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4-26 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江市高中 2021 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图 1 为我国某新建水库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 1 ~3 题。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
A.江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三江平原 D.柴达木盆地
2.某旅游者在丁地拍摄夕阳下小岛,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则该日最可能是
A.3 月 20 日 B.7 月 8 日 C.10 月 1 日 D.12 月 23 日
3.水库附近有-一个古镇,最可能在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图 2 为世界局部地区及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 4~6 题。
4.嫦娥五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成功发射,此时雅典
A.旭日东升 B.太阳西下 C.烈日当空 D.夜幕深沉
5.两城市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6.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西风影响强弱差异
C.地势高低差异 D.距地中海远近不同
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图 3)。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
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 3 月径流量与 9 月的相近,
但输沙量却小得多。据此完成 7~9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大孔兑”3 月输沙量比 9 月小得多的原因是
A.径流速度慢 B.植被覆盖度高 C.农耕活动少 D.冻土未融化
8.“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
A.改善干流航运. B.利于两岸灌溉 C.抬高干流河床 D.加强千流泄洪
9.为改善“十大孔兑”中上游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是.
A.合理灌溉 B.节约用水 C.平整土地 D.加强绿化
自然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主要受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某
山脉北坡缓南坡陡,仅山脉东段山区有少量森林分布。图 4 示意图该山脉物种丰富度随海拔
(虚线)和经度(实线)变化。据此完:成 10~11 题。
10.该山脉最可能为
A.背斜山 B.地垒山 C.褶皱断块山 D.向斜山
11.造成该山脉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人类活动 D.水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河流输沙量是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长江流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河
湖众多,人烟稀少。距今 1700 多年,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规模南迁,一方面大量农业开垦,另一方
面构筑长江中下游两岸大堤以防洪水泛滥,泥沙量增多,堤坝使往河口方向输水输沙量增多,
距今 2000 年前长江口年输沙量由 2.4 亿吨增至为 6.78 亿吨(1964 年)。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
期开始;我国对长江流域进行全面开发与治理: .上中游修筑大坝;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及南水北
调工程。之后,长江口湿地受到较大影响。
图 5 为三万年前至今长江河口位置变化示意图,图 6 为长江口湿地范围示意图,图 7 为长江
口年输沙量(万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描述长江三角洲湿地的分布特征。(4 分)
(2)说明 7000 年以来,太湖以东长江河口位置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8 分)
(3)分析长江河口年输沙量变化对河口湿地带来的不利影响。(6 分)
(4)针对长江三角洲湿地现状,提出合理保护措施。(6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我国南方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风景秀丽,旅游开
发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南方喀斯特地貌区仍分布着我国 3 个连片特困区。为此,我
国修建以渝昆高铁为代表的一系列交通工程。渝昆高铁线路云南段 388.6 千米,约占全线的
56% ,云南段建设桥梁 107 座,隧道 53 座,桥隧比达 87.4%。渝昆高铁自四川盆地爬升至云贵
高原,海拔从 200 米攀升至 2000 米;图 8 示意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和喀斯特地貌区主要交通工
程位置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描述我国喀斯特地貌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8 分)
(2)分析渝昆高铁的修建将会面临哪些困难。(8 分)
(3)评价渝昆高铁修建完成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6 分)
43. [地理-选修 3 :旅游地理](10 分)
2020 年 11 月 1 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
三峡大坝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旅游区拥有坛子岭园区、185
园区及截流纪念园等园区,总占地面积共 15.28 平方千米。它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 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
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
胜地。
分析三峡工程游览价值高的原因。
44. [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简要分析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2.B3.B4.D5.C6.B7.A8.C9.D10.C11.D
36. (24 分)
(1)(4 分)主要分布在岛屿,(2 分)沿海岸线分布,呈带状、块状。(2 分)
(2)(8 分)特征:向东推进;(2 分)先慢后快。(2 分)
原因:长江输沙量大,到人海口水流缓慢,泥沙堆积;(2 分)2000 至今,流域内人口剧增,农业大量
开垦,水土流失增加,泥沙增多,在人海口堆积,海岸线向东推进迅速。(2 分)
(3)(6 分)输沙量减少,堆积作用减弱;(2 分)海水侵蚀使湿地减少;(2 分)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2 分)。
(4)(6 分)通过一.些水利工程向三角洲湿地引水输沙;河道淤积泥沙循环再利用;沿海湿地种
适应性较强的植被;采取工程措施,保护海岸。(答对 1 点得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酌情给分)
37.(22 分)
(1)(8 分)特点:分布范围广,南多北少;(2 分)南方(西南地区)集中连片,北方碎片化分布。(2 分)
原因: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流水作用显著;(2 分)西南地区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2 分)
(2)(8 分)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多为山区,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表水难以储
存;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巨大;峰峦叠嶂、河谷深切,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气候条件极为多变、
建设工程条件极为艰难;安全营运难度极大。(答对 1 点得 2 分,共 8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
情给分)
(3)(6 分)有利影响:完善铁路网,增加运输量,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资
源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进程。
不利影响:(沿线为喀斯特地貌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引起水士流失,破环生态环境。(有利、不理影响各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3. (10 分)
三峡大坝旅游资源等级高;(2 分)三峡大坝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2 分)美学价值;(2 分)旅游景
点集群性好,彼此间距离较近;(2 分)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类型丰富。(2
分)
44.(10 分)
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生存环境;(2 分)为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
三角提供清洁能源,天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2 分)/减轻环境污
染和酸雨危害;(2 分)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2 分)同时减少人海口的咸潮人
侵;(2 分)有效缓解洞庭湖等湖泊的萎缩和泥沙淤积。(2 分)
相关文档
- 湖北省龙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82021-04-26 02:43:334页
- 【语文】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2021-04-26 02:38:3019页
- 河南省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测2021-04-26 02:37:528页
- 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2021-04-26 02:28:5323页
-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2021-04-26 02:22:3513页
- 政治卷·2018届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2021-04-26 02:20:3411页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1届高三2021-04-26 02:16:3016页
-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上2021-04-26 02:10:4215页
-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2021-04-26 02:09:5114页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第2021-04-26 02:09: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