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00 KB
- 2021-04-27 发布
电化学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难点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
电化学中电极的确定是电池反应式正确书写的前提,判断的方法有:
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
不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阳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
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能找出电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
应,则可迅速确定电极。
2.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
不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总是从阳极(负极)流向外电路;电解液中总是
阳离子移向阴极(正极),阴离子移向阳极(负极)。
3.根据溶液 pH 变化或电极现象判断电极
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只要是有 H2 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溶液的 pH 就增大,
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极为正极;只要是有 O2 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 pH 就减小,该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为负极(阳极)。
Ôµç³Ø
¶¨Ò壺½«»¯Ñ§ÄÜת»¯Îª µçÄܵÄ×°ÖÃ
¹¹ ³ÉÌõ¼þ
£¨1£©»îÆÃÐÔ²»Í¬µÄÁ½¸öµç¼«
£¨2£©ºÏ Êʵĵç½âÖÊÈÜÒº
£¨3£©ÐÎ³É±ÕºÏ »ØÂ·
ʧȥe¡ª £¬Ñص¼Ïß´«µÝ£¬ÓеçÁ÷²úÉú
¸º ¼«·´ Ó¦ÔÀí
Ñõ»¯·´ Ó¦
Zn¡ª 2e¡ª =Zn2+
²»¶ÏÈܽâ
µç½âÖÊÈÜÒº
Õý¼«
ÑôÀë×ÓÒÆÏò
»¹Ô·´ Ó¦
2H++2e¡ª =H2
½ðÊô¸¯ Ê´
ÀàÐÍ
»¯Ñ§¸¯ Ê´
µç»¯Ñ§¸¯ Ê´
ÎöÇⸯ Ê´
ÎüÑõ¸¯ Ê´
±£»¤·½·¨ £º£¨1£©¸Ä±ä½ðÊôÄÚ²¿ ½á¹¹ £¨2£©ÔÚ½ðÊô±íÃæ¸² ¸Ç±£»¤²ã
£¨3£©µç»¯Ñ§±£»¤
¶¨Ò壺ʹµçÁ÷ͨ ¹ýµç½âÖÊÈÜÒº¶øÔÚÒõ¡¢ÑôÁ½¼«Òý·¢Ñõ»¯»¹Ô·´ Ó¦µÄ¹ý³Ì
µç½â³Ø
×°ÖÃÌØµã£ºµçÄÜת»¯Îª »¯Ñ§ÄÜ
¹¹ ³ÉÌõ¼þ
£¨1£©ÓëµçÔ´ÏàÁ¬µÄÁ½µç¼«
£¨2£©µç½âÖÊÈÜÒº
£¨3£©ÐÎ³É±ÕºÏ »ØÂ·
·´ Ó¦ÔÀí
Ñô¼«£¨ÓëµçÔ´Õý¼«ÏàÁ¬µÄµç¼«£©·¢ÉúÑõ»¯·´ Ó¦
Òõ¼«£¨ÓëµçÔ´¸º ¼«ÏàÁ¬µÄµç¼«£©·¢Éú»¹Ô·´ Ó¦
Ó¦ÓãºÂȼҵ¡¢µç½â¾«Á¶¡¢µç¶Æ
µç½â
µç
»¯
ѧ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首先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然后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
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最后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总方程式。
注意事项:(1)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时,要以实际参加放电的离子表示,但书写
总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2)要确保两极电子转移数目相等,且注明条件“电
解”。
三、电解计算
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
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凡是总反应式反映出的物质的量关系都可以列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计算:由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
的关系式,如
物质:H2~O2~Cl2~Cu~Ag~H+~OH—~e—
mol 2 1 2 2 4 4 4 4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 1】将 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
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 Cl—由 a 区向 b 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 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 Fe2+由 a 区向 b
区迁移,与 b 区的 OH—形成 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NaCl 溶液,
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解析:液滴边缘 O2 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 O2+2H2O+4e-=4OH-。液滴下的 Fe 发生
ÁÐÎï ÖÊ
±êµÃʧ ÅÐ¶Ï µç¼«·´ Ó¦²ú Îï £¬ÕÒ³ö µÃʧµç×Ó×ÜÊý
¿´ »· ¾³
ÅäÊØºã
µç¼«²ú Îï ÔÚµç½âÖÊÈÜÒºÖÐÓ¦Îȶ¨ ´æÔÚ£¬Èç¼îÐÔ½éÖÊÖÐÉú³ÉµÄH+Ó¦ÈÃÆä½áºÏ
OH¡ª Éú³ÉË®¡£ µç¼«·´ ӦʽҪÒÀ¾ÝµçºÉÊØºã ¡¢ ÖÊÁ¿Êغ㠡¢ µç×ÓÊØºã ¼ÓÒÔÅ䯽
Á½Ê½¼Ó
Ñé×Üʽ Á½µç¼«·´ ӦʽÏà ¼Ó£¬Óë×Ü·´ Ӧʽ¶ÔÕÕ
¸´ Ôӵ缫·´ Ӧʽ= ×Ü·´ Ӧʽ¡ª ½Ï¼òµ¥Ò»¼«µç¼«·´ Ӧʽ
负极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a)。
A.错误。Cl-由 b 区向 a 区迁移;B.正确;C.错误。液滴下的 Fe 因发生氧化反应而
被腐蚀;D.错误。Cu 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化学内容中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的分析。老知识换新面孔,高考
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想懂,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把难
点真正“消化”了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题目再怎么变换形式,学生也能回答。
【典例 2】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 100g 5.00%的 NaOH 溶
液、足量的 CuSO4 溶液和 100g 10.00%的 K2SO4 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 K2SO4 浓度为 10.47%,乙中 c 电极质量增
加。
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 N 端为 极;
②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列式计算电极 b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 ;
④电极 c 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
液 ;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
解析:(1)①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则 c 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 C 处为
阴极,由此可推出 b 为阳极,a 为阴极,M 为负极,N 为正极。丙中为 K2SO4,相当于电解水,
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
x=4.5g,故为 0.25mol。由方程式 2H2+O2 2H2O 可知,生成 2molH2O,转移 4mol 电子,所
以整个反应中转 移 0.5mol 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
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 NaOH,相当于电解 H2O,阳极 b 处为阴离子 OH-放电,即 4OH--4e-
=2H2O + O2↑。③转移 0.5mol 电子,则生成 O2 为 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
0.125×22.4=2.8L。④Cu 2 + +2e - =Cu,转移 0.5mol 电子,则生成的 m(Cu)=0.5/2 ×64
=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 NaOH 的浓度增大,pH 变大。乙中阴极为 Cu2+放电,阳极为
OH-放电,所以 H+增多,故 pH 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 K2SO4 而言,其 pH 几乎不变。
(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 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
答案:(1)①正极 ②4OH--4e-=2H2O + O2↑。③2.8L ④16g ⑤甲增大,因为相当
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
(2)可以 因为 CuSO4 溶液已转变为 H2SO4 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技巧点拨:电化学知识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在分析电化学题目时,要注
意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运用。
热点预测
【预测 1】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 H2O 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 的氧化 D. Ni(OH) 2 的氧化
解析:由题中给出的电极反应可判断出做原电池时,H2 是还原剂被氧化、NiO(OH)是氧
化剂被还原,则充电时 H2 是还原产物、NiO(OH)是氧化产物,与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
反应,所以
“Ni(OH) 2 的氧化”正确。
答案:D
命题立意:考查二次电池中的氧化还原问题
技巧点拨:关于充电电池的氧化还原问题是常考点,这类题有规律。原电池时,先要分
析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充电时(电解池),原电池负极反应反
着写为还原过程,发生在阴极,原电池中的正极反应反着写为氧化过程,发生在阳极。
【预测 2】有人设计出利用 CH4 和 O2 的反应,用铂电极在 KOH 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电
池的总反应类似于 CH4 在 O2 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消耗 1molCH4 可以向外电路转移 4mol 电子
B.负极上 CH4 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CO32—+7H2O+8e—
C.负极上是 O2 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电池放电后,溶液 pH 不断升高
解析:判断电池正负极的方法是确定在该电极上的电子得失情况。若得电子,则为正极,
反之则为负极。
CH4 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燃烧反应,即 CH4→CO2,(确切地说生成的 CO2 继续与
KOH 反应生成 K2CO3 和 H2O),碳元素价态升高,失去电子,是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CO32—+7H2O+8e—,B 项正确;每当有 1molCH4 被氧化时,失去电子 8mol,A 项错
误;O2 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C 项错误;总反应式为:
CH4+2O2+2KOH=K2CO3+3H2O 反应中消耗 KOH,所以放电时 pH 不断下降,D 项错误。
答案:B
技巧点拨:燃料电池属于新型化学电源,因其电池总反应类似于可燃物燃烧而得名。在
书写(包括判断)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时,可分为三个步骤:一、写出可燃物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分析元素的氧化、还原。二、写出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的表达式
(可能不完整或重复)。三、结合电解液成分与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的反应确定电极反应的
最终表达式。
【直击高考】
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2. 以 ZnCl2 和 KCl 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关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会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3.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
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 pH 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4.如下图所示,a、b 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断开 K2,闭
合 K1 一段时间(上为 K2,下为 K1),观察到两只玻璃管内部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
K1,闭合 K2,观察到电流计 A 的指针有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断开 K2,闭合 K1 时,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B.断开 K2,闭合 K1 一段时间,溶液的 pH 要变大
C.断开 K1,闭合 K2 时,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断开 K1,闭合 K2 时, OH—向 b 移动
5.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 30%的
氢氧化钾溶液。以下数种说法:
①负极反应为:O2+2H2O+4e—=2OH—;②负极反应为:H2+4OH——4e—=4H2O;③电池工作
时正极区碱性增强,负极区碱性减弱;④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正极。正确的组合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6.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
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 转移 2 mol 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 是还原产物
7.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溶液 A 的溶质是 ;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 PH 在 2~3,用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 Ca2+、Mg2+、NH4
+、SO42-[c(SO42-)>c(Ca2+)]。
来自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 A 来电解池):
①盐泥 a 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
②过程Ⅰ中将 NH4+转化为 N2 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BaSO4 的溶解度比 BaCO3 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中 c 中剩余 Na2SO3 的含量小于 5mg ·L—1,若盐水 b 中 NaClO
的含量是 7.45 mg ·L—1,则处理 10m3 盐水 b ,至多添加 10% Na2SO3 溶液 kg(溶液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8. 常温下电解 200mL 一定浓度的 NaCl 与 CuSO4 混合溶液,理
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根据下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溶液中 NaCl 和 Cu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 。
(2)t2 时所得溶液的 pH= 。
答案
1.B 2.D 3. A 4.C 5.C 6.B
7. (1)NaOH(2)2Cl-+2H2O 2OH-+H2↑+Cl2↑
(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增大 HCl 的浓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减
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的溢出。(4)①Mg(OH)2 ②2NH4++3Cl2+8OH-=8H2O+6Cl
-+N2↑
③SO42-、Ca2+ ④1.76
8.(1)c(NaCl)=0.1mol·L—1 c(CuSO4)=0.1mol·L—1 (2)1
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