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4-27 发布
高二政治(选修)(一)
一、单项选择
1.图 1 画的是位少女,图 2 是位老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 1 和图 2,
再共同看图 3。看过图 1 的人认定图 3 是少女,看过图 2 的人认定是老妪。事实上,
图 3 是图 1 和图 2 的结合,从中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
效果表明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
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 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2. “几何公理如果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真理必须是符合人们利益的认识
B.只要同利益联系起来,人们的认识就是错误的
C.真理必须是符合多数人利益的认识
D.利益立足点不同,会影响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3. 剪纸艺术属于我国传统装饰艺术,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千百年来,每逢佳节,
人民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剪纸
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上看,剪纸艺术
A.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实质上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与客观事物没有联系,只与情感和愿望相联系
D.是对客观事物直观的反映
4.在美学中,总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的时候,仿佛
太阳在微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跟着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
“移情”的说法
A.是主观主义的观点,因为它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B.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说明
A.物质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
B.物质的具体形态由于意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多样性
6.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的一点力量,一口气、一滴水就足
以致他死命。但是纵使这世界毁灭了他,人却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认
识死亡,认识世界对他具有的优势,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这说明
A.意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阅读漫画《一“页”障目》,据此回答 8~9 题。
8.漫画中安监人员对安全事故隐患的认识说明
A.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C.意识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9.漫画启示我们,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
①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③掌握科学理论,并不断充实我们的知识 ④摆
脱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超出社会实践的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顺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潮流,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当代人类
1/5 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其理论依据是
A.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的意识作用不同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D.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是第二性的
林清玄写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据此回答 11~
12 题。
11.本诗蕴涵的哲理是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不同意识对
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④意识有抽象和具体之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以下说法与诗中哲理一致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心静自然凉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3.2009 年 10 月 16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成功举行,本
届全运会的会徽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汉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
同时,会徽由 11 个运动人形组成,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
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 11 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运会
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
心结”的概念。其中包括的哲理是
①艺术创作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②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创造者的想
象力 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意识的来源是客观物质世界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
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 D.①②③④
14.收购消息一公布,很多竞争对手及相关企业持反对意见。其次,众多网民也极力
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而朱新礼等汇源大股东极力出卖汇源果汁。这说明
A.意识是复杂的,不可能完全正确
B.知识构成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同
C.立场不同,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D.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人而异的
二、简析题
15.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
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
据此有人认为,“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请你简要评析这一
观点。
高二政治(选修)(二)
一、单项选择
1.2009 年 5 月 17 日召开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会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
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繁荣
哲学社会科学。上述要求的依据是
A.哲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如实反映
B.哲学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C.哲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方案
2.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
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想问题是从实际出发的 ②邻人之父“大亡其财”犯了主观
主义的错误 ③富人凭个人好恶而智子疑邻,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④富人的
做法是唯心主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这
是徐寅《梦》中的诗句。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有时犹如现
实生活。对梦境的正确认识是
A.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
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
C.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
4.基于目前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价格上涨,2009 年 6 月 30 日,央行在银行间
市场进行了 800 亿元的正回购操作,7 月 7 日央行继续回笼资金 1 700 亿元。这一操
作体现了
A.人的主观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
B.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C.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5.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要想做出一流的业绩,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需要具备多
方面的能力。但相比其他各项能力来说,决策力则是重中之重。决策,是团队管理的
起始点,也是团队兴衰存亡的支撑点,更是影响领导者业绩和团队命运的关键点。决
策者要提高决策力,关键要做到
A.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从人们的愿望和需要出发
C.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反对错误的政绩观。重形式,轻务实,热衷于搞“政绩工
程”“形象工程”,是错误政绩观的表现之一。这种做法
①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②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③对人民的利益不会有任何影响
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由哈勃望远镜的照相机于 2009 年 7 月 23 日拍
摄的木星照片,这张照片清晰地显示出了这个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大气层上有一个巨
大的“黑斑”。材料体现了
A.意识只能用文字来记录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人类思维转化成了物质财富
8. 2008 年至 2012 年,我国科学家将利用 5 年时间,对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进行全面调
查,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客观存在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人们才能产生意识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9.2010 年 2 月 17 日,《文学报》载文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
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灰色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更加深远的态
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B.精神的作用是无所不能的
C.错误的意识是脱离客观现实的 D.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
10.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结合。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因为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D.只有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
11.与上一辈克勤克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不同,“80 后”超前消费意识崛起,花
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
梦”。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表明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2.随着《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热播,作为《我的兄弟叫顺溜》拍摄地的安徽省寿县
借着古城墙气势雄伟、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打起了旅游
牌。这体现寿县人民
①正确有效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履行经济职能,
发展文化产业 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④
13.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
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说法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①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②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同时产生的 ④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④
1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
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15.2009 年 8 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
通知指出,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
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民族电子工业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的客观需求。这体现了
A.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人们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即科学的预见性
D.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
16.2009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在墨西哥举行,环境日以“地球需要你:
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环境日旨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
施,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搞好世
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依据是
A.利益立足点不同导致对同一事物的评论不同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对事物的反映
17.首家太空旅馆“银河套房”将于 2012 年对外开张,它将以每 80 分钟环绕地球一
次的速度运行,不过费用也是银河系中最昂贵的,入住 3 天需要花费 400 万美元。人
们能够建成“银河套房”说明
A.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尊重客观规律是办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C.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揠苗助长”则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 18~19 题。
18.“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C.强调了规律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19.“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认识并利用规律
B.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C.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事物的规律
D.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2009 年春季天气干旱,气象部门在北京 20 多个作业点持续发射火箭弹实施人工
降雨,有力地缓解当地的旱情。据此回答 20~21 题。
20. 天气预报准确是人工降雨及时准确发挥效力的前提,降雨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天
气实况,只有找到积雨云,火箭炮才能“弹无虚发”。这说明
A.只有采取适当的行动才能改变自然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C.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D.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属性和规律
21.对于较强的降水天气,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能够做到及时降雨准确无误,
但对于弱降雨过程,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只能提高降水强度,而不能达到完全降水的预
期效果。这说明
A.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有时是无能为力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性质因人而异
C.世界上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无限发挥主观能动性
2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创造性③意识活动能够指导人
们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 “神创造了这个世界”
A.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列宁曾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据此回答
24~25 题。
24.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 ③
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
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对唯心主义哲学,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具体分析,科学批判
B.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C.从整体上肯定唯心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应彻底否定唯心主义
高二政治(选修)(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
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
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
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小李同学在随笔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前,铃声是紧张的”。这
说明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动具有导向作用
3.一则公益广告这样说道:“如果不珍惜资源,那么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
泪。”这则公益广告所反映的唯物论道理是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愚昧无知+贪图小利=古塔倒霉
4.从唯物论角度看,上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加大科普力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要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
5.“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
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
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7.亚龙湾是目前海南三亚高端酒店最为集中的区域。春节期间,亚龙湾每晚均价过万
元的酒店比比皆是,大多数酒店房价比平时涨了 3 至 5 倍。盲目上涨的酒店消费价格
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此有不少人改变了春节期间到三亚度假的计
划,宁愿选择新马泰的出国游。这表明,酒店管理者
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B.犯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
C.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D.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8.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
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时多样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相互联系是有条件的
9.《人民日报》2010 年 10 月 22 日电,北京市交管局日前取消带“4”车牌,引来强
烈关注。据北京市交管局介绍,由于“4”与“死”谐音,很多车主都不愿意选带“4”
的车牌,导致该类车牌滞留严重。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
A.否定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B.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
C.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
D.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0.右侧漫画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11.中央新闻频道近期推出的环保调查纪录片《水问》(The
Water Cries),从水危机、水治理、水生态、水安全、水智慧、水文明等角度分析
了中国的水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要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我们应该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树立节约意识
②对水资源从分布、利用、生态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把握事物的联系,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这直接体现了
A.辩证的否定 B.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C.一般寓于个别之中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14.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
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
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
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6.办事情事先推广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是在深圳等经济
特区试验取得成功后推广开来的。这一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建国 60 年来,我国“三农”事业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
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哲学上看,对当前农业农村面
临的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
①承认其客观性,不回避矛盾 ②具体地分析这些矛盾,并努力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
正确方法 ③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越多,事物发展就越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 0,健康是 1,没有了 1,全是 0,有
了健康,则是 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由此可见
A.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关键部分的功能不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C.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
D.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19.“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
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
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性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
的药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是药三分毒”不符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D.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简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年我国出台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推进试点工作。2007
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80%的县,2008 年覆盖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 2007 年 7 月在 79 个城市开始试点,2010 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
时机已经成熟。温家宝强调,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重点解决城镇非从
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看病就医问题;各地
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
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要通过
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
形成合力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高二政治(选修)(四)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前所未有的协同措施,以遏制危机对经济的不利
影响,提振金融市场信心。美国的次级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挺好的事,其出发点是让
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浮现,最终导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爆发。这说明
①矛盾主次方面发生变化会带来事物性质的变化
②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往往与人的意识是无关的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中,青少年占 80%以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
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
响,而且长时间沉溺网络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妨碍学业。这里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
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矛盾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次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3.法国一家报社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果卢浮宫博物馆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一
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最后,在众多答案中“抢救距离窗口最近的”获得金奖。这
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全面的观点 ③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发展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
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稻草效应”
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无形的量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
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跟多的窗户玻璃,直至房屋倒塌。与“破
窗理论”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成语是
A.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B.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D.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前进的、上升的
C.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了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
7.下面两幅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社会存在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9 年 4 月 16 日,中宣部等 9 部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
志愿服务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宣讲、便民利民、维护公共环境秩序、应
急救助、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和“迎世博”志愿服务等。据此回答 8~9 题。
8.国家之所以倡导志愿精神,是因为志愿精神
①属于社会意识 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对
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截至 2008 年底,全国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到 2 946 万名,青年志愿者组织达
到 13 万个。志愿者自愿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不图报酬的行动
①体现了崇高的人生境界 ②体现了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③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
价值追求 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0.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双手端一盆清水,朝着母亲边
走边说:“妈妈,洗脚”,纯真的童音,动人的画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表明
①孝道的具体内涵不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②传统道德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
观具有社会历史继承性 ④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面对甲型 H1N1 流感的爆发,一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发出推迟回国的倡议。该
倡议得到不少留学生的认同,但也有人质疑或反对。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有人说
“应该趁早回来,不然如果以后大爆发,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留学生对推迟回国
倡议作出不同的反应,主要是由于他们的
①价值观不同 ②利益立足点不同 ③社会地位不同 ④对甲型 H1N1 流感的了解程
度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2.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引导社会成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错误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①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②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③是否能够反作用于社会
存在 ④是否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近年来,一些游客在境内外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
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引起
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从价值观角度看,这些游客
①破坏了自然环境 ②没有尽到公民的义务 ③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
系 ④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
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
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4~15 题。
14.强调推动“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校园,是因为
A.事物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C.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人类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15.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哲学依据在于
A.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进步
B.人的精神力量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人的精神活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提倡奉献精神不是忽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
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
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
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据此回答 16~17 题。
16.上述观点突出说明
A.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差别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个人利益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个人的奋斗
D.必须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17.材料强调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这是因为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
B.社会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存在的前提
C.在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关系中,社会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的特点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根本不同的,没有任何联系
从探空火箭发射到载人飞船上天,新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 50 年的光辉历程。根
据相关知识,回答 18~19 题。
18.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践中,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自强不息,顽强
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使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经
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C.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D.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19.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航天事业方面的功勋将永载史册。这体现出
A.要为社会作贡献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B.人生价值就在于贡献
C.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D.精神贡献的价值大于物质贡献的价值
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你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因此,碰一鼻子灰
的时候不要觉得沮丧,做事情需要“扫地毯式”的恒心和努力。据此完成 20~21 题。
20.你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B.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我们
①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②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良好的精
神状态 ③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④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办事情就能成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个伟大创举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农民群众是中国的领导阶级
C.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3.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要坚持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三问”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脱离生产力的实际状况盲目地变革生产关系,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
A.生产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B.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
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2021-04-26 02:21:2410页
-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2021-04-26 01:50:425页
-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五次月考2021-04-26 00:55:295页
-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高二政治下2021-04-26 00:55:0210页
-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教学质2021-04-26 00:41:139页
-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2021-04-25 22:13:167页
-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4月月考试2021-04-25 22:07:4613页
-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2021-04-25 22:04:3011页
- 高二政治下第一次学段考试试题理无2021-04-25 19:57:1211页
-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尖子2021-04-25 19:46:2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