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00 KB
- 2021-04-27 发布
永春一中高二年10月月考物理(理科)试卷(2018.10)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总分: 100分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第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第11-16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本大题共54分。)
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A带电荷量为+4Q,B带电荷量为﹣2Q,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现将小球A和B互相接触后,再移回至原来各自的位置,这时A和B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则F与F′之比为( )
A.1:8
B.4:1
C.8:1
D.8:3
2.如图1,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将正点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2所示,则A、B两点场强大小和电势高低关系是( )
A.EA>EB;ϕA>ϕB B.EA<EB;ϕA>ϕB
C.EA>EB;ϕA<ϕB D.EA<EB;ϕA<ϕB
3.一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零,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B.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C.该点电荷一定始终沿等势面运动
D.作用于该点电荷的静电力方向与其移动方向一定是始终垂直的
4.图中虚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0eV和2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的动能应为( )
A.13eV B.16eV
C.19eV D.24eV
5.如图所示,在A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B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了B板时的速率,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获得的速率越大
B.两板间距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则获得的速率越大
C.与两板间的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
6.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
A.最小值是
B.最大值是
C.唯一值是
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
7.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哪些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 )
A.使A、B两板靠近一些
B.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C.断开S后,使A板向右平移一些
D.断开S后,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8.设法让电子、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和二价氦离子及三价铝离子的混合物经过加速电压大小为U的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中偏转,关于它们能否分成几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股 B.二股 C.三股 D.四股
9.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d,电荷量分别为+Q 和﹣Q.在它们的水平中垂线上固定一根长为L、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有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v0 从管口射入,则小球(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
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
10.如图所示,、、、、、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三点电势分别为、、,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则( )
A.点的电势与点的电势相等
B.与相同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11.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
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杆内c的场强为零
C.a端的电势比b端的低
D.b端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低
12.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13.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两板间距离足够大,当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后,在下图中反映电子速度v、位移x和加速度a三个物理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8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E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EB的大小大于EC的大小
B.EB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小为零
D.正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1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半圆形容器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容器边缘A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 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
B.小球在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
C.小球在A点和B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如果小球带负电,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也能沿AB圆弧运动
16. 如图,三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a、b、c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C车上有一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车上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
A.a、b两车运动速率相等
B.a车和小孩的动量大小与c车动量大小相等
C.三辆车的速率关系vc>va>vb
D.b、c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3×5,共15分)
17.如图,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9×103N/C.在电场内的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1m的圆,圆心处放置电量为1×10﹣6C的正点电荷,则圆周上C点处的场强大小为
N/C,方向 .(K=9.0×109N·m2/C2)
18.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橡皮泥,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圆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________。
①在P5、P6之间
②在P6处
③在P6、P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9+10+12)
19.将电量q1=+1.0×10﹣8C的点电荷,在A点时所受电场力大小是2.0×10﹣5N.将它从零电势O点处移到电场中A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2.0×10﹣6J.
(1)求A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2)电势差UAO.
(3)若将q1换成q2=﹣2.0×10﹣8C的点电荷,求q2从O点移动到A点过程中q2所受电场力所做的功.
20.如图所示,在E=1.5×104V /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40cm,一带正电荷q=10-4
C 的小滑块质量为m=0.2k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sin37°=0.6,cos37°=0.8)问:
(1)要小滑块恰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C,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在圆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压力最大值多少?[]
[]
2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2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 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v1=2 m/s向左运动,B同时以v2=4 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 m/s2。求:
(1)求小车总长L;
(2)物块B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B;
(3)从物块A、B开始运动计时,经6 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x。
[]
永春一中高二年(理)10月月考物理答案
一、 (第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第11-16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本大题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B
C
A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BD
BCD
AD
ACD
BC
CD
二、填空题(3×5,共15分)
17. 9×103 与水平成45°角斜向右上方
18.(1) ② (2) ① ⑥ (3) m1(S45+ 2S56 - S34)=(m1+m2)(2S67+S78-S89)
三、计算题(9+10+12)
19.解:(1)A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E==N/C=2000N/C; (3分)[]
(2) UOA==V=﹣200V
则UAO=﹣UOA=200V (3分)
(3) W′=q2UOA=﹣2.0×10﹣8×(﹣200)J=4×10﹣6J (3分)
20.解(1)设滑块与N点的距离为L,分析滑块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qEL-μmgL-mg•2R=mv2- 0 (2分)
在C点mg= mv2/R (1分)
得L=4m. (1分)
(2) 滑块到达Q点(OQ与竖直方向夹角37°)时,对轨道压力最大 (1分)
qE(L+Rsin37°)-μmgL- mg•R(1-cos37°)=mvQ2-0 (2分)
在P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1分)
解得N=13.6N (1分)
21.解:(1)设最后达到共同速度v,取向右为正方向,整个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mv2-mv1=(2m+M)v (1分)
μmgL=mv2+mv2-(2m+M)v2 (1分)
得:v=0.5 m/s,L=9.5 m。 (1分)
(2)设物块A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x1,从A开始运动到到达左端历时t1,在A运动至左端前,小车是静止的。
μmg=maA
V1=aAt1
X1=aAt12
联立可得t1=2 s,x1=2 m (2分)
所以物块B离小车右端的距离x2=L-x1=7.5 m, (1分)
所以QB=μmgx2=7.5 J。 (1分)
(3)设从开始到达到共同速度历时t2,则
v=v2-aBt2
μmg=maB
联立可得:t2=3.5 s (1分)
小车在t1前静止,在t1至t2之间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
μmg=(M+m)a (1分)
此时小车向右运动的位移x1=a(t2-t1)2 (1分)
接下去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以v共同匀速运动了
X2=v(6 s-t2) (1分)
联立以上式子,解得小车在6 s内向右运动的总距离
x=x1+x2=1.625 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