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 MB
- 2021-04-27 发布
要点一 世界海陆分布
1
.
世界海陆的分布特点
(1)
从全球来看,地球面积的
71%
为海洋,
29%
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
.世界海陆的具体分布
(1)
大洲与大洋
(2017·
南昌市一模
)
我国和新加坡于
2015
年
11
月
7
日在新加坡发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关于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读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位置图,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关于新加坡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属于北半球国家
B
.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
C
.位于亚洲东南部
D
.属于印度洋沿岸国家
【
解析
】
新加坡在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
A
叙述正确;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
B
叙述正确;新加坡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C
叙述正确;新加坡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
D
叙述错误。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D
。
【
答案
】
D
2
.签约日,一艘轮船在印度洋北部由波斯湾向马六甲海峡航行,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轮船逆风逆水航行
B
.轮船逆风顺水航行
C
.轮船顺风顺水航行
D
.轮船顺风逆水航行
【
解析
】
北印度洋的风向和洋流流向为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旋转的洋流在北印度洋由东向西运动,所以轮船由西向东航行是逆水的;在北印度洋中,洋流的形成是季风引起的,所以轮船向东航行也是逆风的。
【
答案
】
A
下图为某运河位置示意图,
2014
年
12
月
22
日该运河正式开工建设。
读图完成
3
~
4
题。
3
.若该运河通航,下列重要航道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4
.该运河修建计划酝酿百年才开工,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
A
.火山地震多发
B
.路经湖泊、沼泽
C
.高寒冻土广布
D
.飓风、洪涝多发
【
解析
】
第
3
题,结合该区域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地处中美地区,该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该运河的开通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最大。第
4
题,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多,地质条件复杂;路经湖泊,有利于修建;该地位于热带,无冻土;该地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飓风影响少。
【
答案
】
3.B
4.A
要点二 降水
1
.
形成条件
(1)
空气达到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
(2)
有足够的凝结核。
(3)
水滴增大到能下降到地面。
2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017·
天津南开一模
)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
(
虚线,单位:
℃
)
、降水
(
实线,单位:毫米
)
分布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据图判断甲、乙两地
(
)
A
.
1
月气温差异大
B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C
.
7
月气温差异大
D
.乙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
解析
】
本题考查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从
图中等值线可以看出,甲、乙两地
1
月和
7
月气温均高
于
25
℃
,温差小,
A
、
C
错误。甲地
1
月降水量在
250
~
750 mm
之间,
7
月降水量在
1 500
~
2 000 mm
之间,降水量季节变化幅度在
750
~
1 250 mm
之间;乙地
1
月降
水量在
1 000
~
1 250 mm
之间,
7
月降水量在
1 000
~
1 500 mm
之间,降水量季节变化幅度在
250
~
500 mm
之间。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于乙地,
B
正确、
C
错误。
【
答案
】
B
2
.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A
.气温低,海陆因素
B
.气温低,地形因素
C
.气温高,海陆因素
D
.气温高,地形因素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地
1
月份东侧降水比西侧多,原因是
1
月份该地多东北风,东侧为迎风坡,西侧为背风坡,所以可以推断丙地为山地,而等温线在丙地呈现闭合曲线,更加印证了丙地为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低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地区,
B
项正确。该半岛呈狭长形态,海陆差别不大,排除
A
、
C
、
D
三项。
【
答案
】
B
(2017·
聊城模拟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3
~
4
题。
3
.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
.沿海多,内陆少
B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
.东部多,西部少
D
.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4
.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
解析
】
第
3
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该地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使大陆沿岸的降水减少。
【
答案
】
3.C
4.B
要点一 世界的居民
1
.
世界人口分布
(2017·
江西联考
)
著名学者帮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如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
B
.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
C
.乙处沿铁路线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制
2
.
①②③④
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
(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解析
】
第
1
题,根据陆地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非洲,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好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第
2
题,图中
①③
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
②
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
④
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
答案
】
1.B
2.C
(2017·
辽宁模拟
)
国家创新指数是通过评估制度和政策、基础设施、商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以及人力技能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读世界部分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
GDP
图,回答
3
~
4
题。
3
.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而人均
GDP
低于冰岛的是
(
)
A
.瑞士
B
.加拿大
C
.巴西
D
.以色列
4
.图中
A
、
B
、
C
、
D
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
)
A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印度
B
.澳大利亚 美国 印度 中国
C
.美国 中国 澳大利亚 印度
D
.澳大利亚 印度 美国 中国
【
解析
】
第
3
题,读图可知,纵坐标表示国家创新指数,据图可判断出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的国家有瑞典、瑞士、以色列;横坐标表示人均
GDP
,读图可知人均
GDP
低于冰岛的国家有意大利、以色列、匈牙利、巴西、南非,综合可知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而人均
GDP
低于冰岛的是以色列。第
4
题,由图可知,
B
、
D
两个国家人均
GDP
低,
可推知二者应为发展中国家,即选项中的中国和印度,且
D
国人均
GDP
更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应为印度
(
中国人均
GDP
较印度高
)
。美国、澳大利亚均为发达国家,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数量较美国少很多,因而其人均
GDP
较美国高。
【
答案
】
3.D
4.C
(2017·
江西联考
)
读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回答
5
~
6
题。
5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
A
.亚洲、欧洲、非洲
B
.亚洲、非洲、欧洲
C
.非洲、欧洲、亚洲
D
.非洲、亚洲、欧洲
6
.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
①
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
平均海拔低
③
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
地广人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解析
】
第
5
题,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低地不适宜居住;欧洲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适宜在低地居住。第
6
题,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
答案
】
5.D
6.B
考向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015·
安徽高考
)
下图为
25°N
~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读图完成第
1
题。
1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
A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东亚与南亚
C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西欧与南亚
【
解析
】
图示区域拥有的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该运河将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选项中,连接北美东岸与西欧的是大西洋,连接东亚与南亚的是马六甲海峡,连接北美东岸与西岸的是巴拿马运河,而连接西欧与南亚最便捷的海上通道要经过苏伊士运河。
【
答案
】
D
(2014·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Ⅱ
)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
约
34
°
N
,
117
°
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
如图
)
价值
7.446
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第
2
题。
2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
A
.好望角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
【
解析
】
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可知,甲国位于南美洲北部。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
—
巴拿马运河
—
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
答案
】
C
(2014·
海南高考
)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
(
海洋运输
)
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
(
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
。据此完成
3
~
5
题。
3
.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
N
临近
(
)
A
.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
.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4
.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
A
.可全年航行
B
.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
.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
.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5
.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
A
.中国
—
巴西
B
.日本
—
英国
C
.越南
—
法国
D
.美国
—
印度
【
解析
】
第
3
题,结合图中的海陆轮廓可判断出
N
位于白令海峡附近,临近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第
4
题,极地附近磁场很强容易使罗盘失灵;北极航线纬度高,冬季结冰,不能全年通航;受浮冰等因素的影响,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和单位距离能源消耗都较高。第
5
题,若北极航线开通,会大大缩短日本和英国之间的海上运输距离,受益很大。
【
答案
】
3.D
4.C
5.B
考向二 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2013·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Ⅰ
)
下图为
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 424
米,距海约
180
千米。读下图,完成
6
~
7
题。
6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洋流
7
.该区域位于
(
)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解析
】
第
6
题,
45
°
N
由西向东经过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等地,但亚欧大陆上的高原荒漠出现在距海较远的地区,可以排除,故该区域位于北美洲;图中西部地区植被覆盖较好,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可推断出西坡为迎风坡;图中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受西部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少,为荒漠区。第
7
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是山区,且为迎风坡,东部是高原荒漠区,故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即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答案
】
6.B
7.D
(2015·
重庆高考
)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8
题。
8
.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
A
.台风雨
B
.地形雨
C
.对流雨
D
.锋面雨
【
解析
】
由图可以看出,马尔代夫主要位于
3°N
~
6°N
、
72
°
E
~
74
°
E
之间。南北纬
10°
之间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
答案
】
C
(2015·
浙江高考
)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
30°
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据此完成
9
~
10
题。
9
.下图为北纬
30°
附近
①②③④
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
A
.甲
—
①
,乙
—
②
B
.甲
—
②
,乙
—
④
C
.甲
—
③
,乙
—
①
D
.甲
—
④
,乙
—
③
10
.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
B
.距海远近
C
.洋流性质
D
.海拔高度
【
解析
】
第
9
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
④
地,故甲和
④
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
(
有雪山
)
,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
③
地气温相对较低。第
10
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
(30°N)
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大,故
A
项中的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
C
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
B
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
答案
】
9.D
10.D
11
.
(2014·
江苏高考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
1
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
3
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
8
月底开始迁出。图
2
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1)
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4)
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________
。
(
填写字母
)
A
.飞越唐古拉山口
B
.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
.飞越喜马拉雅山
D
.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
解析
】
第
(1)
题,结合材料二中的文字描述和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在
3
~
8
月,
7
月份平均气温达到最高,
8
月底气温逐渐下降。第
(2)
题,读图
2
可知,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的过程中,时间长达
3
个月,停留地多为湖泊,即湿地环境。第
(3)
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读图
1
可知,南亚地区的纬度位置低、海拔低,北部有山地高原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南亚地区冬季温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河口湿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第
(4)
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和图
1
可知,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要飞越喜马拉雅山。
【
答案
】
(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
6
、
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
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
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
(
原
)
寒
(
冷
)
湿地
(
河湖、沼泽等
)
(3)
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
(4)C
考向三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2015·
上海高考
)
“
一带一路
”
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
12
~
14
题。
12
.
“
一带一路
”
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
①
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
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
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
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3
.
“
新丝绸之路
”
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
A
.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
.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
.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
.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14
.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
“
嫁接
”
,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
“
一带一路
”
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
)
A
.大洋洲、西欧
B
.东欧、东南亚
C
.中亚、西亚
D
.东亚、南亚
【
解析
】
第
12
题,
“
一带一路
”
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
“
世界工厂
”
,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第
13
题,
“
新丝绸之路
”
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中亚与西亚地区人口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化圈,在欧洲依次经过东欧文化圈和西欧文化圈。第
14
题,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
答案
】
12.A
13.D
14.C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27 12:18:1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25 21:21:214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5 16:37:5844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1 17:40:473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4-21 16:43:43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48:05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03: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