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4-27 发布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 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
一. 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
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说明这是 。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
二.分解反应
1.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反应 。
2.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
三.微观解释
1.水通电分解是 变化。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 和 进行了重新组合。每两个 结合成一个 ,大量的 组成 。每两个 结合成一个 ,大量的 组成 。
2.画图表示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3.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是 变化。变化时,水分子本身 ,而是水分子的
、 和 发生了变化。
4.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学习小结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四.练习与讨论
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2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2.(1)电解水时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 检验,证明是 气,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用 检验,证明是 气。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正、负两极上得到的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此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4)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反复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以成功
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3.看课本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化学信息。
(1)
(2)
(3)
(4)
(5)
(6)
2
相关文档
- 高中化学作业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2021-04-27 16:49:406页
- 高中化学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 人2021-04-27 16:37:4214页
- 2019-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练2021-04-27 16:29:277页
- 初中化学教研工作计划2021-04-27 15:45:245页
- 年度工作总结-初三化学年度工作总2021-04-27 15:28:026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2021-04-27 15:14:4119页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电子版教案2021-04-27 15:14:1961页
-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范文5篇20202021-04-27 14:57:5111页
- 初中化学学习自我总结(通用)2021-04-27 14:55:083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2021-04-27 14:49: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