主观题
31题
(1) 图略
(2) D;
(3) A和C;
(4) 2326′N;
(5) C
32题
(1) 6月22日;夏至日;15;
(2) C〉A〉B;
(3) (2326′N, 0)
(4) C; A〉C〉B; 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
(5) (2326′N, 45)
33题
(1)高压;低压;(2)反气旋;气旋;
(3) 晴朗;阴雨;(4)偏南;偏北
34题
(1) 亚洲高压;
(2) 西北;寒冷干燥;
(3) 东南;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或者具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