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1-04-26 发布
第8课
百家争鸣
1、老子
学派 时期 创始人 思想主张
道家
请根据下表提示,阅读课本P36内容,
做好标划。
请思考: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春秋后期 老子 无为而治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
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书影
2、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
时期
创始人
核心
春秋后期
孔子
“仁”
请根据下表提示,阅读课本P36内容,做好标划。
“至圣先师” 孔子
合作探究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
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
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
还厉害呀! ”。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合作探究
•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
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
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
请教父兄后再做。
•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
《论语》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家
案例分析
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
互转化。
老子
温故而知新,
学习和思考结
合,学习上要
有老老实实的
态度等。
孔子
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
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
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
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
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出
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墨家——墨子
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
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
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儒家——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
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
子》。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道家——庄子
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
子》。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
用而不足。”
——《庄子》
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
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法家——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
“法治”、“中央集权”。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
一六国,代表作《韩非子》。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翻译:治理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
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韩非子》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论语》
孟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老子》
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
墨家 墨子 《墨子》
“仁”“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法治”“中央集权”
“兼爱非攻”
百家争鸣
小组讨论:选择你支持的学派(儒家、道家、
法家)分组讨论“是否应该上晚自习”?
儒:以礼治国
道:无为治国
法:以法治国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
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A.墨子B.孟子 C.庄子 D.韩非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例题精讲:第2021-04-26 03:20:578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小数的计数2021-04-26 03:20:5618页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 平行与垂直|2021-04-26 03:20:1823页
- 历史(心得)之生本走进历史,让我享受2021-04-26 03:20:097页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2021-04-26 03:19:412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6实数预2021-04-26 03:18:476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2021-04-26 03:18:2920页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数与量(毫升与2021-04-26 03:18:0019页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2021-04-26 03:17:532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松2021-04-26 03:17:26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