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50 KB
- 2021-04-27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空2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B.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受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的限制
D.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密切关系
2.下列对细胞分裂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蓝藻等原核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B.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在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一定观察不到核仁
3.如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A中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
②图A中甲→乙过程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图B中a+b为一个细胞周期
④图B中b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图是基因型为AABb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染色体上有8个DNA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5.如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⑤②③
B.图中M为赤道板
C.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时期有蛋白质的合成
6.如图为几种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d种情况
B.b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a时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D.c时期一定有新的细胞壁形成
7.图1、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B.图2中b、c时期分别处于图1的BC段、DE段
C.图1中CD段变化导致图2中c时期状态的形成
D.图2中d时期是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8.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
A.未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B.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C.后期有着丝粒分裂 D.分裂未期在细胞中部不能形成细胞板
9.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细菌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形成,因此细菌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蛙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均可进行无丝分裂
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
D.无丝分裂过程中无DNA分子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0.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基本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
C.龙胆紫溶液染色可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D.可用高倍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的种类 B.细胞坏死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12.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变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导致其容易转移
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
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能力,其细胞周期变长
13.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
A.同源染色体对数增加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着丝点分裂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4.如图一定是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5.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正常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
B.图②细胞的下一时期着丝点不分裂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之比为 1:2:2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
16.基因型为 AaBb 的动物个体的某一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细胞中有 4 个四分体、4 条染色体
C.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 2 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细胞中 A 与 A、A 与 a 分别在 MⅡ、MⅠ期分离
17.如图是某哺乳动物个体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应选自该生物的精巢或卵巢
B.图3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与图1中EF段相对应的是图2和图3
D.图4所示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18.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稳定性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19.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0.“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21.人类ABO血型和基因型的如表所示。某对夫妻血型分别是B型和O型,后代的血型可能是( )
基因型
IAIA或IAi
IBIB或IBi
IAIB
ii
血型
A
B
AB
O
A. O或B B.A或AB C.B或AB D.A或B
22.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将孵化后基因型AA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正常培养温度为25℃)环境中处理一定时间后,表现出残翅性状。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让该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残翅性状可能受基因组成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B.若后代出现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
C.若后代表现均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
D.基因A、a一般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23.某植物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A、a)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预测子代表现型
推测亲代基因型
第一组:红花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
③
①
④
第二组:红花×白花
全为红花
AA×aa
②
⑤
A.根据第一组中的①和④可以判断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③的含义是Aa
C.②的含义是红花:白花=1:1,⑤为Aaxaa
D.①的含义是全为红花,④可能为AA
24.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D.人工授粉后,就不应套袋了
25.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接近9:3:3:1
B.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
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6.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
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
27.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D.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传粉授粉的植物
B.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是多年生植物
D.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
29.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 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a= .
(2)HI表示发生了 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
(3)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4)分裂图③的细胞名称是 ,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 段.
30.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基因用R和r表示).试问: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 .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 .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 ,纯合子占 .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其中红果番茄与黄 果番茄的比例是 .
(5)如果让F1中的红果番茄种植后随机交配,在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
31.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4高杆抗病:1高秆易感病:1矮秆抗病:4矮秆易感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2)根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断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若让F1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占 .
(3)F1测交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原因在于 (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作答)
(4)若用纯合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易感病水稻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易感病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 ;② .
高一中考试卷的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
1-5 CBCDB
6-10 DDDCC
11-15 DBBCD
16-20 DDDAC
21-28 ABABADCC
二、 填空题(每空2分)
29、(1)DNA 2
(2)受精 有丝分裂
(3)①④ A→D、I→J
(4)次级卵母细胞 E→F
30、(1)红果是显性,黄果是隐性
(2)3:1
(3)
(4)RR:Rr:rr=3:2:1 红果:黄果=5:1
(5)RR:Rr:rr=4:4:1
31、(1)不符合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不是1:1:1:1
(2)AB:Ab:aB:ab=4:1:1:4
(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4)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