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1-04-27 发布
高二年组期中考试题
出题人:方婷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 B. 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 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 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
2.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 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45 ℃左右
C. 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 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为醋酸
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
4.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5、制作果醋时要适时向发酵液充气是因为( )
A.醋酸菌发酵时需要充足是氧气 B.酵母菌发酵时需要充足的氧气
C.防止发酵液温度过高 D.防止发酵时二氧化碳过多引起发酵瓶爆
6、在制作腐乳时,卤汤中酒的含量及制作泡菜时水中盐的含量分别是( )
A.12﹪、15﹪ B. 12﹪、20﹪ C. 15﹪、25﹪ D. 12﹪、25﹪
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8.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9、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11.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
A.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
12.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3.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14.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16、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甘油管藏的方法适用于频繁使用的菌种
B.临时保藏的方法需要将菌种保藏在37℃恒温条件下
C.甘油管藏法需要将菌液与甘油混合后,在4℃条件下保藏
D.长期保存的菌种不适于使用固体斜面培养基
17、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18、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19.下列不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
A.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
B.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
C.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物的增加量
20.下列关于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较多,会污染环境
B.加酶洗衣粉中不含表面活性剂
C.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效果与水温有关
D.加酶洗衣粉中一般不含肽酶
2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底物一定是葡萄糖
22.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的发酵,结果发现产生的酒精很少,可能的原因是( )
①干酵母未进行活化处理 ②CaCl2溶液浓度过高
③加入酵母细胞前海藻酸钠溶液未冷却 ④活化酵母菌用的是蒸馏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B.可以被反复利用
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24.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CaCl2 溶液的作用是( )
A.用于调节溶液PH B.用于进行离子交换
C.用于胶体聚沉 D用于为酵母菌提供Ca离子
25.固定化细胞常用载体的共同特点是( )
A.不溶于水且多孔 B.富含营养物质
C.对酶的活性无影响 D.最适PH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蓝莓中富含大量超抗氧化物——OPC花青素,常吃可使眼睛明亮、皮肤紧致。蓝莓的深蓝色色素中含有能够促进血液流入大脑的化学元素,有补脑的作用。某探究小组利用蓝莓汁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并设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从野生酵母菌种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将1ML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70、180、160.据此可得出,每毫升样液中的酵母菌数为 ,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出的平板上铺满了酵母菌菌落,且部分菌落连在一起,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 。
(2)制作蓝莓汁时,加入一定量果胶酶的目的是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如何检测装置发酵液中是否产生酒精:
(3)如果在果酒基础上获得蓝莓果醋,应进行的操作是接种 ,并不断通入 ,将温度调至
2.如下所示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共8分)
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7H2O
FeSO4
(CH2O)
琼脂
H2O
含量
3g
1.5g
0.5g
0.01g
30g
10g
1000ml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配好之后倒平板之前都要先进行的是 ;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 左右,并在离酒精灯火焰 cm操作。
(5)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的物质是 ,并加入的物质是 。
3.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置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2分)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 ,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这种培养基属于___ 培养基,配置培养基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法为___
.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 染色法,如果培养基某部位出现 ___ 现象则说明存在纤维素分解菌.
(3)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法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 .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 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 的目的是 .
(5)某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 ,该同学采用活菌技术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原因是 .
4.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共12分)
组别
加入物质(等量)
洗衣粉(等量)
水温
褪污时间
1
油污布
普通
40℃
2
油污布
加酶
40℃
3
油污布
普通
5℃
4
油污布
加酶
5℃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______.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 .
(5)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的实验组合是______,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
5.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生成啤酒酿造实验,请根据其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实验原理:利用固定化酵母菌分解麦芽汁,生成啤酒。实验步骤:
第一步:酵母细胞活化。取一克干酵母,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 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一小时,使其活化。
第二步: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0.7 g海藻酸钠,放入另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 mL,并搅拌,直至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加热时,注意火候。
第三步: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均匀。
第四步:用注射器以恒速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0.05 mol/LCaCl2溶液。制成凝胶珠。
第五步:倒去CaCl2溶液,加无菌水洗涤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300mL麦芽汁溶液,置于25 ℃下封口,发酵五天后,倒出发酵后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
(1)酵母细胞活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中注意火候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三步中要等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固定化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浅黄色,如果凝胶珠颜色过浅,则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_______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配制的海藻酸钠浓度__________。
(3)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过程要在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同时要控制适宜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