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48 KB
- 2021-04-27 发布
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
一、激情导入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
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
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
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1934年9月25
日,鲁迅先生写了
这篇文章,批驳对
抗日前途失去自信
的悲观论调,鼓舞
了民族的自信心,
揭露反对派对人民
群众的精神毒害。
万和桃园中学 涂海兵
• 1、对方的论点是什么?
• 2、鲁迅先生提出的论点
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
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听朗读录音,思考问题
• 从公开的文字看起来:两年以前,我
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
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
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了。
三、合作探究
齐读课文一、二两段,思考问题:
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论点?
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
对方的论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 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两年以前:地大物博
不久:希望着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
默读3—5段,找作者批驳的“突破口”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悲观论者早就失
掉了自信力,只
有“他信力”,
现在是在发展着
“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
明其论点
突破口
是信“地”
信“物”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男女生交叉读6-8段,思考:
(2)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
通过古今国人自信的事例。
(1)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4)今之没有失去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C. 从处境上看:
A. 从人数上看: 何尝少呢?
B. 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
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间接反驳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古
今
埋头苦干的人
有确信, 不自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舍身求法的人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
地底下。
脊
梁(6—8)
(9)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了
敌论点:
四、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
一、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二、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射靶子)
三、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1、在你的心目中有谁称得上是中国今天的脊梁?
示例:解放军战士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今天的脊梁。98特大
洪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
堤坝。
(提示:如刘翔、袁隆平、邓小平……)
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今天的脊梁。
。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
沦亡百年之后回到祖国的
怀抱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英国旗徐徐降下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9月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
2009国庆60年阅兵
2、今天,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怎样
做一个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
有关自信的名言
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
的东西。 ——德莱顿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
自信心了。 ——培尔辛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
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
相关文档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8匆2021-04-27 15:03:5145页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2021-04-27 14:59:0117页
- 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Howcanwebe教2021-04-27 14:55:5118页
-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2021-04-27 14:54:4813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8蝴蝶的家2021-04-27 14:52:4020页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22021-04-27 14:44:4610页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复习2021-04-27 14:44:3221页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诗两首课件22021-04-27 14:39:2724页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2021-04-27 14:37:2423页
-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4相貌各异2021-04-27 14:29:08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