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00 KB
- 2021-04-27 发布
单 元 整 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
势。
二大发展趋势:区域集团化、全球化。
三条基本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形成;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重大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时期 发展概况 表现 影响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
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经济走向体系
化、制度化,促进了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
展
1945年建立世
界银行
1945年建立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7年“关贸总
协定”成立
20世纪 80年
代以后
世界经济区域
集团化发展
欧盟成立并不断
发展
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
合作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
由化;
推动世界格局进一步
走向多极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成立并不断发展
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成立并不断发
展
20世纪 90年
代以来
全球化趋势迅
猛发展
1995年 1月 1日
世界贸易组织建
立
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
国际合作;
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
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双
刃剑,机遇与挑战并
存
2001年 12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
段:战后初期到 20世纪 70年代,70年代到 80年代后期,80年代以
来。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如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 20世纪 70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
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原因:通过 20世纪的两
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
遍衰弱的时期。
(2)20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
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
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原因: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
国。
(3)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
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
经济多极化的进程。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
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题型应用体验
信息提炼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取的素材看:主要分为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三
类。
2.从考查的功能看: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
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提炼出材料中的有效
信息,并得出某一重要的结论。
【典型例题】
帕尔默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
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
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技法攻略】
读材料→分析命题视角,抓立意。题干要求分析作者表述的中心
思想。
辨信息→解读信息,找关键词,“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为
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析选项→逐项分析备选项,分析史实或结论是否和材料相符,A
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导思想;B、C两项未能在材料中反映。
求答案→运用技巧(方法运用),综合分析,判断答案,材料主要强
调了城市和工厂有利于劳动人民处境的改善,故答案为 D项。
【针对训练】
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
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 3月 12日,英国
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至 2015年 4月 15日,
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 57个(包含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
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创始成员国扩至 57个(包含
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故 C项正确。
答案:C
2.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欧洲人……应当讲述共同的文化演
变。”欧盟委员会也有人呼吁:“为了忠诚于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欧洲一
体化与它所表现的理想一致,我们必须有共同的远见。”他们认为欧盟
( )
A.应进一步加速一体化进程
B.各国应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C.应当有一部统一的宪法
D.应重视对共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解析:材料中前后两部分信息,都看不出“加速”的内容,故 A
项错误;两者都强调“共同”性,而不是强调民族性(个性),故 B项
错误;两者都没有提及“宪法”问题,故 C项错误;两者都强调“共
同的文化”“共同的远见”,即重视共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 D项正
确。
答案:D
相关文档
- 2020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eredi2021-04-27 21:41:5994页
- 2019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2021-04-27 21:39:526页
-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pdf苏2021-04-27 21:37:217页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一上2021-04-27 21:36:1021页
-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达2021-04-27 21:33:467页
- 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2021-04-27 21:33:266页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20届2021-04-27 21:33:1910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2021-04-27 21:32:355页
- 最新(总结范文)之2020年防雷检测工作2021-04-27 21:32:195页
-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2021-04-27 21:27: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