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00 KB
- 2021-04-27 发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阶段检测
生 物 试 卷
1.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A正确;血浆蛋白和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成分,而呼吸酶则分布在细胞中,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构成与作用。
2.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B. 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C. 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D.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电流计处,M点的兴奋可以传导给N点,N点的兴奋不能传导给M点。
【详解】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A正确;刺激图中肌肉中的感受器,当兴奋传导到M点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1次;当兴奋传导到N点时,电流表的指针又偏转1次,所以刺激图中肌肉中的感受器,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刺激传出神经上的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正确;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刺激,产生兴奋,所以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3.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C. 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
D. 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糖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A正确。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饭后三小时,血糖含量降低,此时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C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效;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
4.正常人体处于0℃和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1=b1,a2=b2
B. a1>a2,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