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1-04-27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四选二”“推理排序”选择题专项突破
A 组 基础达标
1.2015 年 10 月 1 日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对监管部
门、食品行业发展以及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
处罚和最严肃问责的要求”。这要求食品行业( )
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速发展 ②坚持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相统一 ③遵守市场规则,
规范市场秩序 ④兼顾营利目的和社会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B [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行业坚持依法经营和依法维
权相统一,②当选;材料不涉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速发展,①排除;遵守市场规则,规范
市场秩序与题意无关,③排除;“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行业兼顾营利目的和
社会责任,④正确。]
2.2016 年 1 月 16 日,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习近平主席
在致辞中指出,亚投行成立并开业将有利于增加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这说
明( )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时代主流 ②亚投行为各成员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亚投行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设立亚投行有
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参与国的综合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材料说明亚投行为各成员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当选;①不选,区域经
济一体化正在而非已成为时代主流;③观点错误,亚投行没有改变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当选,材料表明设立亚投行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参与国的综合优势。]
3.2016 年 2 月 21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
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
节约利用。围绕《意见》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对此( )
①公民应采取多种方式行使民主决策权
②公民要自觉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政府决策
③政府要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讲力度
④国务院要行使好国家立法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对此公民要自觉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政府决策,②当选;①不选,材料与公民应采
取多种方式行使民主决策权无关;③当选,材料表明政府要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讲力度;④
不选,全国人大才行使国家立法权。]
4.20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
详细规定了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内容、保障机制等。对“政党协商”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可以协商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 ②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的方针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④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C [对“政党协商”认识正确的是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②当选; ①不选,可以协商国家领导人,但不是党的领导人建议人选;③不选,
基层自治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④当选,“政党协商”有利于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各国都
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在制造业领域取得新突破: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德国提出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 4.0”、中国提出《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这说明( )
①各国都致力于发挥经济和科技上的比较优势 ②世界正在形成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
心 ③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确立有利态势 ④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已成
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材料说明各国都致力于发挥经济和科技上的比较优势,①当选;②不选,世界正在
形成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属于无关选项;③当选,材料表明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
图在世界格局中确立有利态势;④不选,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而非
基本形式。]
6.2015 年 10 月 9 日,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名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档案”申遗旨在培育和发展好中华文化 ②“档案”遗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见证 ③“档案”遗产是研究中华文明演进的重要物质载体 ④要有
对发展中华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①③ B.①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C.②④ D.③④
D [①错误,“档案”申遗旨在保存而非培育和发展好中华文化;②错误,“档案”遗
产不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见证;③正确,“档案”遗产是研究中华
文明演进的重要物质载体;④正确,“档案”申遗要有对发展中华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
当。]
7.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
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 )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
②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③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①当选;②不选,
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属于无关选项;③当选,材料表明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
的客观依据;④不选,材料不涉及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8.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
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经过数百次实验成功找到了青蒿素制取方法。这说明( )
①发展的实质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肯定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新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③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材料说明肯定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当选;①不选,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不选,实践基础上的理
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④当选,材料表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
物的变化和发展。]
9.2015 年 10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发
布,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价格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A [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①当选;②不选,材
料不涉及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不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④当选,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强大动力。]
10.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
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
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C [经济决定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资本
涌入,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
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故 C 入选。]
B 组 能力提升
11.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
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 )
①及时掌握数据——降低生产成本——杜绝盲目经营
②准确分析信息——明确市场需求——寻求营销对策
③把握市场动向——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④有效监管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要准确分析数据,明确市场需求,生产适
销对路的商品,故②正确;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数据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故③正确。
①中的“杜绝”一词不妥;有效监管市场的主体应是政府,④排除。]
12.2016 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340 63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7%。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5 514 亿元,同比增长 7.1%。财政收入的增长速率仍然高于 GDP 的
增长速度,如果延续这种情况,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其传导路径是
(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①国家财政持续增收受阻 ②投资、消费增长乏力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企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②→③→①→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B [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多,会导致企业、个人
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和个人收入增长缓慢会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乏力。投资和消费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消费增长乏力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增长速率放缓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故正确的传
导路径是④→②→③→①。]
13.“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度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
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的经济现象。为应对该陷阱,企业应( )
①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市场认同
②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③扩大生产规模→寻找廉价要素替代→降低生产成本
④增大研发投入→提高商品价值量→避免低价倾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品牌,避免低价竞争,选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成本提
高,赢得市场,选②。扩大生产规模与要素替代无逻辑关联,排除③④。]
14.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 1 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 1 元的
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
图中 a、b、c 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加大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
增加 ④市场供给减少,物价上涨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④→② D.②→③→①
B [政府财政投资一般投向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领域,这会使企业生产扩大,就业
增加,与 a 对应的是③;同时在政府扩大财政投资这一信号指导下,企业也会加大投资,随
着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增长,居民消费相应增长,最终会拉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故与
b、c 对应的是②、①,选 B。]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15.“两会”期间,社会不同主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共议国家大事。下图反映了公民、
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下图( )
A.①选举 ②提案 ③监督 ④质询
B.①质询 ②提案 ③选举 ④监督
C.①监督 ②选举 ③质询 ④提案
D.①监督 ②质询 ③选举 ④提案
A [人大代表由公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可以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人民代表大会
监督政府,人大代表对政府有质询权。]
16.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根据我国现行政体、国体和相关
法律的规定,你认为特赦的程序应当是( )
①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特赦令 ③由
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 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决定
A.④→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A [本题属于逻辑推导题,要明确政治生活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特赦必须先由全国人大依法做出决定,然后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方式发布
特赦令;接下来,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最后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
予以执行;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④→②→③→①,本题正确答案是 A。]
17.2016 年 3 月 16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应该经过的程序有( )
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②中央文件起草组展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③人大代表审议,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 ④国务院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C [考查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知识。《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坚持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规则由党提出建议,根据党中央部署,由国务院起
草编制,再向社会征求意见,再由人大审议表决通过。]
18.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的花朵”、“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下列成语能够正确
反映人类意识产生的逻辑进程的一组是( )
①水滴石穿 ②谈虎色变
③惊弓之鸟 ④春暖花开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
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的产生经历了
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植物的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故正确的传导顺序为
①—④—③—②,本题答案选 D。]
相关文档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4周坚2021-04-27 21:30:304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27 21:25:334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发展2021-04-27 21:16:3312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长2021-04-27 21:15:208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时2021-04-27 21:14:2115页
-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突2021-04-27 21:12:096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2021-04-27 20:51:0423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发展2021-04-27 20:43:387页
-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2021-04-27 20:37:404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021-04-27 20:32:4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