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1-04-27 发布
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12月份考试
高二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7小题,每小题2.0分,共54分)
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CN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HCN易溶于水 B. NaCN是强电解质
C. NaCN溶液呈碱性 D. 1 mol HCN与1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2.若n=3,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
A.Np B.nf C.Nd D.ns
3.已知在25 ℃、101 kPa 下,11.4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551.76 kJ 能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8H18(l)+O2(g)===8CO2(g)+9H2O(g) ΔH=-551.76 kJ·mol-1
B. C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7.6 kJ·mol-1
C. C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7.6 kJ·mol-1
D. C8H18(l)+O2(g)===8CO2(g)+9H2O(l) ΔH=-551.76 kJ·mol-1
4.如图所示,食盐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已知食盐的M=58.5 g·mol-1,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哪个数据( )
A. 3.0×10-8cm B. 3.5×10-8cm C. 4.0×10-8cm D. 5.0×10-8cm
5.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3 mol H2,经充分反应后达到如下平衡: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后再加入一定量的N2,体系内各物质含量不变
B. N2、H2、NH3的浓度一定相等
C. 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时,NH3会不断地分解,达到平衡时则不会再分解
D. 平衡时,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
6.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⑥⑦
7.已知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是元素的原子,其中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A. B.
C. D.
8.关于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
B. 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 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D.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H2S+2OH-
9.在各种各样的能源中,风能属于( )
A. 化石能源 B. 生物质能 C. 二次能源 D. 可再生能源
10.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过滤后将反应液加入电解槽中电解(如下图所示),电解后的溶液还可以循环利用。该方法可用于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得到的沉淀可能是FeS和S
B. 若有0.20 mol电子转移,一定能得到2.24 L氢气
C. 可以用Fe与外接电源的a极相连
D. 与a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
11.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g为电池的正极 B. 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 不能被KCl溶液激活 D. 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12.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
①NaOH溶液 ②水玻璃 ③Na2S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NH4Cl溶液 ⑥澄清石灰水 ⑦浓HNO3 ⑧浓H2SO4
A. ①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⑥⑦⑧ D. ⑤⑦⑧
13.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
A. 7个 B. 9个 C. 19个 D. 不能确定
14.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PbO2+Pb+2H2SO4===2PbSO4+2H2O。关于铅蓄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是Pb+SO-2e-===PbSO4
B. 放电时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 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 充电时,铅板发生氧化反应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6.有关晶格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 mol气态金属阳离子离子和1 mol气态阴离子离子结合生成1 mol离子晶体时释放出的热能为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B.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
C.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
D. 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17.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 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 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18.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盐,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
B. 在盐酸稀释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没有发生变化
C.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D.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19.在铁的吸氧腐蚀过程中,下列5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由+2价转化成+3价 ②O2被还原 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 ⑤杂质C被氧化除去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0.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B. 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降低
C. 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况
D. 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21.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
B. 氯化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镁固体
C.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22.已知葡萄糖(C6H12O6)的燃烧热是2 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A. 26.0 kJ B. 51.9 kJ C. 155.8 kJ D. 467.3 kJ
23.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烧碱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4.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
B.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C. 是硬度最大的物质之一
D. 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25.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B. 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C. 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 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26.番茄汁显酸性,在番茄上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形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
B. 锌片上电极反应式:Zn -2e-===Zn2+
C. 铜片上电极反应式:2H++2e-===H2↑
D. 铜片上电极反应式:Cu2++2e-===Cu
27.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X、Y、Z均为气态
C. 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6分)
28.有X、Y、Z、Q、E、M、G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七种元素,除G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Y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Z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npn+1,Q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E与Q同周期,M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从大到小排第三位,G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未成对电子,其内层所有轨道全部充满,但并不是第ⅠA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写出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G相同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GQ受热分解生成G2Q和Q2,请从G的原子结构来说明GQ受热易分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Q、M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X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Z、M、E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X、Y、Z、Q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9.如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认真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之间六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
(2)由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4)图中出现的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5)写出图中6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
(6)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推断Na~Ar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范围________O>S (3)H2O、H2O2 (4)S2->N3->F-(5)O>N>C>H
29.(1)
(2)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3)三 ⅤA (4)五 ⅠA (5)3s23p5 (6)Na Mg
30.(1)2H++2e﹣===H2↑ 2NaCl+2H2O===2NaCl+Cl2↑+H2↑
(2)粗铜板 Cu2++2e﹣===Cu Au、Ag Cu2+、Fe2+
(3)镍块 铁制品
(4)44.8L
31.(1)A
(2)2H++2e-===H2↑(或2H2O+2e﹣===H2↑+2OH﹣)
(3)增大
(4)0.28
(5)2FeO+6e﹣+5H2O===Fe2O3+10OH﹣
32.(1)SO2+H2O2===H2SO4
(2)③ 酚酞 ④
(3)0.24
(4)原因:盐酸易挥发 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
33.(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12
(3)4 12×+1=4 4 8×+6×=4(答案不唯一,只要与第1问对应即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