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15 KB
- 2021-04-26 发布
高 二 生 物 周 考 试 卷 十 二
姓名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消费者都是动物
A. 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2.下图表示某湖泊夏季的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强度下降
B.若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 点所示的状态,则不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 处的植物长势最好
D.在自然状态下,一般净初级生产量高则次级生产量也高
3.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是对该图的分析: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二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都错误
4.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他们在某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甲是第三营养级
B.B点和D点种群丙的增长率不同
C.AB段种群丙数量的下降与食物减少和天敌增多有关
D.图中显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5.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C. H、O、N
B.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皮肤
C.若X为种群的数量变化,则①~④是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D.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6.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 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 加,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
D.A→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F→B以CO2形式进行
7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y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B.草原群落中的动物没有垂直结构分层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D.农田弃耕后形成了一片杂草地,该杂草地与农田相比固定太阳能总量降低了
9.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10.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C.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11.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部分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的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走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1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13.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请分析并回答: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 ,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由图可知,营养级 (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3)由图中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
14.根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 。若图1中的“ ”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图2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填字母) 。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图中表示相同生理过程的是 (填标号) 。在图2食物网中若a表示C食物来源于D所占的比例,若要使C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为y,那么x和y的关系可表示为 。若D.C分别代表
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则D和C的种间关系是 。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