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 MB
- 2021-04-27 发布
第33讲 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二战”
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教材金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魏国漳河年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当地流行着一种恶俗:居民们每年都要向漳河神——河伯奉献一位年轻的女孩,给河伯当老婆,期望法力无边的河伯息雷霆之怒,不要用洪水残害人民。但是漳河依然年年泛滥成灾,危害人民。后来,漳河边来了一位贤明的地方官西门豹,他了解了河伯娶亲的真相后,就设计把那批鱼肉百姓的乡绅、里正统统扔到河里,并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从此,漳河两岸的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西门豹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使漳河两岸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体现出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答案 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体现出人类积极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思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下面的三幅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4个箭头表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 16世纪英国大思想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
(1)材料一中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2)材料一中三种观点分别代表哪种人地关系思想?它们分别反映了对自然的哪种态度?
(3)在材料一中哪种观点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会使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为什么?
(4)培根的观点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1)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
(2)分别代表的人地关系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谐论和可持续发展论。
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善待自然。
(3)观点二。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是人类忽略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采取掠夺式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出现的。
(4)人定胜天。征服自然。
3.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答案 (1)A.④ B.⑥ C.⑤ D.③ E.① F.② (2)D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果仍然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人类最终将陷入绝境。
(2)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为了使各国都能良好的发展,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教材金句
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极力追求的基本目标,又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这三个系统都是在人的管理调控下进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观念
含义侧重点
发展的观念
强调经济的增长,但要与环境协调发展
公平的观念
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
环境的观念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权利的观念
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物质生活享受和环境享受的权利
(2015·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
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④正确。所以D正确。
1.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它们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①一个地球,一个家庭——__________的观念。
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__________的观念。
③世间万物,生命之网——__________的观念。
④地球充满生机——__________的观念。
答案 ①公平、权利 ②发展 ③公平 ④环境
2.读“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发展援助、环境保护和清洁水源所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及电能的应用,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水电 D.太阳能
(3)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 (1)发展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
(2)A (3)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八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建苹果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试着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答案 (1)第三种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3)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野蘑菇,利用丘陵果园、茶园、水库、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想,只要符合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实际,方案科学合理即可)
下图为“浙江省控断面劣五类水体分布图”。完成1~2题。
1.浙江省全面消灭劣五类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公平的原则 B.发展的原则
C.环境的原则 D.权利的原则
2.有关劣五类水体分布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经济最发达地区,因为污染最为严重
B.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因为环境承载力低
C.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因为环境承载力低
D.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因为污染物多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消灭劣五类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的原则。第2题,图中6个点并非是浙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故A项错误;6个点分布在河流下游,故B项错误;河流下游,靠近海洋,环境承载力比较高,故C项错误。
课时训练
(2018·百校联盟猜题卷)矮围(如图)是一种利用水位消涨进行非法捕捞的形式,对湿地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破坏十分巨大。矮围在湖南省沅江市境内的南洞庭湖区非常普遍。2016年底,沅江市政府正式启动“拆围行动”,力图以最快速度恢复湿地生态。完成1~2题。
1.一年中,矮围对渔业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7月 C.3月 D.5月
2.“拆围行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环境的观念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1月洞庭湖区降水最少,水位最低。第2题,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而拆除矮围,符合环境的观念。
3.(2018·浙江新高考模拟预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干旱区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内蒙古地区退耕还牧,增加草地面积
D.沿海湿地大规模围垦,发展海洋经济
答案 C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5.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答案 4.A 5.C
解析 第4题,在阶段①崇拜自然;到阶段②改造自然;到了阶段③征服自然;到了阶段④人类体会到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5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据此回答6~7题。
6.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7.下列措施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是( )
①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 ②推行节能技术 ③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 ④关闭高耗能企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6.C 7.C
下图为“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第8题。
8.该社会发展阶段( )
A.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 C
图甲为“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流程图”,图乙为“曹妃甸位置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经济区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市场
10.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它的示范意义表现在( )
A.产业结构多样 B.劳动力需求少
C.污染物零排放 D.资源利用率高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选B。第10题,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可能是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多样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故选D。
11.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习近平瞩望绿水青山》,视频中提到“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所指现在的生存不能影响后代的生存,要让后代与我们有同样的生存条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
(2018·浙江省绿色评估联盟考试)2017年7月,浙江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安吉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1 300多米的高山沼泽地。完成12~13题。
12.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
A.环境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13.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 )
A.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禁止高强度捕猎
C.保护原生态栖息环境 D.迁至野生动物园
答案 12.A 13.C
14.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哪些?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大体上是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
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
材料二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______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等。
(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经济 社会 (2)降低 资金、技术、人才(任答两点)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25 21:21:214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5 16:37:5844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1 17:40:473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4-21 16:43:43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48:05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03: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