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 MB
- 2021-04-27 发布
考查方向 4.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或速率时间图象分析受力
【例 4】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 1 500 kg,发动机推动力
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如图所示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由图线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Hm 为多少?
发动机的推动力 F 为多少?
^ s tep ]
【答案】480 m 11250 N [来 源:中 教 ]
【针对训练 1】如图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方向
成θ=37°角,质量 m=1 kg 的小球穿在细杆上且静止于细杆底端 O 处,开启送风装置,有
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 F 作用于小球上,在 t1=2 s 时刻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忽略浮力.求:
(1)小球在 0 2 s 内的加速度 a1 和 2 5 s 内的加速度 a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 F 的大小.[来 ^ 源:中教 ]
【答案】(1)15 m/s2,方向沿杆向上 10 m/s2,方向沿杆向下 (2)0.5 50 N
【针对训练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 表示物体所受合
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中国教 育^ 出版 ]
[ : 中 教 ]
【答案】B
【针对训练 3】从地面上以初速度 v0 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 时刻到达最
高点,落地速率为 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A.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也逐渐减小[w^ ww. st ep. com]
B.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v0
v1g[中国 教 育 出 版 ]
C.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中教 ]
D.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v0
2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上升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a1=
mg+kv
m 随速度的减小而减
小,下降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a2=
mg-kv
m 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抛出瞬间加速度最大,
在最高点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匀速下落时加速度最小(大小为 0),选项 A 正确,选项
C 错误;做匀速运动时,有 mg=kv1,刚抛出时的加速度 a0=
mg+kv0
m =
v′0
v1 g,选项 B 正确;
由图像知小球上升过程的位移小于相同初速度、相同时间情况下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则其平
均速度小于
v0
2 ,选项 D 正确.
【答案】ABD
【针对训练4】如图a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
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分别为N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 w. ^ ste p ]
A.在0 t1时间内,N增大,f减小 B.在0 t1时间内,N减小,f增大
C.在t1 t2时间内,N增大,f增大
D.在t1 t2时间内,N减小,f减小
中 国教 育出^版 ]
【答案】D
【小结】给出速度时间图象或速率时间图象的目的是提供加速度的大小,由这个桥梁联系牛
顿第二定律或运动 规律,所以求加速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
考查方向 5.与传送带有关的图象
【例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 v0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
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
下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来 源:中教^ ]
【点拨】本题中传送带足够长这一信息,暗示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加速过程,若无
此条件,可能的运动情况则为 BD。
【针对训练 1】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
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v1,则( )
中国教 育 出版 ]
A.t2 时刻,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 t2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 t3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解析】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 0 t1 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运动,t1 t2 时间内,又反向向
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即 t2 时刻),小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故
小物块在 t1 时刻离 A 处距离最大,A 错误.相对传送带而言,在 0 t2 时间内,小物块一直相
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一直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 t2 t3 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
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 t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B 正确,
C、D 均错误.
【答案】B
【针对训练 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v1 匀速运动,小物体 P、Q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
伸长的轻绳相连,t=0 时刻 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 v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 时刻 P 离
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
能是( )
【答案】BC[中^ 国 教育 出版 ]
【小结】传送带问题的难点是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尤其是物体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后
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若难以做出判断时,可以先假设,
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判断。
考查方向 6 力和运动的图象结合分析运动或受力
【例 6】固定光滑斜面与地面成一定倾角,一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
拉力 F 和物体速度 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物体的质量及
斜面与地面间的夹角 θ.
【答案】解得:m=1.0kg,θ=30°
【点拨】由运动 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加速度,根据力的图象由牛顿第二定
律列出关于加速度的方程,联立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针对训练 1】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
为 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已知演员在滑
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
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中演员的 v-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如图 8 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的体重为 800 N
B.演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620 N
D.滑杆长 7.5 m
【解析】演员在滑杆上静止时显示的 800 N 等于演员和滑杆的重力之和,所以演员体重为
600 N,A 错;由 v-t 图象可知,1.5 3.5 s 内演员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演员处于超重状态,
B 对;演员加速下滑时滑杆所受拉力最小,加速下滑时 a1=3 m/s2,对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
知 mg-f1=ma1,解得 f1=420 N,对滑杆由平衡条件得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F1=420 N
+200 N=620 N,C 对;由 v-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可得滑杆长为 4.5 m,D 错.
【答案】BC
【针对训练 2】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则由图中信息可判定( ).
A.0 2 s 内物块所受摩擦力 Ff=8 N
B.物块的质量为 4 kg
C.物块在前 6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 m/s[来 源:^ 中教 ]
D.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答案】D
【小结】此类题目均为一个速度时间图象和一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一般先由速度时间图
象求出匀变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或根据匀速阶段求出某个恒力,如何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
一步求解。
考查方向 7.一类特殊的图象
【例 7】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 m=1 kg,初速度 v0=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 作
用下从 O 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 F 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
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2 3 s 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在 t=1 s 时刻,恒力 F 反向
C.恒力 F 大小为 10 N
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答案】BD
【点拨】常见的运动 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加速度,若出现其他的运动 图
象,应该确定其作用也是用来求加速度的,所以需要研究图象的纵横坐标间的关系,这些关
系不外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之一。
【针对训练 1】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
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 v0=72km/h 的速度在
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
移 s 与速度 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求: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中国^ 教育 出版 ]
【 解 析 】 (1) 设 减 速 过 程 中 汽 车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a, 所 用 时 间 为 t, 由 题 图 可 得
v0=72km/h=20m/s,末速度 v=0,位移 s=25m,由运动 公式得 ,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a=8m/s2,t=2.5s
(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 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由运动 公式得:[www. step.c^ om]
L=v0t′+s,Δt=t′-t0[来 源 :中教^ ]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Δt=0.3s
【答案】(1)8m/s2 2.5s (2)0.3s (3)
【点拨】(1)本题 生分析图乙时,不能正确地读出刹车初速度和刹车位移,其原因是在图像中
刹车速度应从右向左逐渐减小,而刹车位移则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2)本题易将汽车对志愿者的作用力误当作志愿者受到的水平作用力 ma,原因是没有对志愿
者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小结】此类题目中给出的图象虽然不是速度或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但仍然可以根据
运动 公式求得加速度,如上述两题均用了位移速度公式 。
考查方向 8. 滑块问题
【例 8】如图 a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 a 随拉力 F 变化的关系如图 b 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
m/s2,由图线可知( ).
A.甲的质量是 2 kg
B.甲的质量是 6 kg[www. st ^ep. com]
C.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2
D.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6
【解析】由甲物体的 a-F 图象可知,当拉力 F 小于 48 N 时,甲、乙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
有共同的加速度;当拉力 F 大于 48 N 时,甲、乙两物体开始相对滑动.对甲物体:F-μm
甲 g=m 甲 a,整理得 a=
F
m 甲-μg,将(48,6)和(60,8)两组数据代入解得 m 甲=6 kg,μ=0.2,
选项 B、C 正确.
答案 BC
【点拨】速度时间图象的转折点是解决滑块的速度图象的关键点,这个点之前两物体共同加
速,应用整体法列方程,发生相对滑动后,应用隔离法分析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中的
乙物体第二阶段在水平方向只受滑动摩擦力,加速度不变,仍然为 。
【针对训练 1】如图甲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丑施加一水平变力 F,
F﹣t 关系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t 时刻,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最大
B. t 时刻,两物体之间的速度方向开始改变
C. t﹣2t 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 t 一 2t 时间内,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 F 的方向相同
中国 教育出 版 ]
【答案】CD.
【小结】滑块问题的共同点是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转变,这也是一个临界问题,图
象上的拐点即临界点。[来 源: ^ste p ]
中国 教 育 出版 ]
[来 ^源: step.c om]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检测九 电磁2021-04-26 01:20:227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场2021-04-14 01:51:4419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