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0 KB
- 2021-04-26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能与热能 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A.③⑤⑥⑦⑧ B.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2、已知反应A + B = C + 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3、化学反应 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过程吸收能量
B.断裂 1molA﹣A 键和 1molB﹣B 键可放出 x kJ 能量
C.形成 2molA﹣B 键需要放出 y kJ 能量
D.2molAB 的总能量高于 1molA2和 1molB2的总能量
4、在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中,已知断裂1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为akJ,断裂1mol氯氯键吸收的能量为bkJ,形成1mol氢氯键放出的能量为ckJ,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
A.(c﹣a﹣b)kJ B.(a+b﹣c)kJ
C.(2c﹣a﹣b)kJ D.(2c﹣a﹣b)/2kJ
5、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A+B
能量
反应过程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碳与水高温条件下制取水煤气的反应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C.2H2(g)+O2(g)=2H2O(g)△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 △H=+283.0 kJ·mol﹣1
8、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Q3
9、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O比N2稳定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反应生成NO
C.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能量
D.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79.3 kJ
10、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白磷的燃烧方程式为:P4(s)+5O2(g)=P4O10(s),该反应放出热量2378.0 kJ,且白磷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4个磷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右图所示,则上表中X为( )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197
360
499
X
A.434 B.335 C.237 D.188
11、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化学反应的发生一定会伴随能量变化
③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④旧化学键的断裂说明- 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13、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
D. 形成产物C和D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高于断开反应物A 和B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1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15、已知1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g)+O2(g)=H2O(l) △H =-akJ/mol
B.H2(g)+O2(g)=H2O(l) △H =-2akJ/mol
C.H2(g)+O2(g)=H2O(g) △H =+akJ/mol
D.H2(g)+O2(g)=H2O(g) △H =+2akJ/mol
16、下列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反应
装置图
或图象
实验现象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17、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③在盛有1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
试回答: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
(6)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 。(填“能”或“否”)
18、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 kJ的热量。
(1)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
(2)石墨和金刚石相比, 能量高, 更稳定。
(3)推测石墨与金刚石各1 mol在相同条件下燃烧, 放出的热量多。
19、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4)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 B.Cl2 C.Br2 D.I2
(2)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 (填写分子式).
(4)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3)吗? .你的根据是
.
20、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答问题.
(1)如图中所示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氢气和1mol 碘反应生成HI会 (填“放出”或“吸收”) kJ的热量.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为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吸热反应,故正确;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确;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条件下进行,停止加热反应停止,为吸热反应,故正确;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为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根据图示可知,C + D的总能量大于A + B的总能量,所以A + B = C + D为吸热反应,反应吸热、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C正确。
3、答案:C
解:A、根据能量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出热量,故A错误;
B、因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形成2molA﹣B键需要放出ykJ能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其焓变△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a+b﹣2c)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a+b﹣2c)/2KJ,故选:D.
5、答案:B
解: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选项B正确,AC不正确。反应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B。
6、答案:A
解: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铝粉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碳与水高温条件下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A、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铵根离子、铝离子、硫酸根离子、钡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2:4,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故A正确;
B、1mol N2(g)和3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会生成2molNH3(g),放出的热量小于38.6kJ,故B错误;
C、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的燃烧热应该是1mol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D、燃烧热是指燃烧1mol物质生成稳定的产物所放出的热量,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即2CO(g)+O2(g)=2CO2(g)△H=﹣566.0 kJ·mol﹣1
互为可逆反应的过程焓变的符号相反,数值相等,所以2CO2(g)=2CO(g)+O2(g)△H=+566.0 kJ·mol﹣1,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氢气与氟气的反应H2(g)+F2(g)=2HF,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为:Q1KJ+Q2KJ,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为:2Q3KJ;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所以Q1KJ+Q2KJ<2Q3KJ,
故选:A.
9、答案:C
解: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A.氮气分子中氮氮键能大于NO中氮氧键能,故氮气更稳定,故A错误;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需要放电条件,故B错误;
C.反应N2(g)+O2(g)=2NO(g)的反应热△H=946kJ/mol+497.3kJ/mol﹣2×632kJ/mol=+179.3kJ/mol,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由C中计算可知,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79.3kJ,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白磷燃烧的方程式为P4+5O2=P4O10,1mol白磷完全燃烧需拆开6mol P﹣P、5mol O=O,形成12molP﹣O、4mol P=O,
所以12mol×360kJ/mol+4mol×xkJ/mol﹣(6mol×197 kJ/mol+5 mol×499 kJ/mol)=2378.0kJ,x≈434,
故选A.
11、答案:C
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Q,根据方程式:H2+O2H2O,则242kJ=2×463kJ﹣(Q+×496kJ),解得Q=436KJ,
故选C.
12、答案:C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碳燃烧,故错误;②化学反应的发生一定会伴随能量变化,故正确;③从宏观角度来说,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故正确;④旧化学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溶解有时也有化学键断裂,但是物理变化,故错误。答案选C。
13、答案:A
解:
A.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铵盐发生的吸热反应,故B错误;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反应实质分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D错误;答案为A。
14、答案:D
解: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
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
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
故选D.
15、答案:B
16、答案:D
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可观察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故A正确;
B.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C正确;
D.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导致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反应放热,故D错误.
故选D.
17、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U形管里的液体左边下降,右边上升
(3)CaO和H2O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引起红墨水(或品红溶液)在U形管中的位置左低右高
(4)CaO+H2O====Ca(OH)2
(5)1 mol CaO和1 mol H2O的能量和大于1 mol Ca(OH)2的能量
(6)否
从提供的仪器看实验目的,本题意在通过U形管里液面变化指示左边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热量变化,利用的是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故此实验要求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观察到现象。CaO和H2O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U形管中的液体左边下降,右边上升。因为NaCl与水不反应,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很小,故若将CaO换成NaCl,观察不到相同的现象。
18、答案:(1)是 (2)金刚石 石墨
(3)金刚石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故1 mol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该反应吸收1.9 kJ的热量,属于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的能量低,故石墨更稳定,石墨与金刚石各1 mol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
19、答案:(1)A;
(2)放热;
(3)氯气;
(4)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这几种HX中,HCl最稳定.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最高,则说明氢气最稳定,具有的能量最低,
故选:A;
(2)根据反应X2+H2═2HX,可以计算新键生成释放的热量均大于旧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所以X2+H2═2HX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高,生成物越稳定,发生该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氯气;
(4)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这几种HX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HCl最稳定,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氯气,
故答案为: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这几种HX中,HCl最稳定.
20、答案:(1)放热;
(2)放出;11;
(3)①②③⑤⑦;④⑥.
解:(1)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放热,故答案为:放热;
(2)在反应H2+I22HI中,断裂1molH﹣H键,1molI﹣I键共吸收的能量为:1×436kJ+151kJ=587kJ,生成2molHI,共形成2molH﹣I键,放出的能量为:2×299kJ=598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98kJ﹣587kJ=11kJ,故答案为:放出;11;
(3)①物质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②炸药爆炸属于放热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虽然属于化合反应,但为吸热反应;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属于放热反应; 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 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所以放热反应有:①②③⑤⑦;吸热反应有:④⑥,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⑦;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