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0 KB
- 2021-04-27 发布
1.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外两名美国科学
家共同分享了 2009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 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
于 1981 年 12 月 3 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
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
k
,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
q
,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
A.q
k B.k
q
C.q2
k D.k2
q
解析 根据黄金代换式 g=Gm 星
R2
,并利用题设条件,可求出 C 项正确.
答案 C
2.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1
10
和1
2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火星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
A.0.2g B.0.4g [来源:学科网 ZXXK]
C.2.5g D.5g
解析 在星球表面有 GMm
R2
=mg,故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
比为g 火
g
=M 火 R 地 2
M 地 R 火 2
=0.4,故 B 正确.
答案 B
3.金星一直被视为是生命最不可能生存的地方,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和推测发现,
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金星.这一研究和发现,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金星的极大兴趣.金星
的半径为 6 052 km,密度与地球十分接近.已知地球半径 R=6 40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
度为 g.则( ).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 4002
6 0522
B.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 400
6 052
C.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6 052
6 400
D.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1∶1
解析 物体在天体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 GMm
R2
=mg,即GM
R2
=g,且 g=4πρG
3 R,g 金星
g 地球
=R 金星
R 地球
=6 052
6 400.A、B 错;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 mg=mv2
R
,即 v= gR,v 金星
v 地球
= R 金星 g 金星
R 地球 g 地球
=6 052
6 400
,D 错、C 对.
答案 C
4.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故 A 正确、B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M
R2
=
mv2
R
,得 v= GM
R
,其中,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半径,故 C、D 错误.
答案 A
5.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风
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 T1=12 h;“风云二号”
是同步卫星,其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周期为 T2=24 h;两颗卫星相比( ).
A.“风云一号”离地面较高
B.“风云一号”每个时刻可观察到的地球表面范围较大
C.“风云一号”线速度较大
D.若某时刻“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正好同时在赤道上某个小岛的上空,那么再
过 12 小时,它们又将同时到达该小岛的上空
解析 因 T1<T2 由 T= 4π2r3
GM
可得 r1<r2,A 错;由于“风云一号”的轨道半径小,
所以每一时刻可观察到地球表面的范围较小,B 错;由 v= GM
r
可得 v1> v2,C 正确;
由于 T1=12 h,T2=24 h,则需再经过 24 h 才能再次同时到达该小岛上空,D 错.
答案 C
6.(2011·四川卷,1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 40 光年的“超级地球”,
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 1
480
,母星
的体积约为太阳的 60 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 ).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3 60
480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3 60
4802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 60×4802
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 60×480
解析 设地球、太阳的质量分别为 m1、M1,太阳体积为 V1,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
半径为 r1,周期为 T1,向心加速度为 a1,则由万有引力定律知 GM1m1
r12
=m1r1
4π2
T12
,其中 M1
=ρV1,ρ为中心天体密度,同理设“超级地球”质量为 m2,母星质量为 M2,母星体积为 V2,
超级地球绕母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2,周期为 T2,向心加速度为 a2.则由万有引力定律知
GM2m2
r22
=m2r2
4π2
T22
,其中 M2=ρ·60V1=60M1,而 T2= T1
480
,所以r2
r1
= 3 60
4802
,即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错误;由向心加速度 a1=GM1
r12
和 a2=GM2
r22
得a2
a1
=3 60×4804,故选项 C、D 错误.
答案 B[来源:学科网]
7.
图 5-4-5
(2011·济宁模拟)2010 年 10 月 1 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基地发射成功,其环月飞
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 100 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 200 km 的
“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 5-4
-5 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角速度与“嫦娥一号”相等
解析 由 T= 4π2r3
Gm 月
可知,C 选项正确;由 v= Gm 月
r
可知 A 选项错误;由ω=2π
T
= Gm 月
r3
可知,D 选项错误;由 a=v2
r
可知,B 选项错误.
答案 C
8.下面是地球、火星的有关情况比较.
星球 地球[来源:学科网] 火星
公转半径 1.5×108 km 2.25×108 km
自转周期 23 时 56 分 24 时 37 分
表面温度 15 ℃[来源:学科网] -100 ℃~0 ℃
大气主要成分 78%的 N2,21%的 O2 约 95%的 CO2[来源:学*科*网]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 地球及火星(行星的运动可看做圆周运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B.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C.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小于火星的自转角速度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 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公转,由 GMm
r2
=mv2
r
,得 v= GM
r
,地球公转的半径小,
故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A 项错误;由 GMm
r2
=ma,得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火星公转
的向心加速度,B 项正确;地球自转周期小于火星,由ω=2π
T
得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大于火星
的自转角速度,C 项错误;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地球和火星的质量及相应的半径,故不能比较
它们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项错误.
答案 B
9.
图 5-4-6
(2011·重庆二诊)如图 5-4-6 所示,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沿椭圆
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为 B、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 A、B、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卫星 B 在 P 点的加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D.卫星 B 在 P 点的线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解析 物体 A 和卫星 B、C 周期相同,故物体 A 和卫星 C 角速度相同,但半径不同,
根据 v=ωR 可知二者线速度不同,A 项错;根据 a=Rω2 可知,物体 A 和卫星 C 向心加速
度不同,B 项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卫星 B 和卫星 C 在 P 点的加速度 a=GM
r2
,故两卫星
在 P 点的加速度相同,C 项正确;卫星 C 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
星 B 轨道为椭圆,故万有引力与卫星 C 所需向心力不相等,二者线速一定不相等,D 项错.
答案 C
10.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某
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1,后来变为 r2(r2T1
C.Ek2>Ek1,T2Ek1,T2>T1
解析 由 GMm
r2
=m v2
r
可得 v= GM
r
,
又因为 Ek=1
2mv2=GMm
2r
,则 Ek∝1
r
,
所以 Ek2>Ek1,又由 GMm
r2
=mr
2π
T 2 得
T= 4π2r3
GM
,则 T∝ r3,所以 T2a1=GM
r12
=4π2r1
T12
,选项 B 错误.由 GMm
r2
=m v2
r
知 v= GM
r
,故v1
v2
= r2
r1
,
选项 C 错误.根据 GMm
r2
=m 4π2r
T2
得 T= 4π2r3
GM
,故T2
T1
= r23
r13
,即 T2=T1
r23
r13
,选项 D
错误.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