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4-27 发布
辽宁省盘锦市盘锦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
A.《论语》 B.《墨子》 C. 《道德经》 D.《韩非子》
2、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世界哪些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 )
(1)“仁”的学说(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有教无类“(4)”贵贱有序“
A. (1)(2)(3) (4) B.(2)(3)(4)
C.(1)(2)(4) D.(1)(2)(3)
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C.老子“无为”思想 D.孟子“性善论”
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
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
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存天理,灭人欲”
C.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D.“学者须先立志
5、右图是秦朝标准字体。下列相关评述恰当的是 ( )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选择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元曲和杂剧 B.宫廷舞和京剧
C.话本和小说 D.风俗画和文人画
7、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 )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 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
C.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 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8、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9、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验 B.重实用 C.重民众 D.重理论
1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D.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11、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B.重视道德的意义
C.肯定人的价值 D. 推崇君主权威
1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1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B.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14、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15、十九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
A.交通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决定因素
B.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交通工具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格林尼治时间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16、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 贝尔发明的电话 D.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17、.一批同学去看书画展,导游在介绍时说:“这幅画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对这幅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B.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人
C.这幅画属于印象派画作 D.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作品
18、某部作品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
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这部作品应该是( )
A. 《红与黑》 B. 《人间喜剧》
C. 《悲惨世界》 D. 《战争与和平》
19、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是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代,美国五大影院为了体现上流社会的高雅品味,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这种习俗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说明( )
A.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电影业走向衰落 B.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C.精神的空虚使人们追求享乐型生活 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
20每天晚上看看七点的新闻联播,然后听听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是很多中
国人的习惯。这体现了电视的哪项功能( )
A. 生活消遣 B.娱乐功能 C.传播资讯 D.远程教育
21、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文化启蒙的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
①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②形成“救亡图存”的思想
③开始“师夷长技”的实践 ④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
A.建立英国式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愿望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民生思想 D.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23、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24、 1927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表明( )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已经完善
B.体现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C.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D. 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25、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冲破了思想藩篱 D.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26、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能验证这一说法的理论是( )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27、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最先出现于美国 ②有利于抵制腐朽文化的传播
③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沟通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
A.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29、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广大科技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 ④政治运动的开展和文革的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下图 “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
A.扫盲工作 B. 加强中等教育
C.普及义务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40分)
3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材料三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物,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
思想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提出的思想主张(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4分)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物,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这一观点的理由。( 6分)
32、(15分)材料一: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并指出三民主义指导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和法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的主张;综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6分)[源(3)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提出了哪些创新的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5 CDBCB 6—10 DCABC
11—15 ADBAB 16—20 DCBDC
21—25 ACDBC 26—30 DBCAC
31、(20分)
(1)观点:天下为主,君为客。不同: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文艺复兴批判天主教会。(6分)
(2)思想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经世致用。(4分)
(3)理由: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内容上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4分)
(4)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只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欧洲启蒙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6分)
32、(1)原因: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4分)。
政治: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法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宪法》(4分)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革命方面: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
理论方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分)
(3)创新的观点:发展经济方面:进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祖国统一方面: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