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50 KB
- 2021-04-26 发布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正确把握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1.结合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具体事例,认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判一判]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展开的。 ( )
提示:错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问题两个方面。其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第一个方面展开的,而不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6 -
[连一连] 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哲学派别进行连线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及其关系
(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二者关系: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辨一辨] 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坚持形而上学思想。
提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之间是相互交叉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存在的,有些唯心主义中也坚持辩证法思想。
唯物主义及其派别
[创设情景]
下列观点蕴含了丰富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①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③“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泰勒斯)
④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伽森狄)
⑤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上述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提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②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⑥。
2.(解释与论证·公共参与)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它们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探究总结]
对比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项目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6 -
不同点
进步
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局限
性
(1)没有科学依据
(2)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1)混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2)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共同性
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这一观点( )
①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对物质的认识属于主观猜测 ③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 ④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观点分类题,关键是把握题干中观点的内涵所在。
审材料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审选项
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排除。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排除。①④观点都是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分析,故符合题意。
定答案
B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D [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即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成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故选D项。]
- 6 -
唯心主义及其派别
[创设情景]
程颢和程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在哲学史上程颢主张“心是理、理是心”,而程颐则主张“有理则有气”。明朝刘宗周所撰《人谱类记》里载二程应邀赴宴,席间有歌姬在场。程颐怒而拂衣离席,程颢则尽欢而罢。次日程颐去程颢处责问他没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程颢说:“昨日席间有歌姬而我心中无歌姬;今日家中无歌姬你却念念不忘。”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程颢、程颐的思想代表了什么哲学观点?他们的区别何在?
提示:二程思想是唯心主义的典型表现。程颢主张“心是理、理是心”,属于把人的心灵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程颐主张“有理则有气”,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你能列举一些唯心主义典型代表人物的观点吗?
提示:(1)主观唯心主义的常见观点有: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王守仁:心外无物;③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④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⑤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等。
(2)客观唯心主义的常见观点有:①柏拉图:理念论;②黑格尔:绝对观念论;③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中外神创论等。
[探究总结]
对比理解唯心主义的两个派别
派别
区别
共性
主观唯
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
都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
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日本农林水产省透露,截至10月25日,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对该国农业、林业、渔业等相关领域造成的损失额已达1027.3亿日元。对此,有人认为:台风是天灾,天命不可违!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代表的哲学派别根本对立的是( )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理在气先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首先要把握题干中的观点的哲学派别,再明确与之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 6 -
审材料
“台风是天灾,天命不可违!”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审选项
题干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其根本对立的观点应该属于唯物主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属于唯物主义,①符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不符合题意;“理在气先”属唯心主义观点,③不符合题意;“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④符合题意。
定答案
D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心远地自偏”是说只要心志高远,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感到僻静了,这种观点有“心态决定一切”的意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对这一思想的正确归纳,不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5.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
- 6 -
乡村振兴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本是极其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各地的现状。但一些管理者经常“拍脑袋”决策,让乡村振兴规划成了朝令夕改的计划。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必须转变乡村发展理念,注重适度、均衡、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稳定性、人性化,少做一些“大手笔”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做一些精雕细刻的惠民工程、里子工程,让乡村真正成为农民的幸福乐园。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乡村振兴规划,需要针对各地现状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规划往往是“拍脑袋”决策的产物
一些管理者常犯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规划是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的要求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1.“朝令夕改”的规划往往是“拍脑袋”决策的产物。下列选项与这一规划决策过程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气者,理之依也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题干中的决策过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D属于唯物主义,故都排除;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入选。]
2.乡村振兴规划也要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说明(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D.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现实问题息息相关
D [题干强调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重要性,D项点明这一点,故符合题意;A、B两项指向哲学的重要性,偏离题意;C项观点也非题干所指,排除。]
- 6 -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2021-04-26 00:33:3511页
- 2019年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2021-04-26 00:33:0027页
- 2020年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021-04-26 00:29:214页
- 广东省中山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原子2021-04-26 00:29:194页
- 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021-04-26 00:28:1113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2021-04-26 00:26:0111页
-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1 三视图——2021-04-26 00:24:495页
-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生态2021-04-26 00:23:0611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2021-04-26 00:22:595页
-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2021-04-26 00:21:295页