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50 KB
- 2021-04-27 发布
第三章 第 3 节
一、选择题
1.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 1 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
实验,图 2 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图 1 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B.若对 1 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
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
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解析] 图 1 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
同,A 正确;如果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 1,则取自该幼苗的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高,则放
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正确;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
理,则可以提出三种假设:①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②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③赤
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进行进一步实验,C 正确;生长素的化
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能通过翻译过程合成,D 错误。
2.植物体内存在着调节生长发育的多种植物激素,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激素对植株侧
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比较曲线 2 和 4 可获得结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比较曲线 1 和 3 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C.比较曲线 3 和 5 可知,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
D.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侧芽的生长
[解析] 比较曲线 2、4 可知,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A 错
误;比较曲线 1、3 可知,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涂抹细胞分裂素则生长,故说明细胞分
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B 正确;曲线 3 和 5 两组有两个自变量,一是顶芽的有
无,二是涂抹的植物激素种类不同,C 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 错误。
3.(2019·哈师大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
错误的是( D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洒 2,4-D 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解析] “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A 正确;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也可
以防止落花落果,B 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
脱落的作用,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 正确;该现象发生的根
本原因是受到植物自身基因的调控,D 错误。
4.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瓜农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地雷”的情况。膨大剂、催熟剂、增
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B )
A.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
C.催熟剂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
D.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解析]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因不在植物体内合成,故不应叫植物激素;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
作用,故催熟剂应该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植物体内没有使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分解的
酶,但有使相应植物激素分解的酶,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效果更稳定。
5.甲、乙、丙及 NAA 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甲、乙、丙皆为有机物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可能是赤霉素,乙是脱落酸
[解析] 植物激素甲会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为脱落酸。植物激素乙促进生长
抑制种子休眠,为赤霉素。植物激素丙促进植物体生长,同时可以用于单性结实,为生长素,
甲、乙、丙都是微量有机物,A 正确;甲抑制生长,乙促进生长,二者具有拮抗作用,B 正
确;乙、丙都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C 正确;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D 错误。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相符的是( C )
选项 激素名称 相关描述
① 赤霉素 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植株增高
② 脱落酸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③ 生长素 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④ 乙烯 主要合成部位是植物的幼嫩部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株增高;②脱落酸主要分布在将要脱
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③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根尖分生区等区域;
④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7.(2019·山东青岛胶州高二上期末考试)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调节过程
D.在豌豆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素与乙烯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解析] 在豌豆幼苗的生长过程中,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
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
伸长的作用,所以 D 项错误。
8.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
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解析] 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浸泡,可降低种子细胞内
脱落酸的含量,解除其抑制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
9.下列事实能证明赤霉素是高等植物自身能合成的天然物质的是( C )
A.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 50%以上
B.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
的症状
C.从连荚豆未成熟的种子中分离得到赤霉素结晶
D.从真菌培养液中提取出赤霉素
[解析] 植物激素应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
10.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 5 种溶液中 24 h,然后
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例,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
浸泡液 雄花 雌花 雄花∶雌花的比值
清水(对照) 21.1 3.8 5.6
甲(赤霉素)(100 mg·L-1) 4.7 4.7 1.0
乙(CP)(100 mg·L-1) 7.8 6.2 1.26
丙(乙烯利)(1 000 mg·L-1) 19.6 3.7 5.3
丁(整形素)(10 mg·L-1) 33.1 1.2 27.6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乙液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分别使用甲、乙液处理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均下降,
说明甲、乙液都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使用丁液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增大,说明丁液有利于
雄花的形成;使用丙液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与对照组差别不大,说明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
化影响不大。
二、非选择题
11.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 1,用_③④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如将
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植物茎的生长情况是_向窗口弯曲生
长__。
(2)生长素与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图 2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示中 X 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抑制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
该过程中_酶__的活性来实现的。所以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主要是通过提高_生长素__的含量
来实现的。
②对于完整的胚芽鞘来说,赤霉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_胚芽鞘尖端__,生长素主要的作
用部位是_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__。
③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协同__作用。
[解析] (1)要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自变量应为单侧光的有无,且除单侧光
外,实验中应无其他影响蚕豆生长的因素,所以应选用装置③④进行实验;将装置④放在匀
速旋转器的圆心上,由于光源与植物的相对位置固定,故茎生长依然表现出向光性,此处为
向窗口弯曲生长。(2)赤霉素和生长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
用。由图 2 可知,赤霉素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进而促
进细胞的伸长。要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除了促进合成以外,还可以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12.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
后放在 0~5 ℃的低温下 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
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脱落酸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
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拮抗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
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受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
的_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
因为该类物质_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__。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
序性表达的结果__。
1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某棉
农在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
有人认为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进行探
究。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要验证推测,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并在图 B 的 1、2 位置应分别放置_含
脱落酸的琼脂块__和_空白琼脂块__。
(2)将乙组和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_丙组叶片脱落数量明显多于乙组
__,则推测正确。
(3)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可以说明_棉花顶芽的确会产生
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功能__。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所以该
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其他变量要相同,即需符合单一变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