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1.00 KB
- 2021-04-27 发布
试卷类型:B 河北冀州中学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一、选择(60分,1-10每题2分,11-50每题1分)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图②③④⑤⑥表示细胞①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
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
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5、正常情况下,如下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可能找到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是( )
①雌蛙的神经细胞 ②鼠的初级精母细胞 ③鼠的次级精母细胞
④公牛的肌肉细胞 ⑤人的卵原细胞
A.①⑤ B.①② C.③⑤ D.①④
6、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实相符合的是( )
A.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概念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到了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孟德尔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并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
D.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7、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9:3:3:1,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 )
A.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全显性
B.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F2代样本数量足够多
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
D.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
9、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A.F1表现型的比例 B.F2表现型的比例
C.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D.F2基因型的比例
10、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2 中出现 的性状分离比彻底否定了融合遗传这一观点
B.验证分离定律应选易于区分,且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C.只有通过测交实验才能验证某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D.通过测交实验可推测 的配子比例
1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12、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13、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色植株占F2的3/4
B.F1的表现型是黄色
C.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D.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
14、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15、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为5对
B.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C.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
D.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16、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0 、1/2、0 B.0、1/4、0 C.0、1/8、0 D.1/2、1/4、1/8
17、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乙(aabb)杂交,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
甲
乙
1
2
2
2
乙
甲
1
1
1
1
A.正交的结果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它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C.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
D.正反交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
18、纯种果蝇中,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设相关基因为A、a)。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位置
B.正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
D.预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
19、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表示有丝分裂,Ⅱ和Ⅲ表示减数分裂
B.若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同一器官,则该器官是睾丸
C.图中可能导致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Ⅱ和Ⅲ
D.若精子1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4的基因型应该为aB
20、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白眼∶红眼=1∶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不能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
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纯合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杂交
21、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
A.27,7 B.16,9 C.27,9 D.16,7
22、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病
23、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 )
A.1/2 B.1/4 C.1/6 D.1/8
2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25、 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C.有核的人体细胞中只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可能不含有X染色体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越多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B.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C.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发生了两次减半
27、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
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8、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29、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 )
A. 2 1/9 B. 2 1/6 C. 3 1/9 D. 3 1/6
3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甲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2个,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
B.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C.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D.2个,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31、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32、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
C.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
D.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
33、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4种
C.F1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
D.F1个体产生各种性状是细胞中各基因随机表达造成的,与环境影响无关
34、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鸡是ZW型性别别决定(♀:ZW,♂:ZZ),一只性反转公鸡(原为母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代♀: ♂=2:1,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性反转鸡的性别改变只是缘于环境影响
B.性反转鸡控制性别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
C.不含Z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
D.Z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关键基因
36、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37、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I表示的细胞中为果蝇的卵原细胞,有8条染色体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C.图Ⅲ中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38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 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 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39、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0、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41、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黑色为隐性性状
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说明不了什么
42、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
杂交,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含4条X染色体
B.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C.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中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
D.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
43、拟南芥(2N=10)是一种生物研究应用很广泛的模式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下图1表示拟南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拟南芥的两对等位基因(Y与y,R与r)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CD段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1中DE段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
C.若图2表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则经减数分裂产生YR、yr、Yr、yR四种精子
D.图2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发生在图1中BC段
4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和DNA数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5、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有几种( )
A.2种 B.4种 C.9种 D.16种
46、如下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
①12.5% ②25% ③50% ④100%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47、高茎豌豆间的杂交,F1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 A.5:3 B.2:1 C.6:1 D. 5:1
48、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49、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
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C. 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D.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50、若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II卷
非选择题(40分)
51、(18分,每空3分)图甲A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l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图甲C为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 ,该细胞的名称是 。
(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 时段; A.3-4 B.4-5 C.6-7 D.8-9
发生在图甲C中的 时段。分离定律发生在 时段。
A.AB B.CD C.EF D.GH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
52、(10分,每空2分)
果蝇有关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相关基因为B、b)、灰身与黑身(相关基因为E、e)等相对性状。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子代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果蝇
3
1
0
0
雄果蝇
3
1
3
1
(1)若两只果蝇杂交,所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则亲本果蝇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依次为 ;雌果蝇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依次为 。
(2)在一个稳定遗传的野生型灰身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只黑身雄果蝇。研究得知, 黑身由隐性基因控制,但尚未明确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为了证实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得出相应的讨论结果。
①实验步骤:
Ⅰ.让 杂交,得到子一代;
Ⅱ.让 交配,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②讨论:
如果后代的表现型为 ,则黑身基因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而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53、(12分,每空2分)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 (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I2的基因型为 。Ⅲ1与Ⅲ5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 。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个,Pelger异常雌兔117个,正常雄兔60个,Pelger异常雄兔119个。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免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 ,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 ,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高二期中生物答案
A卷
DCDCC CCBCA BDCBC BCDCD
ACDCB DBCAA CDCAB CCBCB
CCDDA DBDCD
B卷
CCBCA DCDCC BDCBC BCDCD
ACDCB DBCAA CDCAB CCBCB
CCDDA DBDCD
5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第一)极体 (2)D C (3)A
52(1)长翅红眼、AaXBY AXB AXb aXb aXB,1:1:1:1①黑身雄果蝇与野生型灰身雌果蝇 子一代雌、雄果蝇
雌、雄果蝇中,都出现灰身和黑身,且灰身和黑身之比为3:1(或黑身出现在雌、雄果蝇中)
53、(12分,每空2分)
(1)A2>A1>A3 (2)A2 A1 5/6 (3)致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4)①2:1 ②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