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49 KB
- 2021-04-26 发布
专题九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解读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难度
关联考点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2016课标Ⅰ,12,6分
中
指示剂的选择、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迁移应用
1.掌握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
2.了解中和滴定实验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
2018课标Ⅲ,26,14分
中
SO42-的检验方案设计
★★
分析解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本专题知识是必考内容,通常以滴定曲线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赋分4~8分,考查内容包括:1.在新情景下,考查水的电离平衡及与KW的关系,以及影响水的电离程度的因素。2.pH的简单计算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3.根据溶液混合或稀释后的pH计算溶液的体积比。4.中和滴定实验的有关知识。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有关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相关选择题,以及氧化还原滴定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题会继续出现。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1.(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在0.1 mol·L-1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KW
B.浓度为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2CO3)>c(CO32-)
C.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2.(2019届辽宁六校协作体期初联考,14)已知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对于该温度下pH=11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pH=1的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温度降至25 ℃,该氨水中H2O电离出的H+浓度小于10-11 mol/L
C.该氨水中加入NH4Cl溶液,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强
D.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4HSO4(aq)NH4+(aq)+H+(aq)+SO42-(aq)
答案 B
3.(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13)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
A.向水中通入SO2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D.向水中加入NaCl
答案 A
4.(2018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学校联考,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HSO4和NaHSO3都属于酸式盐,二者不发生反应
B.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C.在生产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D.中和100 mL pH=1的醋酸溶液和100 mL pH=1的盐酸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C
5.(2017河南南阳等六市联考,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 [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B.Q点溶液中,c(NH4+)+c(NH3·H2O)=c(Cl-)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c(NH4+)c(NH3·H2O)变小
答案 B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迁移应用
1.(2019届四川顶级名校入学考试,6)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稀碱性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答案 B
2.(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7)常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存在:c(H+)+c(Na+)=c(OH-)+c(Cl-)
B.曲线b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
C.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答案 B
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检测五,13)室温时,用0.020 0 mol·L-1稀盐酸滴定20.00 mL 0.020 0 mol·L-1 NaY溶液,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随所加稀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滴定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K(HY)=5.0×10-11]( )
A.可选择酚酞作为滴定指示剂
B.M点溶液的pH>7
C.图中Q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小,KW<10-14
D.M点,c(Na+)=c(HY)+c(Y-)+c(Cl-)
答案 B
4.(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3)常温下,向20.00 mL 0.1 mol·L-1 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A)约为10-5
B.M、P两点溶液对应的pH=7
C.b=20.00
D.M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a+)>c(A-)
答案 B
炼技法
方法集训
方法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1.(2017天津和平期末,10)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
B.稀释氨水至原体积的10倍后,其c(OH-)为原来的110
C.pH之和为14的H2C2O4与NaOH溶液混合:c(Na+)+c(H+)=c(OH-)+c(HC2O4-)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于水中:c(CO32-)c(HCO3-)<1
答案 D
2.(2018陕西西安长安一中六检,15)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
B.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a=12,b=2,则Va∶Vb=1∶10
C.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a+b=12,则Va∶Vb=10∶1
D.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若Va∶Vb=100∶1,则a+b=10
答案 D
3.(2017山东师大附中三模,13)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a的氨水,稀释至10倍后,其pH=b,则a=b+1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溶液至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向10 m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c(NH4+)c(NH3·H2O)将减小
D.向10 mL pH=11的氨水中加入10 mL pH=3的H2SO4溶液,所得混合液的pH=7
答案 C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2016课标Ⅰ,12,6分)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 D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迁移应用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1.(2015广东理综,11,4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答案 C
2.(2015重庆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答案 C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迁移应用
3.(2018江苏单科,13,4分)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越大c(Ba2+)越小
答案 C
4.(2016天津理综,6,6分)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答案 C
5.(2015广东理综,12,4分)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 B
6.(2017天津理综,9,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 8 g(0.025 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 0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 0 mol·L-1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c(I-)= 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
答案 (18分)(1)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3见光分解
(3)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4)否(或不能) 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 0.060 0
(6)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偏高 偏高
7.(2015山东理综,31,19分)毒重石的主要成分为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加入NH3·H2O调pH=8可除去 (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 (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时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
11.1
3.2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 Cr2O72-+H2O Ba2++CrO42- BaCrO4↓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 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 (填“上方”或“下方”)。BaCl2溶液的浓度为 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a、c
(2)Fe3+ Mg(OH)2、Ca(OH)2 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3)上方 b(V0-V1)y 偏大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1.(2013天津理综,5,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答案 C
2.(2013山东理综,13,4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答案 C
3.(2013大纲全国,12,6分)下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CO32-)>c(HCO3-)>c(OH-)
B.20 mL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10 mL 0.1 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
D.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
答案 B
7.(2014重庆理综,9,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 (①=10 mL,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图2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
答案 (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2)SO2+H2O2 H2SO4
(3)③ 酚酞 ④
(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
1.(2017江西红色七校一联,3)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然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再进行滴定
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
答案 C
2.[2018陕西渭南质量检测(Ⅰ),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用pH=3的某酸溶液与pH=11的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4,则反应生成的盐可能为强碱弱酸盐
B.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OH-(aq),恒温条件下,向石灰乳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pH增大
C.常温下pH=4的NH4Cl溶液和盐酸,由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浓度的比为106∶1
D.常温下将0.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CH3COO-)/c(CH3COOH)的值增大
答案 B
3.(2019届安徽皖中地区摸底,10)室温下,向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的物质
对所得溶液的分析
A
90 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
B
0.1 mol CH3COONa固体
c(OH-)比原CH3COOH溶液中的大
C
10 mL pH=1的H2SO4溶液
CH3COOH的电离程度不变
D
10 mL pH=11的NaOH溶液
c(Na+)=c(CH3COO-)>c(OH-)=c(H+)
答案 B
4.(2019届河南顶级名校二联,14)常温下,向20 mL 0.010 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lgc(OH-)mol·L-1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A)≈1.0×10-6
B.N点溶液中存在:c(Na+)+c(H+)=c(A-)+c(OH-)
C.P点后的溶液中均存在:c(Na+)>c(A-)>c(OH-)>c(H+)
D.水的电离程度:Mb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a0
D.常温下,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0-2 mol·L-1
答案 C
7.(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盟一联,6)常温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pH=2与pH=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为1∶10
B.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3 mol·L-1
C.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D.pH=2的H2SO4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2
答案 B
8.(2017河南豫南九校质考,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KW=1.0×10-14,将稀硫酸加热至90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其pH不变
B.pH与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硝酸溶液分别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0.2 mol·L-1CH3COONa溶液和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CH3COO-)+c(Cl-)
D.向少量AgNO3溶液中滴加适量NaCl溶液,再滴加适量KI溶液,若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逐渐变为黄色沉淀,即说明Ksp(AgI)C>A
C.C点溶液中c(CH3NH2·H2O)c(CH3NH3+)=2.5×10-5
D.B点溶液中存在c(CH3NH2·H2O)>c(CH3NH3+)>c(H+)>c(OH-)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10.(2018湖北孝感八校联考,27)(16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的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时的pH
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时的pH
10.8
(1)写出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Al3+、Fe3+。
(3)过滤时需用的玻璃仪器有 。
(4)“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防止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 。
(5)蒸发结晶要保持在160 ℃的原因是 。
(6)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称取0.750 0 g CaCl2·2H2O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分别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三个锥形瓶中,用0.050 00 mol·L-1 AgNO3溶液进行三次滴定(用K2CrO4作指示剂),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是 。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则可能的原因有 。
答案 (每空2分)(1)CaCO3+2H+ Ca2++CO2↑+H2O
(2)5.2≤pH<7.8 (3)烧杯、玻璃棒、漏斗 (4)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5)温度太高,CaCl2·2H2O会失去结晶水 (6)①滴定管 ②99.91%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
11.(2018安徽A10联盟联考,19)(16分)废物的综合利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废铁屑(含有少量镍)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25 ℃时,一些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M(OH)n
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30
3.70
Ni(OH)2
7.60
9.75
②25 ℃时,Ksp[Fe(OH)3]=4.0×10-38、Ksp[Fe(OH)2]=8.0×10-16、Ksp[Ni(OH)2]=2.0×10-15。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碱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一般用Na2CO3溶液除污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作答)。
(3)步骤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③中若不加H2O2溶液,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原因是
。
(5)用滴定法测定所制粗K2FeO4的纯度:取0.240 g粗K2FeO4样品,加入足量硫酸酸化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2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涉及的反应有:FeO42-+4I-+8H+ Fe2++2I2+4H2O,2S2O32-+I2 S4O62-+2I-。
①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粗K2FeO4的纯度为 。
答案 (每空2分)(1)+6
(2)CO32-+H2O HCO3-+OH-
(3)2Fe(OH)3+3NaClO+4NaOH 2Na2FeO4+3NaCl+5H2O
(4)固体中会混有Ni(OH)2 Ksp[Fe(OH)2]和Ksp[Ni(OH)2]相差不大,仅调节pH难以使二者分离 (5)①淀粉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82.5%或0.825
相关文档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常2021-04-26 01:37:489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4-26 01:09:07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2021-04-23 03:07:5117页
-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021-04-23 02:15:363页
-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方向2021-04-23 00:04:2330页
-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实验2021-04-22 23:36:1814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2021-04-22 20:54:2742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2021-04-22 20:40:076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2021-04-22 18:51:54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4-21 23:04:3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