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50 KB
- 2021-04-26 发布
2020 年高考复习周练试题一解析
1.雨点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雨点下落的速度成正比,
如图中能正确反映雨点下落运动情景的是
[命题主旨]考查图象的识别与分析
[解析]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最终加速度为零,雨滴匀速。
[答案]AC
2.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
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 1cm,安装在离接水盆
75cm 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 1m/s,g=10m/s2,则水流柱落到盆
中的直径
A.1cm B.0.75cm C.0.5cm D.0.25cm
[命题主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不同高度处,水的流量相同,流量 SvQ 。
[答案]A
3.如图所示,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 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 A 与
B 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 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 2
倍, 斜面倾角为α.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tan3
2
A B C D
B. cot3
2
C. tan
D. cot
[命题主旨]考查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综合应用。
[解析]用整体法分析。
[答案]A
4.如图所示,物块 M 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 m
相连,斜面的倾角 可以改变,讨论物块 M 对斜面的摩
擦力的大小,则有( )
A.若物块 M 保持静止,则 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B.若物块 M 保持静止,则 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
C.若物块 M 沿斜面下滑,则 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D.若物块 M 沿斜面下滑,则 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
[命题主旨]考查摩擦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综合应用。
[答案]D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1kg 的两个物体 A、B 放在水平地面上相距 7m,它们与水平
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现使它们分别以初速度 vA=6m/s 和 vB=2m/s 同时
相向运动,不计物体的大小,g 取 10m/s2.则
A.它们经过( 3 3 )s 相遇
B.它们经过 4 2
2
s 相遇
C.它们在距离物体 A 出发点 5.25m 处相遇
D.它们在距离物体 A 出发点 6m 处相遇
[命题主旨]考查运动学规律简单综合应用。
[解析]注意运动过程的细节分析,尤其是物体停下的时间和滑行最大距离的判断非
常关键。
A B
vA vB
M
m
[答案]D
6、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
绿灯还有 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m。该车加
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2 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命题主旨]考查运动过程的分析和运动学规律简单综合应用。
[答案]AC
7、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 14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
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
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 O1 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F,使甲沿斜面
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
为 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 F2,在此过程中
A.F1 缓慢增大,F2 缓慢增大 B.F1 缓慢增大,F2 缓慢减小
C.F1 缓慢减小,F2 缓慢增大 D.F1 缓慢减小,F2 不变
[命题主旨]考查平衡条件灵活应用。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物体受三力平衡,三力构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用图解法分
析。
[答案]D
8、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2kg 和 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
止地又叠放在倾角为 =300 的光滑斜面上,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有一平
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F 作用在物体 B 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物
体运动,则 F 至少为( )( )
A.20N B.22N C.11N D.17N
[命题主旨]考查物体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灵活应用。
[解析]综合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分析。
[答案]D
9.(6 分)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几个同学合作完成了“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
关系”实验。他们将弹簧的上端与标尺的零刻度对齐,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钩码,
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钩码质量 m/g 30 60 90 120 150
标尺刻度 x/10 2 m 7.15 8.34 9.48 10.64 11.79
(1)试根据所测数据,请你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x
与钩码质量 m 之间的关系曲线。
(2)此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m,这种规格的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 k= N/m。(取 g=9.80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命题主旨]考查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解析及答案] (1) x—m 图象(图略,3 分);(2)此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6.00
10 2 m(2 分);这种规格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25.3N/m(3 分)。
10.(12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度.滑块上的左右端各有一个完全一样的遮光板.若光线被遮光板遮挡,光电传
感器会输出高电压.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板 1、2 分别经过
光电传感器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若图乙
中的 t1、t2 、t3、t4 间满足关系 则说明气
垫导轨已经水平.
(2)如图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 d= mm 挂上钩码后,将
滑块由如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光电传感器和计算机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
示,若 t1、t2、t3、t4 和 d 已知,则遮光板 1 和遮光板 2 在经过光电传感器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用已知量的
字母表示)
(3)在(2)情况下,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a= .(用已知量的字母
表示)
[命题主旨]考查实验迁移综合应用。
图丙
0 10 20
0 1 2 3
遮光板
cm
t
U
0 t1 t2 t3 t4
图乙
[解析及答案] (1)t4- t3= t2- t1 (2 分)
(2)10.75 (2 分) d/( t2- t1) (2 分) d/( t4- t3) (2 分)
(3)
3 4 2 1 4 3 2 1
2 1 1( ) - -
d
t t t t t t t t
(4 分)
11.据了解,最近在城区内全方位装上“电子眼”后,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大幅
度减少,因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从过去的 5%下降到 1%。现有甲、乙两汽车正
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 v=10 m
/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
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
应较慢(反应时间为 t =0.5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 0.4 倍,乙车
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 0.5 倍,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 15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11.(16 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 2
1
1 /4 smm
fa 甲
①2 分
甲车停下来所需时间 sa
vt 5.21
甲
② 2 分
这段时间滑行距离 ma
vs 5.122 1
2
③ 则 mms 155.12 ,甲车司机能避免闯红灯 2
分
(2)设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 0s ,在乙车刹车 t2 时间两车恰好相遇,
则有:
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 2
2
2 /5 smm
fa 乙 ④2 分
恰好相遇条件: 甲乙 sss 0 ⑤2 分 ,
乙
乙 a
vvts 2
2
⑥ 2 分,
甲
甲 a
vs 2
2
⑦ 2 分
解得: ms 5.20 2 分
12.在电视节目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精彩的水上运动──滑水板,如图 1-37 所
示,运动员在快艇的水平牵引力作用下,脚踏倾斜的滑板在水上匀速
滑行,设滑板是光滑的.若运动员与滑板的总质量为 Kgm 70 ,滑板的
总面积 212.0 mS ,水的密度 33 /100.1 mKg .理论研究表明:当滑板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板前端抬起的角度)时,水对板的作用力大小为 22 sinSvFN ,
方向垂直于板面.式中 v 为快艇的牵引速度,S 为滑板的滑水面积.求:为使滑板能
在水上滑行,快艇水平牵引滑板的最小速度.
12. 解析:以滑板和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滑板与人共受三个力作用,重
力 mg 、水对滑板作用力 NF 、及绳子对人的拉力 F,如图 1-37(a)所示,由物体的
平衡条件可得: 0cos mgFN
将 22 sinSvFN 代入上式整理后: cossin/ 2Smgv
在运动员与滑板的总质量、滑板滑水面积最大值均一定时,维持滑板平衡所需
的牵引速度大小由滑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确定.
令 cossin 2y ,所以 )cos2(sinsin2
1cossin 222242 y
v
快艇
水面
1-37
当且仅当 222 cos2sinsin 时,三者之积为最大值,即 2tan 时,y 有最大值
9
32
max y .故快艇的最小速度 smsmS
mgv /9.3/4
335
2
33
min
13.(20 分)翼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
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等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
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力 F1 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F1=C1v2;空气摩擦力 F2 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C2v2。其
中 C1、C2 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满足如图 b 所示的关系。试求:
(1)图 a 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
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①、
②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 v 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试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tan=C2/C1;
(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 70kg,匀速飞行的速度
v 与地平线的夹角约 20°(取 tan20°=4/11),匀速飞行的速度 v 多大?(g 取
10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4)若运动员出机舱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 800m、飞机飞行速度为 540km/h,
降落过程中该运动员和装备损失的机械能ΔE 多大?
①
②
图 a
C1(N·s2/m2)
C2(N·s2/m2)0 0.5 1.0 1.5 2.0 2.5
6.0
5.0
4.0
3.0
2.0
1.0
图 b
13:解:(1)②轨迹不可能存在
(2 分)
①位置,三力可能平衡(或三力的合力可能与速度在 一直线),运动员做直线运动
(1 分)
②位置,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一直线,所以不会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1 分)
(②位置 F1 的方向按图 a,理论上是向右,画出向左
也不扣分,但是 F1F2 标错位置要扣分。)
(2)由①位置的受力分析可知,匀速运动时
F1=mgcos=C1v2……⑴ (2 分)
F2=mgsin=C2v2……⑵ (2 分)
两式消去 mg 和 v 得 tan=C2/C1 (1 分)
(3)在图 b 中过原点作直线 C1 =11C2 / 4 (2 分)
正确得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 (2 分)
C2=2,C1=5.5(5.5~5.6 均正确)
根据 F2=mgsin=C2v2 或 F1=mgcos=C1v2 (2
分)
(上两式任取其一)
得 v=10.9m/s(在 10.7~11.0 之间均可) (2
分)
(4)E=mgH+1
2
mv0
2-1
2
mv2=(7010800+1
2 701502-1
2 7010.92)J=
1.34106 J (3 分)
F1
F2
G
①位置
F1
F2
G G
F1
F2
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