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1-04-28 发布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背景: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在政治、
经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2.内容: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种植
玉米。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
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领域,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 60 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 年赫鲁晓
夫被迫下台。
例题 1 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这一“玉米运动”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C
解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的改革中,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了“玉米运动”。答
案C。
例题 2 对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根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未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改革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
答案:B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根本消
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B。
1. 执政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
苏联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 1861 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3.与 1953 年相比,1958 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 91%,肉类产量增长 62%,这一现象的出
现主要是由于( )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答案】C
【解析】执政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答案C。
2.【答案】B
【解析】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答
案B。
3.【答案】C
【解析】1958 年时,苏联的赫鲁晓夫正在进行改革,其中有关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故
选C。
4.【答案】B
【解析】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改革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B。
相关文档
- 人教历史九下 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决2021-04-27 23:43:463页
- 人教历史九上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2021-04-26 02:49:175页
- 人教历史九下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2021-04-26 02:32:553页
- 人教历史九下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2021-04-25 23:21:273页
- 人教历史九下 历史上德国的发展之2021-04-25 17:38:543页
- 人教历史九下 二战规模的扩大 知识2021-04-23 20:27:393页
- 人教历史九下 美苏争霸的影响 知识2021-04-23 09:54:124页
- 人教历史九上 牛顿简介及其成就 知2021-04-23 01:36:113页
- 人教历史九上 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2021-04-22 00:06:475页
- 人教历史九下 苏联解体的过程、影2021-04-21 22:13:5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