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50 KB
- 2021-04-27 发布
太原五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
高 二 化 学(理)
出题人、校对人:齐红涛(2018.3.16)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S 32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54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5 k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
电解
2H2(g)+O2(g) ΔH=+285.5 kJ·mol-1
B.密闭容器中,9.6 g 硫粉与 11.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 17.6 g 时,放出 19.12 kJ 热
量,则 Fe(s)+S(s)===FeS(s) ΔH=-95.6 kJ·mol-1
C.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
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 mol N2 和 3 mol H2 反应放出的热量与 2 mol
N2 和 3 mol H2 反应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2.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
a.CH3CH2OH(g)+H2O(g) 4H2(g)+2CO(g) ΔH1 =+256.6 kJ·mol-1
b.2CH3CH2OH(g)+O2(g) 6H2(g)+4CO(g) ΔH2=+27.6 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 a 的反应温度,乙醇转化率增大
B.由 b 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 13.8 kJ·mol-1
C.对反应 b 来说,增大 O2 浓度可使ΔH2 的值增大
D.以上两种途径,制取等量的氢气,无论哪种途径,消耗的能量均相同
3.根据键能数据估算 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 为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A.-485 kJ·mol-1 B.+485 kJ·mol-1
C.+1940 kJ·mol-1 D.-1940 kJ·mol-1
4.O3 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 可溶于水,在水中易
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反
应① O3 O2+[O] ΔH>0 平衡常数为 K1;
反应② [O]+O3 2O2 ΔH<0 平衡常数为 K2;
总反应:2O3 3O2 ΔH<0 平衡常数为 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K 减小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 减小
5.某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g)和 2 mol Y(g)发生反应:X(g)+m Y(g)
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 mol
Z(g),再次达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 mol·L-1
6.Fenton 试剂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初始时
c(X)=2.0×10-3mol·L-1,反应 10 min 进行测定,得图 1 和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 ℃,pH 在 3~6 时,X 降解率随 pH 增大而减小
B.pH=2,温度在 40~80 ℃时,X 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无需再进行后续实验,就可以判断最佳反应条件是:pH=3、温度为 80 ℃
D.pH=2,温度为 50 ℃时,10 min 内 X 平均降解速率 v(X)=1.44×10-4mol·L-1·min-1
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橙黄色液体)+Cl2(气) 2SCl2(鲜
红色液体) ΔH=-61.1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 n mol S2Cl2 的同时也生成 n mol Cl2
C.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
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8.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如图 1 所示,用 0.1mol/LNaOH 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
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 某温度下 FeS、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2 所示,纵坐标 c(M2+)代表 Fe2+或 Cu2+的浓
度,横坐标 c(S2-)代表 S2-浓度。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Fe2+和 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
酚酞
首先沉淀的离子为 Fe2+
C. 如图 3 所示,用 0.1mol/L CH3COOH 溶液滴定 20mL 0.1mol/LNaOH 溶液的滴定曲线,当 pH=7
时:c(Na+)=c(CH3COO-)>c(OH-)=c(H+)
D. 据图 4,若除去 CuSO4 溶液中的 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 至 pH 在 5.5 左右
9.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 AmBn 也有离子积 Ksp=[c(An+)]m·[c(Bm-)]n,已知常温下 BaSO4
的溶解度为 2.33×10-4 g,则其 Ksp 为
A.2.33×10-4 B.1×10-5 C.1×10-10 D.1×10-12
10.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CO3 与 NaCl 溶液混合,析出部分 NaHCO3
晶体,过滤,所得滤液 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Kw/ c(H+) <1.0×10-7mol/L B.c(Na+)= c(HCO3
-)+ c(CO32-)+ c(H2CO3)
C.c(H+)+c(NH4+)= c(OH-)+ c(HCO3
-)+2 c(CO32-)
D.c(Cl-)> c(NH4+)> c(HCO3
-)> c(CO32-)
11.常温下的两种溶液:①pH=9 的 NaOH 溶液,②pH=9 的 CH3COONa 溶液。对这两种溶液
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c(Na+):①>②
C.两溶液分别用水稀释 10 倍后,pH①=pH②<9
D.将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CH3COO-)+c(OH-)-c(H+)
12.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NaOH、H2SO4、Na2SO4 B. NaOH、AgNO3、H2SO4
C. HCl、CuBr2、Ba(OH)2 D. KBr、H2SO4、Ba(OH)2
13.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 KI 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
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
-+5I
-+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 IO3
-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KI+3H2O 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
化学方程式不变
14.用下列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甲图装置可用于电解精炼铝
B.乙图装置可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C.丙图装置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D.丁图装置利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15.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
C8H10O5 表示,咸水主要含 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b 电极反应式:
2NO3--10e-+12H+=N2↑+6H2O
C.每处理 1molC8H10O5,b 电极将
产生 3.2molN2
D.a 交换膜允许 Na+由中间室迁入
有机废水处理室
16.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都是先排内层后排外层
B.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
C.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x33py1
D.同一原子中,1s、2s、3s 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
17.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④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是④ C.①Na、K、
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的是④
D.某元素 X 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 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
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 X2+
18.“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镁(Mg2Si3O8·H2O)等化合物。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A.镁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
B.铝元素原子核外共有 5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C.钠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大
D.金属铝与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
2H2O===2AlO2
-+3H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填空题(共 46 分)
21.(每空 2 分,共 10 分)
(1)粗制 CuSO4·5H2O 晶体中常含有杂质 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 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 Fe2+氧化为 Fe3+,下列物质最好选用的
是 。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 pH=4,使 Fe3+转化为 Fe(OH)3,调整溶液 pH 可选用下
列中的 。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2)在 25 ℃下,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MgCl2 和 CuCl2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25 ℃时 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3)向 BaCl2 溶液中加入 AgNO3 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c(Br-)
c(Cl-)= 。
已知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22. (每空 3 分,共 24 分)如图所示,
X 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
A、B、C、D 为石墨电极,E、F 分
别为短周期相邻两种活泼金属中的
一种,且 E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按图示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实
验中所有溶液均足量)。
(1)甲池是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下同)装置;乙池是 装置;
(2)D 极为 (填“阴极”或“阳极”);
(3)烧杯中溶液会变蓝的是 (填“a”或“b”);C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4)F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5)当电路中通过 0.02mol 电子时,B 电极上沉积 0.64g 金属 X,则 X 为 (填元
素符号),甲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每空 3 分,共 12 分)有 A、B、C、D、E、F 六种主族元素,有关信息如下:①短周期
元素 C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E 的单质可在空气中燃烧;②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
主族元素的一部分:
C D E
F
③A、B 同周期,其电离能数据如下:
单位:kJ·mol-1 I1 I2 I3 I4
A 738 1451 7733 10540
B 578 1817 2745 11575
(1)F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C、D、E 元素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C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由 A、B 的电离能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
号)
a.A 通常显+1 价,B 通常显+4 价
b.B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小,其活泼性比 A 强
c.A、B 的单质分别与盐酸反应放出等量氢气时,消耗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太原五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D C D C B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A D D C D B B
二、填空题(共 46 分)
21. (1)①B ②CD (2)Cu(OH)2
Cu2++2NH3·H2O===Cu(OH)2↓+2NH4+
(3)2.7×10-3
22.(1)电解池;原电池
(2)阴极
(3)a;2Cl--2e-=Cl2↑
(4)2H2O+2e-=H2↑+2OH-
(5)Cu 2CuSO4+2H2O 2Cu+2H2SO4+O2↑
23.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2)S>P>Si
(3)SiO2+2OH-==SiO32-+H2O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