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05 KB
- 2021-04-26 发布
2016 年四川省资阳市高考一模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题,共 42 分。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 ATP 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有氧呼吸产生 ATP 是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光合作用产生
ATP 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A 错误;
B、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即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 正确;
C、根据试题分析,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 正确;
D、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种类、数目不同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不
同,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功能有差异,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 正确。
答案:A
2.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效应 T 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 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 神经递质
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甲状腺激素
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 抗利尿激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
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A 错误;
B、传入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B 错误;
C、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 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D 错误。
答案:C
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 B 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 C 点一定不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B.图乙中 cd 段下降一定导致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
C.图丙中说明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中有羧基的 R 基上也有氨基
D.图丁中 a 曲线表示青蛙,b 曲线表示猴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A、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大于向光侧,若 B 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则 C 点生长素浓度小于 B,A 正确;
B、cd 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B 正确;
C、根据试题分析,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中,有羧基的 R 基上也可能有氨基,C 错误;
D、a 曲线是变温动物,可以表示青蛙,b 曲线是恒温动物,可以表示猴子,D 正确。
答案:C
4.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
B.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也可在酸性条件下使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
灰绿色
C.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D.“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都
要使用蒸馏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
错误;
B、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使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
灰绿色,B 错误;
C、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料,所以健那绿是染色活细胞的,C 错误;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中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在“探索生长素类
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作用是作为对照组,D 正确。
答案:D
5.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B.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A 错误;
B、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机体代谢旺盛,从而延缓衰老,
B 正确;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癌变的是体细胞,则不会遗
传给后代,C 错误;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D 错误。
答案:B
6.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
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
结果。
组别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
CO2•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细胞间 CO2 浓度
(μmol•mol-1)
叶绿素
相对含量
25℃ 有菌根 8.8 62 50 39
无菌根 6.5 62 120 33
15℃ 有菌根 6.4 58 78 31
无菌根 3.8 42 98 28
5℃ 有菌根 4.0 44 80 26
无菌根 1.4 17 122 23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 CO2 的利用率高
C.1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其原因只是叶绿素相对含量高,利于吸收光能,
促进了光反应
D.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5℃条件下提高的比例最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间关系。
A、根据题意可知,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
机物,因此菌根真菌与玉米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A 正确;
B、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的细胞间 CO2 浓度低,并且光合
作用速率高,说明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 CO2 的利用率高,B 正确;
C、表格中看出,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的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
高;叶绿素有利于光反应中吸收光能;气孔导度大,二氧化碳供给充分,暗反应充分,因此
有菌根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高,C 错误;
D、表格中看出,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5℃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D 正确。
答案:C
7.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4 月 5 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 300 条小鲫
鱼(杂食性),稻田水深 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 3 次重复,
实验持续 2 个月,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
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进行实验时设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提高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A 正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
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B 正确;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
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C 正确;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错误。
答案:D
二、识图与简答(共 4 小题,共 48 分)
8.(12 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 10 个棉
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 天后测定叶片的 CO2 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
如图。
(1)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在 ____________中将 CO2 转化为单糖,
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 1 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
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 CO2 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___。
(3)由图 2 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___增加。由此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
物的积累会____________光合作用。
(4)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
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____(填“遮光的”或“未遮光的”)叶片的光合
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则支持
上述推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场所为叶绿
体基质。
(2)由图 1 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
白对照组)植株为不去除棉铃植株,由图 1 可知,其 CO2 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28。
(3)由图 2 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因为叶片光合产物会被
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淀粉和蔗糖的输出
量降低,在叶片积累。根据图 1 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而图 2 则说明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
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4)去除掉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这是唯一的变量,如果检测到未遮光的叶
片有机物不再积累,则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说明了遮光叶片是
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
答案:
(1)ATP 和[H]/NADPH 叶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含量 抑制
(4)未遮光的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
升)
9.(10 分)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抵抗力稳定性
也相应较低。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____________。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____________分解,产生的水、二
氧化碳、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而不能被家畜利用,可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秸秆进行
“糖化”,为了计数并筛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应将相应的土壤样品稀释液以
____________ 法接种于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但该培养基还必需提
供____________等成分。
(4)在鼠与蛇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蛇和跑得快的鼠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
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
势主要是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
二氧化碳、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而不能被家畜利用,可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秸秆进行
“糖化”,为了计数并筛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应将相应的土壤样品稀释液以稀释涂布
平板法接种于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但该培养基还必需提供氮源、水、无机
盐(特殊营养物质)等成分。
(4)在鼠与蛇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蛇和跑得快的鼠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
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相互选择(或者共同进化)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
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答案:
(1)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分解者(微生物)
(3)稀释涂布平板法 纤维素 氮源、水、无机盐(特殊营养物质)
(4)相互选择(或者共同进化) 调节种间关系
10.(12 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得
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尖是植株生长素合成的中心,生长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
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
具有____________现象。
(2)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离体的菊花幼茎经组织培养中的____________
过程,培育出了大量的菊花幼苗。其中,在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先用 70%的酒精进行处理,
再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进行消毒,这样既考虑了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考虑了
____________。
(3)IAA 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
知,IAA 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
种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5)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 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 a 浓度 b 浓度 c 浓度 d 浓度 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中
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1)根据题干可知,切除主根后,可以促进侧根生长,说明根具有顶端优势。
(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经过脱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培
育成幼苗,用离体的菊花幼茎经组织培养时。在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先用 70%的酒精进行
处理,再用质量分数为 0.1%的氯化汞溶液进行消毒,这样既考虑了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考
虑了植物的耐受能力。
(3)根据图示可知,曲线表明 IAA 对不同部位(a 表示施用部位在离层近基端,b 表示施用部
位在离层远基端)结果不同;同时不同浓度的 IAA 对施用部位在离层近基端(即 a)结果不同。
(4)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
(5)表丙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因为该实验结果只表明
a~e 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答案:
(1)顶端优势
(2)脱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 0.1%的氯化汞溶液 植物的耐受能力
(3)IAA 的施用部位和 IAA 的浓度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 a~e 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11.(14 分)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若小鼠的受精
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 雌鼠全为
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且弯尾性状为____________性。
(2)让 F1 雌雄鼠交配,其中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F2 的表现型
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3)在雌鼠群体中有 19%的弯曲尾个体,则鼠群体中 B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让群体
中正常尾雄鼠与弯曲尾雌鼠交配,后代中出现正常尾雄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在一次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中,F1 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推测可能是父
本产生配子时 B 基因突变为 b 或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为检验是何种原因所致,
某研究小组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 F1 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再让 F1 雌鼠
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 F2,若 F2 幼鼠中雌:雄=____________,则为 B 基因突变为 b 基因所致;
若 F2 幼鼠中雌:雄=____________,则为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
(1)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 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说明小鼠尾形表
现与性别有关,所以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且后代雌性小鼠从父本遗
传一个弯曲尾基因就表现为弯曲尾,说明弯曲尾为显性性状。
(2)用 B、b 一对基因表示基因型,亲本基因型为 XbXb×XBY,产生的后代为 XBXb、XbY,因此
让 F1 雌雄鼠交配,其中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B:Xb=1:1,F2 的表现型及比
例是弯曲尾雌鼠(XBXb):正常尾雌鼠(XbXb):弯曲尾雄鼠(XBY):正常尾雄鼠(XbY)=1:1:1:
1(或弯曲尾:正常尾=1:1)。
(3)在雌鼠群体中有 19%的弯曲尾个体,测雌鼠中正常尾(XbXb)个体占 81%,因此可以计算出
b 基因的基因频率=90%,则鼠群体中 B 基因的频率为 0.1(或 10%),基因型为 XBXB 雌鼠的比
例=0.1×0.1=0.01,基因型为 XBXb 雌鼠的比例=2×0.1×0.9=0.18。让群体中正常尾雄鼠(XbY)
与弯曲尾雌鼠(XBXB:XBXb=1:18)交配,后代中出现正常尾雄鼠的概率= = 。
(4)如果是 B 基因突变为 b 基因所致,则这只正常尾雌鼠(T)的基因型为 XbXb,让这只与弯曲
尾雄鼠(XBY)交配得 F1 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XBXb),再让 F1 雌鼠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 F2,
F2 幼鼠中雌:雄=1:1;
若是由于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断缺失所致,则这只正常尾雌鼠(T)的基因型为 XbX0,由于“若
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将导致胚胎致死”,因此让这只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
得 F1 中的雌鼠一半弯曲尾(XBXb)、一半弯曲尾(XBX0),而雄鼠只有正常尾(XbY),再让 F1 雌鼠
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 F2,F2 幼鼠中雌:雄=4:3。
答案:
(1)X 显
(2)XB:Xb=1:1 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雄鼠:正常尾雄鼠=1:1:1:1(或弯
曲尾:正常尾=1:1)
(3)0.1(或 10%)
(4)1:1 4:3
相关文档
- 专题12 力学实验-2017年高考题和2021-04-26 00:22:037页
- 专题12 力学实验-2017年高考题和2021-04-25 17:52:3213页
- 语文高考模拟题含附加题2021-04-25 17:28:378页
- 高考语文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2021-04-22 21:25:3723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1 13:51:4610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1 02:21:3043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4-20 23:40:027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2021-04-20 21:55:0511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4-20 20:57:306页
- 专题 现代生物科技高考题和高考模2021-04-20 18:48:28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