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1 KB
- 2021-04-27 发布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2014辽宁学考,17,3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共同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达成共识。这突显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 )
A.和平与发展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打击恐怖主义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A 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2.(2017天津文综,3,4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本题考查联合国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相关知识。我国提出的“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理念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以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世界各国的认可”不符合实际,排除①。②错误,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法理依据”。
命题评审 本题以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背景,凸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责任意识,帮助考生树立大国意识,让考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体现了政治学科命题的价值观渗透特点。本题的两个题肢设置了偷换概念的陷阱。材料中强调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但题肢中却偷换为“外交政策”和“法理依据”,所以考生要准确把握材料中的概念,才能正确作答。
3.(2017海南单科,15,2分)成立于1914年的国际刑警组织现有190个成员国,是唯一的全球性警察合作组织,长期致力于全球性政府间执法安全合作。2016年11月,在该组织第85届全体大会上,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当选新一任主席。中国人首次当选该组织主席( )
①强化了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
②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③表明中国的执法水平受到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
④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执法安全合作领域的领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刑警组织主席与强化了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没有直接关系,①不合题意。④中的“领导地位”说法错误。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4.(2017课标Ⅰ,18,4分)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安全对话与合作,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也说明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①②正确切题。题干中的措施既有双边合作,也有多边合作,
且从题干中也看不出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排除③。④夸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排除。故选A。
5.(2016课标Ⅱ,18,4分)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措施( )
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
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中国的这些措施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符合时代主题的要求,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同时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种体现,故①②符合题意。这些措施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不等于维护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权利,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具有平等权,各国都有权利发展,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不选③。这些措施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不是奠定经济基础,故④说法错误。
6.(2016浙江文综,33,4分)中国曾创建了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促成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终达成,现在又积极推动叙利亚、乌克兰、中东等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这表明( )
①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中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说法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B和C。A、D中,②为共同题肢,肯定入选。比较①和④,中国积极推动政治对话进程和全球经济治理,涉及的是国际秩序问题而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所以选A。
7.(2016天津文综,3,4分)2015年,中国外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从夯实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到巩固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参与解决伊核问题,到推动巴黎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从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进口商品降价,到多国调整对华签证政策,出入境更加方便,中国与世界进入了深度互动。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④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点。我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建设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①表述错误,②正确。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错误。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正确。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8.(2015课标Ⅰ,19,4分)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材料并未体现“第三方威胁”,故②不选。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时,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③说法错误。①④均正确切题。故选B。
9.(2014浙江7月学考,10,2分)2014年3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紧急会议。中方呼吁有关各方在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再一次表明我国( )
A.维护独立和主权的决心
B.坚持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C.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D.主导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势
答案 C 题干表明,我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再一次表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C正确切题,A、B与题干无关。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秩序,D错误。应选C。
10.(2014课标Ⅱ,18,4分)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有利于拓展中非共同利益。②④可选。中非不是“区域共同体”,①不选。③错在“主导力量”上,夸大了中国对非洲经济发展的作用。
11.[2014江苏学考,41(1),4分]2013年以来,面对跌宕起伏的国际战略形势,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更真的诚意,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找寻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我国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地处边疆的劣势转化为跨境合作的优势,坚持在竞争中互利,在合作中共赢,有力地助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请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概括材料反映的信息。(4分)
答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1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